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乳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急性白血病患者自体骨髓移植后的IL-2治疗

急性白血病患者自体骨髓移植后的IL-2治疗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8年第5期第19卷 研究报告

作者:韩明哲 李成文 冯四洲 邱录贵 韩俊领 刘汉芝 姜蓉 严文伟

  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能扩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激活LAK细胞活性的细胞因子[1],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IL-2治疗能提高患者外周血NK和LAK细胞活性[2]。我们对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ABMT后进行IL-2治疗,观察了IL-2的毒副反应、免疫调节作用和临床疗效。

病例和方法

  1 病例 1993年3月至1994年5月我们对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ABMT后IL-2治疗。其中男6例,女1例;中位年龄25(17~34)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均在完全缓解(CR)1期接受ABMT。5例用全身照射(TBI)9~10Gy,加环磷酰胺(CTX)120mg/kg预处理,2例用MAC方案(马法兰140mg/m2、阿糖胞苷4g/m2、CTX 120mg/kg)预处理。患者进行IL-2治疗时均符合以下条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血小板≥20×109/L,心、肝、肾功能正常,无明显感染灶及停止糖皮质激素治疗。

  2 IL-2治疗 IL-2制剂为重组IL-2(上海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为白色海绵状粉剂,比活性为1×106IU/mg。参照西雅图方案[3],先诱导治疗(1例3.0×106IU/d,6例 0.5×106IU/d)5天后,休息7天,再进行10天维持治疗(0.5×106IU/d)。静脉输注IL-2前服用扑热息痛、消炎痛等药。出现发热反应时,尽可能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3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D3、CD4、CD8、CD25和CD56阳性细胞。

  4 NK和LAK细胞活性测定 将分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调整为2×106/ml,将K562和Daudi细胞调整为1×103/ml加入3.7MBq Na2 51CrO4,37℃孵育2小时,每15~30分钟振荡1次,将标记的靶细胞洗3次,以5×104/ml加入96孔板中,将100μl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96孔板(效靶比为20∶1),置5% CO2培养箱孵育4小时,然后离心(1000r/min)5分钟,取100μl上清,γ计数器计数,每个标本设3个平行孔,结果以平均杀伤百分率表示[2]

  5 统计 应用统计软件包求得平均值、中位数,并用t检验程序分析治疗前后变化的差异。

结果

  1 一般状况 7例患者ABMT后中性粒细胞数≥0.5×109/L的中位时间为24.5(15~39)天,血小板≥20×109/L时间为42.5(29~92)天。ABMT至IL-2治疗时间为118(59~150)天。

  2 IL-2毒副作用 发热(38.3~39.1℃)4例次,水肿(Ⅰ~Ⅱ度)2例次,血小板减少2例次,低血压1例。反应均轻微,对症处理后症状很快消失。未出现氮质血症和渗漏综合征等严重毒副作用。

  3 IL-2治疗对外周血象的影响 治疗后白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淋巴细胞绝对数由治疗前的(1.3±1.0)×109/L上升到(2.6±2.4)×109/L(P=0.05),第20天淋巴细胞降到治疗前水平。7例中有2例血小板下降20%以上,其中1例治疗期间出现皮肤出血点,输注血小板后出血点很快消失。在IL-2诱导和维持治疗期间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4 IL-2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阳性细胞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分别占61.0%±14.0%,23.0%±12.0%,51.0%±17.0%和68.0%±13.0%,22.0%±12.0%,49.0%±5.0%);CD25和CD56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分别为4.1%±8.3%,3.4%±2.3%和9.7%±16.4%,7.6%±1.3%),P均<0.05。6例患者IL-2治疗后均有NK细胞活性增强(IL-2治疗前为8.3%±5.8%,治疗后为26.2%±6.6%,P<0.05),其中4例患者NK细胞活性提高2倍以上;LAK细胞活性增高1.7倍(治疗前后分别为16.9%±11.9%和29.3%±10.1%),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例患者LAK细胞活性增高2倍以上。

  5 IL-2治疗的临床疗效 随访中数时间为651天(103~1009天),只有1例患者于移植后103天(IL-2治疗第24天)复发,其余6例无病生存583天以上,处于持续CR状态。

讨论

  本资料表明IL-2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轻度增多,其中淋巴细胞增多较明显。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亚群变化不明显,CD25、CD56阳性细胞有增多倾向。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部分患者(4例)LAK细胞活性增高。IL-2治疗的免疫激活作用与其剂量呈正相关。IL-2剂量达到1800×106IU/d时,淋巴细胞数可增加10倍以上,而且CD3、CD4、CD8阳性细胞增加数倍以上;NK和LAK细胞活性均增高。虽然大剂量IL-2治疗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但其毒副作用随着剂量增加而加重。采用大剂量IL-2治疗的几乎所有患者都出现高热、水肿、血小板减少以及皮疹,有些患者出现严重感染,不得不停药[2,3]。因此增强免疫功能的同时,要注意IL-2的毒副作用。我们用IL-2治疗出现的毒副作用主要为发热、水肿等,但症状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而且不影响IL-2治疗。

  对ABMT后IL-2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尚有争议,本组7例患者中6例已无病存活583天以上,只1例复发,该患者在IL-2治疗过程中NK和LAK细胞活性均无增强,IL-2治疗后NK和LAK细胞反应是否与预后有关尚有待观察。

参 考 文 献

  1 Rosenberg SA, Grimm EA, McGrogan M, et al. Biological activity of recombinant interleukin-2 produced in E coli. Science, 1984, 223:1412-1414.

  2 Higuchi CM, Thompson JA, Thomas C, et al.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function following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Cancer Res, 1989, 49:5509-5513.

  3 Benyunes MC, Massumoto C, York A, et al. Interleukin-2 with or without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s as consolidative immunotherapy after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acute myelogous leukemia. B M T, 1993, 12:159-163.

(收稿:1997-03-24)

(校对:张志方)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急性白血病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一例
焦点新闻
·白细胞介素6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及核因子激活的
·急性白血病患者止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基因BMX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t(8;21)白血病随访中的应用
·直接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点
·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一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粘附分子Mac-1、LFA-1、L-选择素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