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冬季流感的临床特点
首都医药 1999年第2期第6卷 科学普及篇
作者:杨立沛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多经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性起病、高烧、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病程短,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卧床患者易并发肺炎等特点。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自本世纪以来已有五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记载,死亡率高。我国从1953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甲型为主的流感病毒所引起。
自1998年12月上旬以来,北京地区出现了以高烧、全身痛、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的流感。12月中旬达到高峰,人数巨增,且不仅在北京地区,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亦有同样情况发生。据国家流感中心和全国流感样疾病监测协作组分离出的流感病毒分析报告,今年的流感病毒主要为甲3亚型且并发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甲3亚型病毒是国际上公认的感染后临床症状来势凶猛、病情重、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病毒;加上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又是这次流感的一大特点。
我院从12月上旬以来流感病人的就诊人数开始逐渐增加,至12月中旬达高峰。成人急诊高峰时流感人数就诊>400人/日,平均>300人/日。临床症状主要为高烧、全身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且有部分病人反复就诊。另一显著特点为流感引起的老年人和伴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卧床并发肺部感染者明显增多。这部分患者合并症多,死亡率高,与97年12月同期相比,我院急诊科平均就诊人数上升一倍;留院观察人数上升二倍多;死亡人数上升一倍。我院急诊科就诊、留院观察人数的增加主要为流感病人。据北京几家大医院统计,流感人数在此期间约占急诊科就诊人数的50%~60%,说明符合今年流感来势猛、病情重、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特点。
对于流感的治疗,早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类药物能防止甲型流感病毒进入细胞内,中草药并没有确切的抗病毒作用,但使用如板兰根、感冒冲剂、青翘片等清热解毒剂,可减轻症状,尤其早期可对症应用一些解热镇痛类药物,发烧时间长并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流感出现流行趋势时应及早预防,加强身体锻炼,室内通风,避免到公共场所,亦可用一些中药及抗病毒药物来进行预防。接种流感疫苗要有针对性,有的人已经接种了流感疫苗,仍然患了流感,因为该流感病毒的种类有上百种之多,且经常发生抗原变异。接种过一种流感疫苗只能产生这种病毒的相应抗体,而对其他种类的病毒无效。目前我国尚无国产流感疫苗,一些人接种的都是进口疫苗,且这些疫苗多为几年前研制的。在这期间我国的流感病毒已经发生了变异,故效果不明显。
今年的流感较往年流行范围大,除与甲3亚型病毒为主的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外,与今年北京地区的暖冬、少雪、空气干燥而使病毒活跃有关。1月上旬以后它已迅速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