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忠人成功揭示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机理
本报讯 针刺头部腧穴,为何能在中风偏瘫的治疗中发挥显著效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孙忠人教授利用头皮针刺运动诱发电位法,揭示了这一头针作用的电生理本质。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为理论依据,在大脑皮层相对应的头皮投影区选穴针刺的取穴方法,治疗某些脑源性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尤其是对一些脑源性运动麻痹的病人,有时能达到立杆见影的奇效。
孙忠人就读博士学位期间,即瞄准了这一医学界争议的焦点。他在导师孙申田教授的指导下,借鉴电、磁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头针运动区针刺运动诱发电位的探讨。他在课题中检查了64例正常人和16例脑梗塞、脑出血、伴有运动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结果表明:头皮运动区针刺与电、磁经颅刺激所检测的运动诱发电位作用机理不同。头针通过一定传递方式直接兴奋中枢运动神经系统,是其治疗中风偏瘫等脑源性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机制。
研究中观察到,头部存在诱发电位的相对敏感区,离中央前回越近的部位,越易引出诱发电位,远离运动区部位,虽然也能引起,但需要加大针刺的刺激量,且刺激时间要长。另外,一旦病灶累及大脑半球锥体束,就很难引出运动诱发电位。所以对一侧半球锥体束确有损害,尤其是患侧未引出运动诱发电位而在键侧引出的患者,临床头针治疗时,以选用病灶对侧头皮运动区为宜。改变过去惯用病灶侧头皮运动区针刺的常规,必将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专家认为,头皮运动区针刺诱发电位检测,是继电、磁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之后,临床神经生物学检查运动神经系统功能的又一项新技术,它既为研究运动神经系统功能提供了一项更简便、经济、便于推广的新检测手段,又将揭示头针作用机理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人民卫生报
199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