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肝癌专题 > 科研进展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港大研究肝癌有突破

港大研究肝癌有突破

  香港大学肝病研究中心18日发布四项研究成果,包括:发现肝癌局部化疗病存活得以提升;以微型基因晶片分析,发现有千多个肝脏基因很可能与肝癌有关;办认出肝癌细胞在第八条染色体经常出现的三个缺失的地带,相信这些地带与抑癌息息相关;发现一种常用来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拉米夫啶”,虽然会令乙型肝炎病毒出现抗药性,不过变了体的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速度,较原先的病毒为低。

  肝脏局部化疗是把化疗药物与碘油造影剂混合后,直接注射入病的肝脏动脉内。香港大学外科学系教授卢宠茂表示,这种方法可将抗癌药物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并同时将副作用减至最低。这种局部化疗方法,所带出的副作用只是发热、腹痛、作呕、肝功能受损、消化道出血。而传统化疗方法,由于注射化疗药并非只针对肝脏注射,令整个身体都会受影响,出现的副作用包括作呕、脱发、骨髓受损而令血小板、白血球降低等。另外,他们的研究发现,八十名接受局部化疗的肝癌病患者中,只有二成六的病可存活三年以上。

  香港大学用微型基因晶片,分辨了正常肝脏组织与肝癌组织的基因差异,找出千多个基因可能与肝癌群或肝功能有关。香港大学外科学系博士张兆恬表示,他们把这千多个基因分成四个群组,四个群组有不同的性质,群组一是接近每个肝癌病患者都会表达的基因,群组二是部分肝癌病患者会有的表达基因。张兆恬估计这两组群基与细胞分裂速度、细胞成长有关系。群组三则是大部分肝癌病患者没有表达的基因,相信是与正常的肝功能有关连,例如制造蛋白转化、胺的转化等。群组四也是大部分肝癌病患者没有表达的基因,它们可能与肝脏细胞的免疫力有密切的关系。

  香港大学病理学系副教授吕爱莲指出,香港研究显示肝癌细胞第八条短臂染色体,经常出现三个缺失的地带。这些地带该是一些抑癌基因的原本的位置。这些缺失了的地带,可能影响肿瘤活跃性、肿瘤的大小、决定肿瘤是否会入侵静脉、决定会否出现在大肿瘤附近会否出现其它细小的肿瘤。她表示,辨认出这三个在肝癌细胞第八个染色体经常缺失的地带,将有助他们更快寻找出新的肿瘤抑制基因。目前,在第八染色体暂时只发现出一个抑癌基因DCL﹣1,是在一九九八年由外国科学家研究所得。

  香港大学内科学系袁孟峰医生指出,拉米夫啶是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部分病的肝炎病毒对这药物会出现抗药性,转变成有抗药性肝炎病毒YMDD,不过研究显示,即使病有YMDD,但由于部分病有E抗原血清转化,拉米夫啶治疗仍然能减低乙型肝炎病菌复制的速度。此外,研究也显示,肝炎病在治疗前有很高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基线及肝酵素水平过高,才会有过早出现YMDD骤增的情况。

2001.02.20

健康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TT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不相关
焦点新闻
·肝癌乳癌复发转移基因被“捕获”
·重庆市人群肺癌、肝癌和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
·肝癌打哪儿来?
·肝癌——癌中之王
·吸烟、饮酒与肝癌有何关系?
·为什麽男性患肝癌比女性多?
·起肝癌的原因有哪些?
·肝癌应与哪些疾病区别?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