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易导致胃肠道损害
首都医药 2000年第5期第7卷 药师网站
作者:马玉梅
药物导致胃肠道损害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0%~40%,药物可通过改变胃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结构或影响肠运动,刺激或抑制消化腺分泌或者中和胃酸,并影响胃肠的血流和淋巴流而导致胃肠道损害。常见对胃肠道有损害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解热消炎镇痛药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小剂量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胃肠道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长期应用可诱发和加重消化性溃疡,甚至引起出血或穿孔。感冒通内含双氯灭痛、人工牛黄、扑尔敏等,用于感冒的对症治疗。主要是双氯灭痛对消化道粘膜的损害致上消化道出血。吡罗昔康(炎痛喜康),长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痛、腹泻、便秘等发生率约为20%,亦可引起消化系统损害,表现为出血和溃疡穿孔。芬布芬:为苯基丙酸衍生物,是一种长效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及痛风等,亦可用于牙痛,手术后疼痛及外伤性疼痛的止痛。本品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极少数的病例出现胃痛、胃烧灼感、恶心等。甲芬那酸:为邻苯甲酸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消炎、镇痛、解热作用。用于轻度、中度疼痛,如牙痛、产科或矫形手术后的疼痛以及头痛、神经痛、月经痛、分娩后疼痛等。较常见腹部不适、胃烧灼感、恶心、痉挛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少见消化道溃疡及出血。阿西美辛为非甾体抗炎药,可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主要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痛风发作、腱鞘炎、滑囊炎、腰痛、坐骨神经痛、手术和钝性外伤后的炎症及肿胀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见胃肠道溃疡(可能有出血和穿孔)等。
二、降血糖药
甲苯磺丁脲为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可选择地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低血糖作用。常见有食欲不振,恶心,上腹部烧灼感、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盐酸苯乙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其降糖作用是促进组织无氧糖酵解,使肌肉等组织利用葡萄糖的作用加强,同时增加乳酸,抑制肝糖原异生,减少葡萄糖的产生而使血糖降低,此外尚能抑制胰高糖素的释放,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常有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口中金属味感觉。大剂量可致腹泻。盐酸二甲双胍(降糖片)为降糖药,与盐酸苯乙双胍相似,但作用较弱,适应也相同。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其发生率为15%~25%,该药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与剂量有关,严重时可出现呕吐,腹泻。阿卡波糖为新型的口服降血糖药,在小肠内可竞争性抑制糖甙水解酶,从而降低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延迟并减少肠中葡萄糖的吸收,具有降低饭后高血糖的作用,半数以上患者可出现腹胀、肠鸣、恶心、嗳气,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但多不严重,继续用药可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
三、抗菌药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抑菌剂,适用于由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呼吸道、骨髓、关节、软组织及胆道感染,也可用于败血症等,口服,注射均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并可引起菌群失调,严重时可诱发伪膜性肠炎,甚至致死,腹泻发生率为6.6%~29.8%。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与核糖核蛋白体的50S亚基单位相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影响核糖核蛋白体的移位过程妨碍肽链增长,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为抑菌剂,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急性乳腺炎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较常见,发生率可达5%~30%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痛、腹泻。
头孢拉定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于对头孢拉定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生殖泌尿道感染、软组织感染等。胃肠道反应较多见,其发生率约为3%,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口服及注射给药均有胃肠反应,个别患者用药后可致伪膜性肠炎。头孢哌酮钠(先锋必)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本品不敏感,仅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较为敏感,适用于由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尿道,肝胆系统,皮肤软组织,妇产科、眼、耳鼻喉及口腔感染和败血症等,本品主要从胆汁中排泄,可改变肠道菌群,故少数病人有腹泻、腹痛等消化道反应。制霉菌素为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最高,对滴虫也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消化道念珠菌病,皮肤念珠菌病(新生儿及幼儿),口服不易吸收,胃肠道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等。咪康唑(双氯苯咪唑)为抗真菌药,用于由念珠菌属隐球菌、球孢子菌等所致的深部真菌感染,本品口服耐受性一般较好,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可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减退等。氟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抗菌谱与酮康唑相似,抗菌作用较酮康唑强10~20倍。主要用于治疗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本品最常见的不良的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0%左右,表现为恶心,腹痛,腹泻及腹胀等。奥美抗唑(洛赛克)是近年研究开发的质子泵抑制剂,是一中作用机理与组胺H2受体阻断剂完全不同的新型抗消化性溃疡药物。适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泌素瘤。常有上腹饱胀,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大剂量给药可以刺激胃粘膜细胞增生,诱发胃癌,但尚未见到致癌实例临床报道,但有致胃息肉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