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食管癌根治术前的放射治疗和同步化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0年第2期第9卷 论著摘要
作者:李云英 林祥松 佘志廉 王捷忠
单位:福州,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350014
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对晚期食管癌根治术前放射治疗同步配合化疗综合治疗的30例患者,用配对法与同期的单纯术前放射治疗30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根据食管X线片与CT片,选择病变长度较长、病灶外侵明显、与周围重要器官有粘连、估计手术切除困难患者入组。2个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有可比性。随访3年,失访4例,随访率为93%。
1.2 治疗方法:照射野长度为病变上、下各放4~5cm, 宽为6cm。前后两个野对穿照射,1次/d,5次/周,2Gy/次,总DT40Gy。放射治疗+化疗组的放射治疗方法同放射治疗组,化疗在放射治疗期间同步进行,每日下午照射,2次/周,每次配合PDD20mg/m2, 5-Fu 500mg/m2, 共3周6次, 化疗总剂量为 PDD180mg, 5-Fu 5.4g。2个组放射治疗结束后,休息3~4周,均行食管癌颈、胸、腹3个野根治性手术。
1.3 疗效评定:放射治疗后食管X线片疗效评定按1982年郑州会议标准分Ⅰ~Ⅳ级。术后病理学检查放射治疗反应按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标准分轻、中、重度判定。
2 结果
治疗疗效:放射治疗+化疗组Ⅰ级占0.0%(0/30),Ⅱ级占66.7%(20/30),Ⅲ级占33.3%(10/30),Ⅳ级占0.0%(0/30)。放射治疗组Ⅰ级占0.0%(0/30),Ⅱ级占36.7%(11/30),Ⅲ级占60.0%(18/30),Ⅳ级占3.3%(1/30)。放射治疗+化疗组比放射治疗组高(χ2=5.404, P<0.05)。病理检查放射治疗反应:放射治疗+化疗组轻度占13.3%(4/30),中度占40.0%(12/30),重度占46.6%(14/30)。放射治疗组轻度占33.3%(10/30),中度占43.3%(13/30),重度占23.3%(7/30)。放射治疗组+化疗组重度反应似乎高于放射治疗,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率:放射治疗+化疗组颈段为23.3%(7/30),胸段为16.7%(5/30),腹段为10.0%(3/30),总转移率为23.3%(7/30)。放射治疗组颈段为26.6%(8/30),胸段为40.0%(12/30), 腹段为20%(6/30),总转移率为46.3%(14/30)。放射治疗+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似比放射治疗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放射治疗组+化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5%、69.2%、66.7%,放射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9%、58.8%、46.0%。放射治疗+化疗组3年生存率比放射治疗组高。放射治疗期间同步化疗有不同程度的化疗反应,经止吐对症、支持疗法、升白细胞药物等处理都能恢复,按时手术治疗。2个组均能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无切端癌。
3 讨论
近几年来欧美、日本等国家用术前放射治疗辅助化疗,提高了局部疗效和生存率。据文献报道PDD增加乏氧细胞敏感性,抑制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和潜在致死性损伤的修复。5-Fu可杀死肿瘤细胞,改变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增加放射敏感性,所以放射治疗配合同步化疗提高了局控率,控制了微小转移病灶,减少了因放射治疗、手术引起瘤细胞向远地转移扩散,从而提高了生存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Ⅱ级疗效放射治疗+化疗组(66.7%)高于放射治疗组(36.7%)(P<0.05);术后病理检查放射治疗重度反应放射治疗+化疗组(46.6%)高于放射治疗组(23.3%)。说明放射治疗配合化疗能增加放射敏感性,比单纯术前放射治疗提高了局控率,与日本食管肿瘤团体报道相似。
本研究病例放射治疗+化疗组3年生存率(66.7%)比放射治疗组(46.1%)提高了20.6%,与日本学者报道相似,其中放射治疗+化疗组有1例术后病理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食管CT扫描食管外侵明显,与气管膜状部、主动脉弓粘连明显。说明术前放射治疗配合化疗比术前放射治疗更显优越性。放射治疗+化疗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23.3%)低于放射治疗组(46.3%),特别是胸段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术前放射治疗配合化疗更能减少远地转移。
总之术前放射治疗配合化疗能增加放射敏感性,比单纯术前放射治疗更能提高局控率,降低远地转移率,提高生存率,且未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它可能是一种有利可行的综合治疗手段,但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研究。
(收稿日期:1999-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