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胃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内镜微波加AT-C1炭素载附丝裂霉素治疗晚期胃癌

内镜微波加AT-C1炭素载附丝裂霉素治疗晚期胃癌

肿瘤 1999年第6期第19卷 短篇报道

作者:黄晓琴 郑国凡 蒋述均 吴三明 张宇红 叶建鸿

单位:解放军第476医院 (福州 350002)

  中图分类号:R730.58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431(1999)06-0362-01

  我科在1994年3月~1998年2月,对38例晚期胃癌,使用GIF-XQ20型胃镜及WN1-1型微波治疗仪烧灼癌组织,AT-C1型活性炭载附丝裂霉素瘤体内注射,近期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内镜治疗组3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50~82岁,平均65.6岁。38例中贲门癌20例,胃窦部癌18例,内镜下观察粘膜呈菜花状隆起的肿块型者27例,溃疡浸润型者11例,病变范围>4cm者20例;对照组24例,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45~75岁,平均60.2岁。两组均经GI,胃镜及组织学检查证实属晚期胃癌,且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

  二、AT-C1型活性炭及混悬液的制备 用金刚藤制成符合《中华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金刚藤药用活性炭,经气流粉碎机粉碎成微粒,平均粒径为0.7μm。按UPS要求测定活性炭对抗癌药的吸附量,每克AT-C1活性炭能吸附丝裂霉素590mg。将每1ml生理盐水加100mg活性炭,4mg聚乙烯吡咯啉酮(PVP)的配比制成悬浮液,分装于消毒瓶内,120℃2h高压灭菌。使用时抗癌药与活性炭可按不同的配比制成注射液。

  三、治疗方法 应用WN1-1型微波治疗仪,胃镜活检孔道插入微波电极在肿瘤局部进行多触点电灼,常用功率60~120mA,烧灼肿瘤组织发生变性、凝固、坏死、表面呈灰白,经微波治疗后,每次将丝裂霉素2mg~10mg加活性炭悬浮液(活性炭20mg)再加生理盐水8ml充分震摇混合,用NM-1K内镜注射针在瘤体内多点注射,每点1ml~2ml,1~2周1次,2~4次为1疗程。对照组单用丝裂霉素4mg,5-FU,50 mg~100mg静脉注射,每周2次,4周1疗程。

  四、观察指标

  疗效判断:分为显效(CR):症状消失,可测肿瘤完全消失,疗效稳定超过一个月,未出现新病变,有效(PR):症状明显好转,可测肿瘤长径乘最大横径缩小50%以上,持续不少于1个月,未出现新病变;微效(MR):症状好转,可测肿瘤两径乘积缩小25%~50%者,可持续4周,未出现新病变。无效(NR):症状无好转或恶化,可测肿瘤缩小不及25%或增大,有新发病变,病情恶化或死亡。

  结果

  一、临床疗效 见表1。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表1 内镜组与化疗组疗效分析

  例数 疗  效 CR+PR(%)
CR PR MR NR
内镜组 38 19 14 3 2 87%
化疗组 24  5  6 6 7 46%

  二、毒副反应 见表2

表2 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

  内镜组 化疗组 P值
% 例数 % 例数
白细胞减少 13 5 75 18 <0.01
血小板减少 0 0  8  2 >0.05
血红蛋白减少 5 2 42 10 0.01
恶心呕吐 8 3 83 20 <0.01
脱发 0 0 54 13 <0.01
肝功能损害 0 0 33  8 <0.01
肾功能损害 0 0 17  4 <0.05

  三、生存期 从接受治疗开始计算,内镜组生存半年以上者33例,其中6例超过1年,平均生存期为10~14个月,3例治疗后1年,胃镜复查病灶基本消失。其中1例73岁贲门癌患者,治疗前进流质困难,胃镜检查贲门口仅9mm,先后经38次注射治疗,复查病灶消失,症状缓解,已生存18个月。化疗组生存半年以上者仅10例,平均生存期6~8个月。

  讨论

  微波抗肿瘤的机理 1.热效应:凝固肿瘤组织。2.非热效应:当肿瘤细胞被微波作用后,抗原从中释放,即变性的肿瘤蛋白质刺激了免疫系统,从而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本文内镜治疗组38例有显著的效果。活性炭吸附丝裂霉素,能使药物在局部持续高浓度并缓慢地释放,活性炭还具有附着肿瘤表面的活性,经胃镜向胃癌周围粘膜下层注射,通过局部大剂量投药,可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且毒副作用内镜组少于化疗组。

  作者简介:黄晓琴,女,大学本科,主治医师。

(收稿:1998-09-01 修回:1999-05-11)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焦点新闻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间歇性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附1
·树突状细胞与髓性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鉴定
·高三尖杉酯碱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
·抗凋亡基因bcl-x<sub>L</sub>与白血病细胞耐药的相关
·Flt3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早期病死高危因素及高白细胞髓性白血
·反义bcl-2基因转染对单核白血病细胞存活及化疗耐受能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