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150例临床观察
山东医药 2000年第16期第40卷 经验交流
作者:陈焕芝 马小曼 王凯 武际英 何明珠
单位:陈焕芝(济南市中心医院 山东济南250013);马小曼(济南市中心医院 山东济南250013);王凯(济南市中心医院 山东济南250013);武际英(济南市中心医院 山东济南250013);何明珠(曲阜市人民医院南辛分院)
1997年9月~1999年9月,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1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50例,男73例,女77例。年龄15天~1岁40例,2~3岁85例,4~7岁17例,8~12岁8例。其中发热79例,腹痛46例,呕吐49例,惊厥5例。大便次数<5次/日56例,6~10次/日75例,>10次/日39例。脓血便44例,粘液便40例,稀水便64例。150例中,轻度脱水29例,中度脱水21例,重度脱水4例。大便镜检每高倍镜下白细胞>5个104例,其中凡脓血便者每高倍镜检白细胞均>5个;稀水便大便镜检白细胞每高倍镜下极少超过5个。大便培养细菌阳性28例,其中志贺氏痢疾杆菌25例,沙门氏菌1例,侵袭性大肠杆菌2例。观察中发现所有培养出志贺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患儿均为粘液脓血便。1例沙门氏菌感染为稀水便。
治疗方法:150例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50例。A组中药治疗,基本方为白头翁、黄连、黄芩、白术、党参制成冲剂,使其含生药每包5克。<1岁(1)/(2)包/次,日3次;1~3岁1包/日,日3次;4~7岁2包/次,日3次;8~12岁3包/次,日3次。3~5天为一疗程。3~5天好转未愈者再追加用药2天。B组:氨苄青霉素100mg/(kg*d),丁胺卡那霉素8mg/(kg*d),分别加入对半液或5%葡 萄糖液中静滴,3~5天为1疗程。C组:氨苄青霉素100mg/(kg*d),加中药按A组使用方法,疗程3~5天。三组病例中,凡有脱水酸中毒者,均按纠正脱水酸中毒输液方案治疗,同时给予降温、止痉等对 症处理。
结果:疗效判定按全国第二次腹泻会议规定。A组50例:显效26例,显效率52%;有效14例,总有效率80%。B组50例:显效27例,显效率54%;有效12例,总有效率78%。C组50例:显效35例,显效率70%;有效14例,总有效率98%。A组和B组比较,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x2=0.0603,P>0.05);A组与C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显著(x2=8.27,P<0.01);B组和C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x2=9.469,P<0.01)。
各组症状体征消失情况,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症状体征恢复均显著优于A组、B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
消失时间 |
A组 |
B组 |
C组 |
体温(h) |
20.42±7 |
20.02±6.42 |
16.56±5 |
腹痛(d)
呕吐(d)
大便次数(d)
大便性状(d)
大便镜检(d) |
1.96±0.46
1.42±0.45
2.71±1.6
2.94±1.45
3.02±1.27 |
1.92±0.08
1.46±0.73
2.68±1.4
2.68±1.35
3.06±1.32 |
1.54±0.67
1.26±0.04
1.86±0.87
1.92±0.72
2.24±0.83 |
讨论:腹泻病是由各种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综合征,如果能及时准确地分离出病原,针对病原治疗最理想。但有些患者可同时分离出2个或者更多的病原,很难确定究竟哪一种致病,再者一般临床化验室不具备这种条件。在病原不能明确时盲目用抗生素不但造成浪费,也可引起二重感染或肠道菌群失调。我们选用的中药配方既可抗细菌、病毒、寄生虫,亦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未发现副作用,是较理想的治疗腹泻的药物。组方中的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能。黄连、黄芩均有广谱抗菌作用,且对各型病毒有抑制作用,此外对真菌也有抑制作用。黄芩清热降温。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党参与白术配伍,加强健脾益气的功能。另外,白术和党参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血清IgG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此中药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缩短病程,且没有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2000-06-29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