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合并咯血急救处理78例分析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第1期第17卷 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
作者:李敬津 赵舒琪 马东兴 杜祥宾
单位:李敬津 赵舒琪 马东兴 杜祥宾(淄博市山东省淄博铁路医院 255026)
关键词:肺肿瘤;肺肿瘤/并发症;咯血;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571(2000)01-0098-01
肺癌并咯血是肿瘤科常见的急症,处理比较困难,我院急诊科自1996年5月至今,共收治肺癌合并咯血病人78例,其中38例应用垂体后叶素加急诊化疗治疗,止血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全部病例均经细胞学和(或)病理学检查确诊,肺癌并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0~78岁(平均57岁)。其中小细胞肺癌5例,鳞癌26例,腺癌7例;中心型28例,周围型10例;既往放疗史8例,有化疗史15例。对照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2~77岁(平均55岁)。其中小细胞癌、鳞癌、肺癌各8、26、6例;咯血量<100 ml者少量,100~600 ml者为中量,>600 ml者为大量,治疗组少量咯血者8例,中量者24例,大量者6例;对照组少量者7例,中量者25例,大量者8例。
1.2 治疗方法与观察指标
两组均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用药。治疗组用垂体后叶素10u+10% GS 20 ml静推1次,后以0.3~0.5u/min维持静滴22~72小时,出血停止24 h后停药,同时EP方案(Vp-16、DDP )急诊化疗。对照组只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不加用化疗,两组在用药后密切观察咯血量,监视血压、脉博并防止窒息。
1.3 结果
咯血消失或痰中无血丝为止血成功,反之为止血失败。
治疗组止血成功率为86.8%(33/38),对照组止血成功率为65%(26/4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5±9) h,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32±11) h,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
2 讨论
咯血是肺癌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占咯血原因第2位[1]。以中心型肺癌、鳞癌多见,文献报道占68.7%[2]。本组资料治疗组中心型肺癌占73.9%(28/38),鳞癌占68.4%(24/38);对照组分别为65%(26/40)和65%(26/40)。这可能是鳞癌倾向于腔内生长,其生物学特征是易变性,常常伴有组织坏死,出血性梗塞,以及侵蚀血管造成局部出血及血管坏死,这是咯血的主要发病机理,结合本组资料还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②肺癌常合并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使支气管内膜肉芽组织充血,损伤小血管导致咯血;③因化疗或放疗造成肿瘤组织坏死感染和溃疡形成,导致较广泛渗血;④肿瘤压迫致远端毛细血管充血膨胀,压力增高,破裂出血。
肺癌咯血的治疗,以垂体后叶素为主要止血药物,止血成功率为65%,平均止血时间(32±11) h,同时加用急诊化疗效果更佳,止血成功率为86.8%, 平均止血时间为(25±9) h。分析疗效高的原因,垂体后叶素有收缩小动脉的作用,对控制咯血有效,鬼臼乙叉甙(Vp-16)是M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DNA的拓扑异构酶Ⅱ,形成DNA与拓扑异构酶Ⅱ-Vp-16复合物,使细胞周期停止于晚S期或早G2期。顺氨氯铂(DDP)是一种周期非特异性广谱抗癌药物,无明显心脏毒性,与其他抗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它有极强的穿透能力,一般能穿透50个细胞层,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效,与Vp-16协同,增强药物疗效,可使肿瘤缩小,起到止血作用。
参考文献:
[1] 包兴才.恶性肿瘤并发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64-65.
[2] 马淑萍,张力,景国惠,等.肺癌并发致命性大咯血16例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1999,26(4):306-307.
[3]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68-369.
收稿日期:1999-12-23
修回日期:200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