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急性白血病染色体脆性部位分析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0年第4期第13卷 经验交流
作者:杨芳 邹起练 叶德富 黄子洲 郑玲 薛原
单位:杨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二科福建福州,350005);邹起练(福建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组);叶德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二科福建福州,350005);黄子洲(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二科福建福州,350005);郑玲(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二科福建福州,350005);薛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二科福建福州,350005)
染色体脆性部位与白血病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染色体脆性部位可能是染色体结构重排的诱因,染色体结构重排又可激活癌基因而导致白血病的发生。本文报告2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及常见型脆性部位的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例均为我院1995~1997年血液科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血常规及骨髓检查确诊为ANLL。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6~58岁。1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
1.2 方法
患者接受任何化疗药物前,取外周血,接种于TC199培养液中,接种血量视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而定。置37 ℃温箱培养96 h,培养结束前2~3 h,加入秋水仙素,终浓度0.05 g/ml。按常规收获、制片,吉姆萨染色5 min,镜下观察,有脆点表达的核型记录座标并拍照,然后将标本脱油、退色后进行G带处理,确定脆点所在的染色体区带。
2 结果
白血病组染色体畸变率达9.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见表1。ANLL染色体脆性部位见表2。
表1 白血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染色体畸变分析
组别 |
例数 |
细胞计数 |
畸变数 |
畸变率(%) |
白血病组 |
20 |
853 |
78 |
9.1 |
正常对照组 |
10 |
412 |
5 |
1.2 |
二组比较P<0.001
表2 白血病组染色体脆性部位
分型 |
例数 |
脆性部位 |
M1 |
1 |
5 p13 9q11 11p13 |
M2 |
3 |
1p32 3q14 7p11 8q22 16q12 17q21 |
M3 |
5 |
2p13 3p14 6q23 8q22 11q23 15q22 16q22 18q21 |
M4 |
2 |
2q32 4q31 8q22 10q26 16q22 |
M5 |
7 |
1p31 2p13 3p14 4q31 6q13 7q31 14q24 15q22
16q22 |
M6 |
2 |
3p14 4q31 5q15 7q31 |
3 讨论 白血病患者染色体的畸变率乃脆性部位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主要是由于患者脆性部位表达频率高所致。本文发现白血病组染色体畸变率为9.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表明白血病患者存在染色体不稳定性。
脆性部位是一段非特异性富含胸腺嘧啶核苷酸DNA的片断,其结构松散,对各种致癌物、腺苷缺乏以及某些射线极为敏感,因此,染色体极易在此断裂。很多学者发现脆性部位与癌断裂点和癌基因有着密切关联。例如,ANLL-M2染色体改变 t(8;21)(q22;q22)与癌基因Mos(8q22)位于同一条带上,本组3例M2有2例发现Fra(8)(q22)表达,8q22的断裂重排在ANLL-M2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ANLL-M4染色体改变为inv(16)(p13q22)与外周血的Fra(16)(q22)有关,本组2例M4中有1例发现Fra(16)(q22),与文献相符。
有些患者不仅携带脆性部位、癌断裂点,同时在癌基因或靠近癌基因部位也发生断裂。1p32(Blym-1)、6q23(Myb)、7p11(met)、8q22(Mos)、11q23(ers)、18q21(bcl-2,yes-1),既是脆性部位,又是特异性癌断裂点,也是癌基因位点,本组原位显带11次累及这7个部位。在癌变中至少有2个脆性部位同时发挥作用,其结果可能造成与遏制肿瘤生长有关的DNA片断丢失,或者使癌基因失去控制。这些提示脆性部位的断裂在肿瘤非随机染色体结构重排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收稿 199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