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非典型性肺炎专题 > 科研进展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科学家破解SARS冠状病毒进化规律

中国科学家破解SARS冠状病毒进化规律

  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SARS冠状病毒进化规律

  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组和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30日在广州宣布,中国科学家经过8个月的联合攻关,在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1月29日美国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科学》全文公布了中国课题组研究SARS的分子流行病学,解析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规律的最新成果。

  国家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国屏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他说,通过研究,在流行病学和分子进化概念上定义了2002/2003年间SARS流行的早、中、晚三期,也定义了每一阶段的基因组分子标记。认识到最早的病毒基因组类似于动物来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的中性突变速度稳定,为艾滋病毒基因组的突变速度的三分之一。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各主要片段在疾病流行过程中,对于环境的选择压力有不同的反应。

  赵国屏说,此项研究发现,来自于环境的SARS冠状病毒感染类初期,致病能力和传播力似乎较弱,疾病相对易于控制和治疗;但由于受到强大的选择压力,病毒变异快。其次,经过一段时间在体上的适应,流行病进入中期,病毒的变异趋缓,但传播能力却比较强。最后,流行晚期的病毒基因组似乎十分稳定。

  研究SARS分子流行病学,解析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规律,对于认识这一新发传染病的起源和传播规律,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介绍,课题组首先对SARS流行病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识到SARS流行早期具有独立发生、有限地域、有限传播的特征;这一特性提示该阶段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来源,其传染性与2003年春节开始的超级传播事件后的病毒有很大的不同。

  课题组完成了来自广东和香港的SARS发展各阶段的24个病的18株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及11份含病毒生物样品的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结合已经公开的其他32条类SARS冠状病毒及2条果子狸的SARS样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SARS冠状病毒在流行过程中的分子变异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根据研究,中国科学家还专门指出,如果注意对可能来自动物的新发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监测,及时加以隔离、控制,今后就不会产生暴发流行。这一研究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今后深入研究SARS冠状病毒等具有动物来源的传染性疾病(如禽流感等)的传播和变异规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SARS研究中所获得的又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为防治SARS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总顾问钟南山认为,这是在大协作下产生的大成果,研究把流行病学与临床、实验室科学结合起来,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此研究进一步了解到病毒的源头可能是果子狸,而且通过对早、中、晚期的研究,了解到分子流行病学的变异与临床症状及传染性的关系。他说,入冬后出现的早期三例SARS病例传染性不强,并不意味着以后下一阶段没有传染性,所以还需要提高警惕。

  此次较为庞大的科研攻关任务,是在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组的领导和支持下,聚集了来自广东、上海、北京、武汉、香港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等15个研究机构的60多名科技员,精诚合作,团结奋斗才完成的。科研攻关获得了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广东省SARS科技攻关计划以及上海、香港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和资助。(新华社 记者杨霞)

  中美科研员非典冠状病毒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卢煜明教授30日在记者会上介绍说,中美科研员进行非典冠状病毒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取得世界上至今最全面、最广泛的非典冠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员,连同来自中国内地和美国的50多位科学家组成非典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协作组,探究了去年非典爆发的整个进化过程。科研员分析了在非典爆发期间各阶段所取得的63个非典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并将这些病毒基因组序列,根据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详尽分析,完成了非典冠状病毒的进化历史。这项研究成果已于30日在世界权威科学期刊《科学》上公开发表。

  据卢煜明教授介绍,这项研究重要的发现主要包括:

  ——非典冠状病毒是不断进化的。分析结果显示,非典冠状病毒虽然演变迅速,但非典冠状病毒基因组的中性突变率只是艾滋病基因组的突变率的三分之一。

  ——非典冠状病毒不断在体内变异以适应体。病毒在非典病症初期变异速度最快,随后病毒变异速度趋缓。病毒的刺蛋白部分(即侵入类细胞部分)基因组列序变异速度最快。这证明来自动物的病毒在感染类的初期,病毒受到强大的选择压力,而须迅速变异,使病毒得以在类身上适应和生存,使类受到感染和传播病毒。

  ——病症后期出现出意料的基因组列序。绝大多数在类身上发现的非典冠状病毒基因组列序,与果子狸身上发现的列序比较,在某个特定的部位上少29个基因密码。令感到意外的是,疫症后期在类身上发现的非典冠状病毒基因组列序,该特定部位上发现缺少了多达386个基因密码。这个基因组列序于2003年5月首次在香港2名非典病身上发现,然后在另一组共15名相关非典病身上也发现这个特别的基因组列序。

  卢煜明教授说,这项研究为预测将来的非典疫症,提供了极为重要和具参考性的蓝图,有助于制订公共卫生措施,以防止疫症的大规模爆发。同时,为非典疫苗的开发带来新曙光,因为非典冠状病毒的变异率与其它快速变异的病毒(如艾滋病病毒)比较,前者相对稳定,这表示倘若非典疫苗成功研制,其功效可能比其它快速变异的病毒疫苗更能持续。(新华社 记者罗政)

  央视较早前的报道:

  中国医学专家今天在广州发布SARS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有助防范再发生类似去年的爆发流行,同时对防治禽流感也有参考作用。

  国际权威杂志发表我科学家防治SARS最新成果

  最新出版的美国国际权威杂志《科学》全文公布了中国课题组研究SARS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解析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规律的最新成果,为世界各国防治SARS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研究发现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各主要片段,在SARS流行过程中,对于环境的选择压力有不同的反应,在来自于动物的病毒感染类初期,致病能力和传播力似乎较弱,疾病相对易于控制和治疗,但病毒变异快。经过一段时间在体上的适应,SARS流行进入中后期后,病毒变异趋缓,但传播能力却有所提高,病情一般较为严重。

  非典型肺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协作组成员赵国屏:“今年发现的SARS病例可以说是重现了早期事件,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治愈也印证了研究的结果。”

  专家指出,研究同时表明,由于SARS来自于动物的病毒感染,因此它有可能每年会反复发生。

  非典型肺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协作组成员赵国屏:“根据我们对这个传染病的起源和传播规律的掌握,如果注意对可能来自动物的新发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监测,在早期就及时加以隔离、控制,今年是不会产生类似于2003年初的爆发流行。”

2004.01.31

大洋网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中国SARS研究获重大突破,成功解析病毒进化规律(图)
焦点新闻
·中国成功解析SARS冠状病毒进化规律
·港中大公布SARS冠状病毒进化历史研究内容
·老鼠样本检出sars冠状病毒基因片段
·SARS冠状病毒可感染心脏传导系统
·我国率先解析出SARS冠状病毒蛋白质晶体结构
·非典药物设计有了新靶点,我国率先解析出SARS冠状病毒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