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肝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肝癌发病机制新概念——肝细胞膜电位学说

肝癌发病机制新概念——肝细胞膜电位学说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年3月30日第26卷第12期 总第706期

蒋鸿鑫摘译

   关键词:肝细胞癌(HCC) 发病机制 肝细胞膜电位

  据J Castroenterol hepatol[1999,14(Suppl):A284]载 美国学者Minuk报告,在流行地区,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约为150/10万口。但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多,手术切除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诊断较晚者常常不能手术。为了改进HCC的治疗,须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

  在80年代初期,Minuk等在游离大鼠肝细胞表面发现了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GABAA受体激活造成肝细胞膜超极化。GABAA受体激动剂(如GABA、氨甲异口恶醇和乙醇)不仅使肝细胞膜超极化,而且抑制肝细胞再生;而GABAA受体拮抗剂(如毕扣扣灵和环丙沙星)抑制超极化过程,增加肝细胞再生。

  多胺(包括丁二胺、亚精胺及精胺)是多价脂肪族阳离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研究证明,多胺对细胞增殖是必不可少的。多胺诱导增殖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找到答案,即在细胞浆合成的多胺是如何在胞浆浓度升高以前进入核内的。这或许可从部分肝切除大鼠中找到答案,它是研究肝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有效模型。部分肝切除后,肝内GABA能活动减弱,肝细胞膜电位约去极化30%~40%。而且,只要DNA合成在进行,去极化过程即持续存在。在理论上,去极化状态有利于多胺从带正电的细胞表面进入带负电的细胞核。

  很多测定了恶性肿瘤细胞及其邻近正常细胞的膜电位,结果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恶性肿瘤细胞显著去极化。

  关于治疗,Minuk等发现增加GABA能的活性可降低恶性肝细胞系甲胎蛋白mRNA的表达,暂时转染GABAA受体亚基可降低细胞增殖。

  综上所述,GABAA受体对肝细胞膜电位有重要作用。当GABAA受体下调或缺乏时,肝细胞去极化,在去极化状态下可使带阳电荷的促生长因子(如多胺)从细胞浆进入细胞核。在细胞核内它们与其他促生长因子和癌基因协同作用,诱导DNA复制。使肝脏恶性肿瘤细胞的膜电位恢复静息超极化状态,大概可对HCC产生抑制作用。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血管生成与肝癌介入治疗
焦点新闻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间歇性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附1
·树突状细胞与髓性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鉴定
·高三尖杉酯碱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
·抗凋亡基因bcl-x<sub>L</sub>与白血病细胞耐药的相关
·Flt3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早期病死高危因素及高白细胞髓性白血
·反义bcl-2基因转染对单核白血病细胞存活及化疗耐受能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