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哮喘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分析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9年第2期第22卷 临床研究

作者:夏淮玲 崔皖芳 包明宏 魏 凡

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呼吸内科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

  近年来,咳嗽变异性哮喘逐渐引起们的关注。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我们根据199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订的不典型哮喘的诊断标准,收集了符合该病诊断的40例进行综合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36岁,否认有“支气管哮喘”病史。40例患者病程1个月~10年,最短者1个月,均有反复发作的咳嗽,1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咳痰,为白色粘痰20例伴有轻度喘息。全部患者于夜间或凌晨时症状明显,病程超过1年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春秋季节。40例中4例有食物过敏史,7例有过敏性鼻炎史,2例有药物过敏史,6例有家族过敏史。体检:40例患者中17例肺部能闻及程度不等的干、湿罗音,余23例患者两肺呼吸音正常或稍粗糙,本组患者两肺均未闻及哮鸣音。胸片、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2 结果

  2.1 变应原测定结果

  40例患者均做了吸入性变应原皮试(变应原由常州支气管研究所提供),皮试前停服抗组胺药、茶碱类药物、含肾上腺素能制剂的支气管扩张药、色苷酸钠24~48h,皮质类固醇激素因不影响变应原与抗体引起的速发反应而无需停药。判断标准依照“叶世泰”主编的《实用变态反应学》标准判断。所有患者均呈++~+++具体见表1。

表1 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例)

变应原

++

+++

合计

屋尘

14

10

24

粉尘螨

6

15

21

霉菌I

6

4

10

蟑螂

7

4

11

蒿花

3

3

6

晓春花粉

4

2

6

夏季花粉

2

-

2

  其中1种变应原阳性6例,2种26例,3种变应原阳性8例。在2种变应原阳性患者中,以粉尘螨和屋尘最多14例。

  2.2 肺功能检测

  40例患者均做了变应原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其FEV1变异率>15%。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1993年制订的哮喘诊断标准。

   2.3 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明确诊断后,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得以如茶碱类、b 2受体激动剂气雾剂或片剂,严重者加用“皮质激素气雾剂”治疗,咳嗽、胸闷症状控制。所有患者除给予药物治疗外,同时行减敏治疗(减敏治疗6~24个月)。随访2年,40例患者中28例经减敏治疗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坚持减敏治疗12~24个月,其中15例患者仅需减敏治疗,13例患者仍需间断使用支气管扩张剂。12例患者经减敏治疗(减敏治疗时间6个月)症状未见改善,而停用减敏治疗,继续给予药物治疗控制症状。

  3 讨论

  咳嗽常常是早期哮喘一种表现形式,并可进一步增高气道反应性。哮喘患者的气道反应性较正常高100~1000倍[1]。有学者认为,气道反应性增高和咳嗽次数增加均是由同一感受器受刺激所致。Corra等认为,多种因素引起支气管上皮表面受损,使上皮细胞间紧密结合点下的迷走神经的末梢感受器暴露并易被激惹,较小的刺激即可通过轴索反射引起支气管收缩。由于局部支气管收缩,刺激末梢咳嗽感受器,进一步通过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咳嗽[2]。咳嗽变异性哮喘之所以没有明显的哮鸣,有认为是由于支气管狭窄的程度尚不足以产生明显哮鸣的哮喘,其原因可能是特征性体质的吸入变应原,或者长期接触气道刺激物但气道反应活动亢进的程度比较轻[3]。虽然没有哮鸣,但可出现支气管激惹现象,表现为反复咳嗽。病理上,支气管粘膜以肿胀为主,痉挛不明显[1]

  对于这类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变异性哮喘的患者,临床容易误诊为“支气管感染”、“慢性支气管炎”。随着哮喘发病率的增高,不典型哮喘也渐增多,因此对于“慢性咳嗽”的患者,除考虑感染外,还应想到“哮喘”。我们认为,患者或其亲属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枯草热等),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咳嗽等症状以夜间或凌晨时明显、持续时间较短者,抗感染、镇咳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进一步做变应原皮试及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以明确诊断,也可通过使用峰流速仪测定PEFRh变异率≥20%来明确诊断。后一种方法简单、方便、实用、安全,并可判断治疗效果。明确诊断后,及时修正治疗方案,解除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崔祥镔.实用肺脏病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39~240

  2.Corra, W. M. Chronic Cough: a manifest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 ComprThrer, 1982;8:22

  3.Robent Berkow. M. D. 默克诊疗手册,第15版,北京:民卫生出版社,1992;634

(1998-05-26收稿)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哮喘患儿多学科的教育和监护
焦点新闻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来曲唑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止皮瓣坏死对比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防治
·钼靶X线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32例分析
·71例乳腺癌复发转移原因分析
·乳腺癌癌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sup>△<
·203例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分析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