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缘何“愁煞人”
霜降之后,就是寒秋了。在这个季节里,自然界的秋风、秋雨,常常令人出现秋愁的情绪,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体的大脑底部,有个叫松果仁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充足的阳光却能使褪黑激素分泌减少;秋凉以后,经常阴雨连绵,阳光少且弱,松果仁分泌的褪黑激素随之相对增多。此外,褪黑激素还有调节人体其它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这些激素因褪黑激素的增多而相对减少,就会使细胞“懒散”,人的情绪便自然消沉了。
中医认为,五行、五脏、五态与四季是相对应的,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肺属金,五态中的“悲”也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所以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会令人产生悲伤的情绪,致使精神不振。特别是懒散而无所事事的人,更易“悲秋”。
另外,在秋天的自然界里,红衰翠减,秋风萧瑟,百花凋谢,草木枯黄,旷野寂静,只见“枯藤,老树,乌鸦”,难免使人触景生情,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预防“悲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起居有常,作息有时,生活有规律;经常在室外锻炼身体;在晴朗的日子里尽量接受阳光沐浴;多吃些牛奶、鸡蛋、瘦肉和豆类等含蛋白高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使大脑产生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能消除抑郁情绪;祖国医学认为:羊肉能助元阳,益精气,可多食用;珍珠米含丰富的糖类,产热量高,其中的谷氨酸能促进脑组氨的排出,有健脑作用。另外,勤奋的工作,广泛的社交,众多的爱好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都可以产生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