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率先构建成功抗非典DNA疫苗
本报北京6月29日讯(记者 潘锋):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举办的“SARS研究学术交流会”上了解到,由该所彭景楩研究员主持的“SARSDNA疫苗的构建与免疫预防和治疗SARS效果研究”日前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我国已经在世界上率先构建并表达成功8个抗SARSDNA疫苗。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DNA疫苗具有安全、有效、制备和纯化过程简单、低成本等优点,自1990年被发现以来,已迅速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并已用于艾滋病、肿瘤等疾病的防治。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微生物所的大力支持下,彭景楩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利用SARS病毒的蛋白基因cDNA片段,成功构建出了4个单价和4个融合的具有抗SARS作用的DNA疫苗。经过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证实插入的目标基因DNA序列正确。通过RT-PCR、激光共聚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等方法鉴定,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不仅能够高效表达SARS病毒表位抗原mRNA,而且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抗原蛋白。研究人员将继续进行DNA疫苗体内免疫反应的检测、筛选高效抗SARSDNA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另据了解,截至6月3日,中科院动物所张知彬研究员领导的“SARS疫情预测预报”课题组已向国家主管部门和中科院提交了5份有关我国及各主要疫区SARS疫情发展态势的评估和预测报告,通过与实际情况对比,对疫情的预测基本正确。针对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果子狸问题,出席研讨会的中科院动物所张树义研究员告诉记者,为真正搞清楚SARS病毒与果子狸的关系等问题,国家防治“非典”总指挥部科技攻关组、中科院动物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林业局等单位的数十位科学家,日前用了近20天的时间,在全国不同地区对200只果子狸进行了采样,研究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之中。 (《科学网》)
200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