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伴类白血病反应1例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0年第3期第13卷 病例报告
作者:高国强 艾尼瓦尔 刘向红
单位:高国强(新疆煤矿总医院外二科乌鲁木齐,830091);艾尼瓦尔(新疆煤矿总医院外二科乌鲁木齐,830091);刘向红(新疆煤矿总医院病理科)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7岁,汉族,1997年2月24日孕39周临产入院。当日顺产一健康女婴,产后第2天做常规血液分析,发现白细胞数为37.6×109/L,中性0.94,怀疑有感染情况,在寻找病灶摄X线胸片时,发现右肺上叶有4.0 cm×4.5 cm类圆型阴影,CT诊断“炎性肉芽肿”。此后行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肿块继续增大(平均月增大约1 cm2)。外周血白细胞持续高达30×109/L~60×109/L,最高达62.4×109/L,中性均在0.90以上,最高达0.97,并有0.03的幼稚白细胞。怀疑为肿瘤,转我科检查治疗。体检:一般状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躯干及四肢未发现异常肿块;四肢指端明显增粗,甲床红润,呈典型“杵状指”。追问病史,述孕7月时即开始出现此现象,逐渐加重,并有干咳、右胸痛症状,但否认咳痰带血、咯血、发热等其他异常表现。因怀孕未做任何检查及治疗,整个孕期无其他不适。先后做卡松尼试验及结核菌素皮内试验,均为强阳性反应。胸穿肿块活检病理为“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极少量淋巴细胞及纤维素”。骨髓穿刺报告: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值(M∶E)=6∶1。粒系:增生极度活跃,部分中幼粒细胞见有核浆发育不平衡,同时见中性粒细胞浆内颗粒增粗明显。红系:增生减低,形态未见异常。淋系:比值减低,形态正常。巨系:分类正常,功能好,血小板堆状易见。其他未见特殊及寄生虫,血片见中性粒细胞浆内颗粒增粗。碱性磷酸酶阳性率92%,积分183分。结合临床诊断为“类白血病反应”。于1997年5月17日行“开胸探查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淋巴结转移0/2。术后第3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7.9×109/L,中性0.66。此后又多次复查均正常,杵状指也很快消失,随访至今健在。
2 讨论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多发于深部软组织、四肢躯干的骨骼肌,原发于肺者罕见;术前诊断困难,极易误诊。本例引发的“类白血病反应”及杵状指,为肿瘤分泌的某些刺激因子所致,当肿瘤切除,刺激因素随之除去,类白血病反应及杵状指很快消失。
收稿:199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