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白细胞介素-Ⅱ行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探讨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9年第2期第22卷 临床研究
作者:孙之勇
单位:肥东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关键词:膀胱肿瘤;卡介苗;白细胞介素-Ⅱ;膀胱灌注
90%以上膀胱肿瘤属移行细胞型。膀胱移行细胞癌75%~85%最初表现为表浅乳头状肿瘤,表浅细胞癌术后复发率高达40%~70%,防止肿瘤复发已成为表浅膀胱癌防治中的主要问题。我院近5年来应用卡介苗(Bacillus calomette-Guerin简称BCG)+白细胞介素-Ⅱ(Interleukinz简称IL-Ⅱ)行膀胱内灌注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方法
将BCG 60mg+IL-Ⅱ10000u溶于4℃生理盐水40ml中,经导尿管中注入膀胱,灌注时插导尿管排空膀胱尿,灌注后行仰卧、俯卧、左右侧卧位,每15min轮换体位,共2h;每周膀胱灌注一次,持续6周,以后半月灌注一次,共行6次,最后每月灌注一次,持续24个月。灌注时间一般于术后2~3周开始最为适宜。
2 疗效观察及结果
复发标准:1年内,每3月复查B超及膀胱镜检+可疑部位活体组织检查,第2年每半年一次,第3年每年一次,如有阳性发现,则定为肿瘤复发。我院近5年内应用BCG+IL-Ⅱ联合用药,随访5~68个月,平均36.2个月,肿瘤复发率,6.3%(20/32)取得了较单用BCG灌注(18%)好的疗效。对照Huland报告丝裂霉素预防组复发率为10%,但价格昂贵;噻替哌肿瘤复发率为49%,适用于经济特别困难的患者。BCG+IL-Ⅱ膀胱内灌注的副作用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一般48h症状消失,个别患者灌注后尿痛可持续时间长达1周,BCG减量后症状减轻,因此,对反应重者可应用BCG(半量)+IL-Ⅱ联合用药,以减轻副作用。
3 讨论
BCG在肿瘤局部有抑制(或杀伤)肿瘤生长作用,另激活的巨噬细胞及致敏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肿瘤坏死因子等),发挥其抗肿瘤作用。IL-Ⅱ是一种淋巴因子,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局部应用可促进抗肿瘤效应细胞如NK细胞的增殖及杀伤活性,使肿瘤局部的抗免疫状态显著增强。BCG+IL-Ⅱ联合用药可减少BCG并发症和增强免疫治疗效果,另IL-Ⅱ局部应用可显著减少IL-Ⅱ的用量,节省费用,又可避免全身应用时所出现的严重的副作用,故BCG+IL-Ⅱ可作为膀胱肿瘤术后免疫治疗的首选药物。
(1998-03-11收稿 1998-05-18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