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吸虫病药
血吸虫病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血管内,卵随病人大便排出,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侵入钉螺体内繁殖,最后形成尾蚴,尾蚴入水,碰到人体皮肤即钻入其内,进入血管,随血流到达肝脏门静脉,发育成为成虫,以后产卵。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由虫卵引起。
根据症状,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急性血吸虫病大都发生于没有免疫力而新近感染大量尾蚴的病人,多出现畏寒、长期发热、头痛、乏力、咳嗽、腹泻等症状。慢性血吸虫病常见于流行区反复感染者,平时可无症状,或有乏力、头晕、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晚期血吸虫病见于流行区反复多次大量受感染而未经及时治疗的病人,临床上可有巨脾、腹水等肝硬化的征象,在儿童期则发展成侏儒症。
用于抗血吸虫病的药物有酒石酸锑钾、没食子酸锑钠(锑-273)、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呋喃丙胺、美曲膦脂等。近年试用合成药硝硫氰胺(7505)、吡喹酮和硝硫苯酯治疗血吸虫病,获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