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螺杆菌与肝癌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12期第21卷 论著摘要
作者:吴小平 欧大联
单位: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1
1 肝螺杆菌与肝病的研究
1994年Ward-JM等正式报道了一种新型嗜肝螺杆菌,发现其与动物肝炎的发展有关,定名为肝螺杆菌(Helicobactel Hepaticus,HH)。进一步研究发现HH是一种微需氧菌,普通培养和厌氧培养难以成功,继之国内外对该菌的形态学、理性特征、核甘酸序列、培养分离方法及病原学地位进行了系列研究。这种细菌在患肝炎动物的肝组织和肠粘膜中分离成功。HH易感染雄性小鼠,选择性定位于毛细胆管中,使肝实质局灶性坏死,汇管区胆管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继而发生坏死后纤维化,甚至使小鼠肝癌发病率增高。这种HH动物肝炎的病理变化、病程发展和转归与人类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模式相似,而HH易感染雄性小鼠和人类肝癌主要发生在男性的性别因素更是惊人的吻合。因此笔者提出人类肝癌与HH相关的大胆设想是有理由的。然而至今无HH与人类肝病研究的报道,这一方面因为HBV和HCV与肝癌的相关性已获肯定,人们满足于病毒与肝癌的因果关系,而病毒感染后是否演变为肝癌则均用内在性的遗传因素来解释,从而忽略了其它外来病原体的探求,另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病毒性肝炎、肝癌发病率很低,限制了HH与肝癌的研究。我国HBV感染率极高,肝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此,在我国率先对HH与肝癌的关系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且刻不容缓的。
2 人类其它螺杆菌的研究对肝螺杆菌致病的启示
自1983年澳大利亚的Warren和Marshall首先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了未鉴定的弯曲状杆菌后,幽门弯曲菌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内外消化界学者及微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1989年这种弯曲杆菌被正式定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us,HP),它给认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都带来了新的概念,针对Hp的有效杀菌治疗大大降低了溃疡病的复发率可说是溃疡病治疗史上的一次飞跃,对胃癌的预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HP的发现带来的上消化道疾病发病模式的新认识及治疗上革命性的进步使我们联想到肝癌的发生发展是否也与螺杆菌有关。假设有肝螺杆菌感染的话,清除肝螺杆菌也将影响乙肝病人的转归吗?其实这一假设已有一些其他事实予以佐证。自从HP发现以来,至今已有25种以上的螺杆菌从哺乳类动物和鸟类的胃肠道或肝组织中分离出来。已有报道从腹泻病人的粪便中分离出了螺杆菌,而这些病人同时伴有肝肿大和转氨酶升高,提示这种细菌可导致人类肝炎的发生。FOX等应用PCR技术从来自胆囊癌高发区智利的一位病人的胆囊组织和胆汁中发现螺杆菌的存在,这种螺杆菌有可能来源于肝脏。
以上这些已肯定的螺杆菌致病(如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事实和提示有可能“HH导致肝病”的研究更加表明了研究HH与肝癌发病关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总之,螺杆菌在人类肝癌学领域的研究尚处在空白阶段,我国是肝癌高发区,而作为主要病因的HBV目前不能圆满解释肝癌的演变过程。因此在病毒致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病毒细菌共同致病这一新的学说可能对肝癌的发病机理及防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