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血吸虫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两种用药方法结果观察

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两种用药方法结果观察

护理学杂志 1999年第6期第14卷 用药观察与护理

作者:黄晓华

单位:江西省高安市血吸虫病防治站,高安 330800

关键词:吡喹酮;血吸虫病;不良反应

  摘要 为探讨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更方便、更有效的疗法和剂量,将512例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1次冲击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2日疗法。结果示观察组间接血凝试验转阴率为97.8%,粪便复查虫卵减少率为96.8%,对照组分别为95.6%和94.7%;观察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6%和42.6%,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1次冲击疗法可替代常规2日疗法,且用药方便,集中治疗能减少药品浪费,从而减少病的经济负担。

  Key words praziquantel; schistosomiasis; side effects

  为探索更方便、更有效的疗法和剂量,1987年1月至1997年2月,我站对512例粪便孵化及间接血凝试验均为阳性的住院慢性血吸虫病病,采用1次冲击疗法与常规2日疗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512例,1987年1月至1992年1月住院的慢性血吸虫病为对照组;1992年2月至1997年2月住院的病为观察组。观察组262例,男200例,女62例,年龄20~50岁,平均33.6岁。对照组250例,男150例,女100例,年龄12~59岁,平均40.5岁。两组病均有腹痛、慢性腹泻、脓血便及肝脾肿大,无明显合并症。

  1.2 治疗方法

  吡喹酮系上海第十一药厂生产,每片含200 mg。观察组用40 mg/kg 1次顿服;对照组为60 mg/kg,分2日服用。观察每例病疗效及服药后2天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检查间接血凝试验转阴率达98%,粪便虫卵减少率97%为显效;间接血凝试验转阴率达96%,虫卵减少率95%为有效。

  2.2 结果

  两组病治疗后半年复查,观察组间接血凝试验转阴率为97.8%,粪便复查虫卵减少率96.8%;对照组分别为95.6%和94.7%,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见附表。

附表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

  观察组 对照组
例数 % 例数 %
头昏、头痛 64 24.4 52 20.8
眩晕 23 8.7 19 7.6
乏力 18 6.8 12 5.0
恶心 16 6.1 9 3.6
腹痛 13 5.0 7 2.8
心悸 7 2.7 4 1.6
肌肉酸痛 4 1.5 2 0.8
皮疹 2 0.7 1 0.4
合计 147 55.6 106 42.6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3.1 吡喹酮作用机理

  吡喹酮为异喹啉吡喹衍生物,是一种非锑剂抗血吸虫药,服药后可使血吸虫活动兴奋和肌肉挛缩,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致乳酸生成减少,体内糖元消耗,排卵受到抑制,虫体肝移显著,部分在门静脉内就死亡[1]

  3.2 顿服疗法优点

  吡喹酮口服后,80%由胃肠吸收,给药后2 h左右血浆浓度可达高峰。1次大剂量给药并无明显的蓄积作用,此药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从尿中排出,它不能穿过胎盘屏障,具有吸收、代谢和排泄快而完全的特点,且毒性较低[1]。观察结果表明,两种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一次顿服服药方便;采取集中治疗能节约1/3药品,从而减少病的经济负担,病乐于接受。

  3.3 服药中的注意事项

  ①服药期间避免体力劳动,注意休息。②禁止喝酒及吃辛辣食物。③心脏病合并慢性肝炎、晚期血吸虫病肝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神经官能症病慎用。

  参考文献

  1 陈钟英主编.临床药物手册.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3~104

(1998-02-12 收稿)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阴囊多发性血吸虫性结节1例
焦点新闻
·碘伏治疗白血病口腔溃疡病人的临床观察
·交替半身照射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护理
·三氧化二砷治疗一例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
·白血病患者预防院内感染的几点措施
·对“生理盐水前导后冲静脉注射法在白血病病人化疗中的
·白血病病人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白血病患者行股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
·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伴阴茎异常勃起病人的术后护理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