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药基础研究,遏制中药不良反应
作者:方文贤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媒体报道的增多(有些实际上可以称之为“炒作”),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但是,这些报道因为出自不懂医药或不懂中医药的人员之手,把一些属于“药害”或药物的“不良事件”统统称之为“不良反应”。更有甚者,竟将药物蓄积性中毒引发的肾病称之为“中草药肾病”,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大势炒作。实际上,对于中国人来说,对中药的认识是非常深刻和正确的,对中药的毒性认识也是非常到位的,因为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也都清楚知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国外媒体炒作“中药有毒”,可能与商贸壁垒等商业利益有关。但我们中国人则应以平常心对待之,并且应有恰当的合理的应对措施。有些国家借此对我国中药实施贸易壁垒,对我国12种含马兜铃酸药材进行贸易禁运,并使得我国中药材提取物2001年出口大幅下滑,出口金额下降24.37%。比例之大令人震惊。
前些时,我国有不少医药学专家对国外的这些所谓的“中草药肾病”报道进行了客观分析,认为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均是由于不恰当地(包括使用非正品药物)大剂量或长时期使用中药导致的,如果是合理、恰当、在真正中医药人员指导下使用,应当完全不会出现这些不良事件。所以,为避免中药使用过程中再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应该加强对中药合理用药的研究和宣传,防止对中药的不合理、盲目、混乱地应用,而不应当以禁用某种中药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鉴于此,建议对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进行马兜铃酸含量的测定,并进行使用规定,即像西药一样,在药典中注明该药材在使用时,应当遵医嘱、肾病患者禁用或慎用,并说明在应用时要按时测定肾功能,发现问题即时停药等。而不应该一禁了之。对含该类中药的中成药,也应如此对待,而不应是简单、笼统地禁用即罢。前时,国外有报道:蒽醌有致癌性作用。如按以上禁用思路对待,又将有多少含蒽醌的中药再一次被列入禁用之列。因此,对于中药的应用规定和管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全局。对于所含具有其他有害生物活性的成分,要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全药的活性研究。因为有些中药,在临床应用时,可表现为所含某成分的生物活性,也可表现为与此活性相反的生物活性,其原因可能是该中药中还含有与此成分作用相反的其他成分,抑或该中药对不同的人体会表现为相反的作用(即有人所称的双向作用),其原因对我们来说,至今仍然是一个迷,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和认识,才能解开此迷。所以对于某种中药的禁用问题,一定要谨慎对待。
当然,对于中药的毒性与有毒中药的应用问题,我们也应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去加紧研究,特别是加强中药的基础研究。中药的基础研究,主要是指研究中药的整体作用(即药性、归经)、功能主治、毒性、炮制及其炮制品的作用、药物配伍规律及药物配伍后的相互作用(即中药七情)、药物制剂方法(即药物和合规律)、药物的毒性及救治等等。不只是研究药物本身(基原、栽培、化学成分),更主要的是研究药物对人的作用以及人(包括患各种疾病的人)对药物的作用(即药物的转化代谢过程及人对药物转化物、代谢物的作用)等等。只有这样深入地加强中药基础研究,才能真正掌握中药的各种性能,才能使人们合理地应用中药、遏制和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然而,这种基础研究不但涉及广泛的现代学科,还必须要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而且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手到擒来。因此需要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而且需要较多(包括多学科)的科技人员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进展。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中药及其科研工作进行科学管理与全面指导,并加强科研资金的合理配给与其他学科科技力量的投入,促进中药基础研究,加强中药科学管理,遏制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中国药材GAP网(http://www.tcmgap.com/)
200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