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可能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病毒重组物
毛磊
导致非典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来自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病毒的重组产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在提前出版的2004年1月号美国《病毒学杂志》上公布了他们就此找到的新证据。
该校格特曼教授和博士生斯塔夫里尼德什在研究中采用种系发生学计算分析方法,对非典病毒基因组进行解构,并将其与相关的冠状病毒等的基因构造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非典病毒的复制酶蛋白来源于哺乳动物病毒,基质蛋白和核衣壳蛋白来自鸟类或禽类,而非典病毒的表面刺突蛋白可能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病毒成分拼凑成的混合体。分析还发现,编码非典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与感染猫的腹膜炎病毒基因在核苷酸序列上高度一致,但其中一段包含约200个碱基对的区域在构成上又与鸟类病毒基因序列非常相似。
生物体通常能够识别出绝大多数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并将其视作异体分子。研究人员认为,鸟类和哺乳动物病毒的重组极有可能导致非典病毒刺突蛋白结构发生改变,使其能够躲过免疫系统的监测。格特曼教授在一份新闻公报中指出,这类重组有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创造出一种全新结构,由于人体免疫系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病毒形态,因而无法对其做出及时和有效的反应。
格特曼等人还推测说,非典病毒产生重组的区域靠近病毒与人的细胞受体相结合的部位,新型冠状病毒宿主实现从动物向人的转换可能与此有直接关系。
格特曼称,他们的新成果将有助于加深对非典病毒为何毒性如此之强等问题的认识,在研制非典疫苗和开发更有效的诊断方法等方面可能也有应用价值。
200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