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肺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中国肿瘤临床 2000年第5期第27卷 论著选登

作者:张传桂 葛正津

单位:张传桂(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高级病房 天津市300060);葛正津(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高级病房 天津市300060)

  去甲长春花碱(NAVELBINE,诺维本,NVB)是1974年由法国学者Potier等合成的长春碱类抗肿瘤新药。通过阻断微管蛋白形成和诱导微管的解聚,使有丝分裂停留在中期而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的作用。我们自1997年11月 至1999年11月采用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 nSCLC)2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有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Karnofsky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无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化疗前血象、肝肾功能正常,有可测量 的临床或X线观察指标,可评价近期疗效。

  1.2 一般资料

  共收治可评价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4例,均为Ⅲb~ Ⅳ期患者,男20例,女4例,年龄32~69岁,中位年龄60岁。腺癌15例,鳞癌9例。

  1.3 给药方法

  NVB40mg/m2,d1、8,iv;PDD40mgd1~3,ivdrip,3周为一个周期,至少二个周期以上。

  1.4 评价标准

  按照WHO统一评价标准,即完全缓解(CR),部分缓 解(PR),无变化(NC),进展(PD)。毒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

  2 结果

  2.1 疗效

  24例中,CR1例(4.2%),PR10例(42.0%),总有效率( CR+PR)为45.8%,其中腺癌有效率60.0%,鳞癌为22.2%(P<0.05)。Ⅲb10例,CR1例,PR4例,有效率50.0%;Ⅳ期 14例,PR6例,有效率42.9%,两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0.05),见表1。

表1 NVB联合DDP化疗疗效

  病例数 CR PR NC PD 有效率(%) P值
病理类型              
腺癌 15 1 8 6 0 60.0 <0.05
鳞癌 9 0 2 3 4 22.2
临床分期              
Ⅲb 10 1 4 3 2 50.0 >0.05
Ⅲb 14 0 6 6 2 42.9

  2.2 毒副反应

  最显著的毒性反应为血液学毒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其发生率达62.5%,Ⅲ~Ⅳ度占4.2%,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7.5%及12.5%,见表2。

表2 NVB联合DDP化疗血液学毒性

毒性 例数 周期数 0 发生率(%)
白细胞下降 24 55 9 9 5 1 0 62.5
血红蛋白下降 24 55 15 4 5 0 0 37.5
血小板下降 24 55 21 2 1 0 0 12.5

  非血液学毒性中,静脉炎发生率最高,为62.5%,恶心呕吐占50.0%,便秘29.2%,周围神经毒性、脱发、发热及肝肾功能损害少见,全组无相关性死亡,见 表3。

表3 NVB联合DDP化疗非血液学毒性

毒性 0 发生率(%)
恶心呕吐 12 11 0 1 0 50.0
便秘 17 7 0 0 0 29.2
局部静脉炎 9 9 3 3 0 62.5
周围神经毒性 22 1 1 0 0 8.3
脱发 22 2 0 0 0 8.3
发热 22 1 1 0 0 8.3
肝功能 22 2 0 0 0 8.3
肾功能 24 0 0 0 0 0

  3 小结  自1985年NVB进入临床试用以来,用于NSCLC治疗取得了令鼓舞的疗效。NVB是一种半合成的长春花生物碱,结构与VLB、VCR和VDS不同。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NVB与同类长春碱类抗癌药物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有丝分裂细胞微管蛋白的合成,而对神经细胞轴索的微管蛋白合成影响很小,所以疗效较高而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小。2)药代动力学资料发现,肺组织对NVB的摄取较多。静脉注射本品后,其在肺内浓度分别为 VDS,VCR的3.4和14.8倍。3)单药最大耐受量(MTD)为每周35.4mg/m2,剂量限制毒性为骨髓抑制。临床推荐剂量为每周25~30mg/m2

  文献报告总结国外NVB单药治疗NSCLC有效率在30%以上,为目前治疗NSCLC最有效的药物,联合化疗中以MB+PDD、 NVB+MMC方案疗效较好。而NVB+PDD治疗Ⅲb-Ⅳ期NSCLC有效率在30.0%~50.0%,最高达51.7%,毒性低,耐受性好。综合近两年国内报告NVB为主联合化疗NSCLC有效率在 41.4%~55.6%。本组NVB+PDD治疗NSCLC24例,CR1例,PR10例,总有效率45.8%,与国内外文献报告相似。本组腺癌疗效优于鳞癌,Ⅲ、Ⅳ期疗效相近,与张湘茹等结果相同,而与其他学者报告结果不同,可能是病例少的缘故,有待于大量病例继续观察。

  毒副作用方面:以骨髓抑制为主,局部静脉炎发生 率为62.5%,值得关注。

(李梦兰校对)

(2000-01-19收稿)

  (2000-02-14修回)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肺动脉支气管成形重建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19例
焦点新闻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间歇性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附1
·树突状细胞与髓性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鉴定
·高三尖杉酯碱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
·抗凋亡基因bcl-x<sub>L</sub>与白血病细胞耐药的相关
·Flt3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早期病死高危因素及高白细胞髓性白血
·反义bcl-2基因转染对单核白血病细胞存活及化疗耐受能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