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引起皮肤瘙痒及嗜酸细胞升高1例
中国新药杂志 2000年第9期第9卷 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冯和平
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730
[中图分类号]R97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3734(2000)09-0645-01
患者,男,81岁。于1999年12月2日注射流感疫苗(深圳巴斯德梅里厄血清疫苗公司生产,批号 99AU03),3d后左上臂注射部位红肿伴剧烈瘙痒,同时出现全身瘙痒,以后逐渐加剧,影响休息和睡眠。经对症处理数日后左上臂红肿消退。1周左右自觉左腋下、左颌下淋巴结肿大,轻度疼痛。服用多种抗组胺药及外用止痒剂,瘙痒仍无好转。1999年12月24日来我院就诊,收住院治疗。患者在注射流感疫苗2个月内未服用过其他药物,既往除有前列腺肥大史外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血压正常,心、肺(-)。左颌下可触及蚕豆大小、左腋下红枣大小淋巴结,轻度压痛,质地中等,活动度好。躯干部稀疏散在淡红色粟粒大丘疹,躯干四肢可见散在抓痕。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为20.5×109/L,嗜酸细胞:75%,淋巴细胞:12%,中性细胞:10% ,单核细胞:3%。嗜酸细胞绝对计数:15.5×109/L(正常值0.00~0.50×109/L)。IgE升高,尿常规、大便正常,大便中未找到虫卵。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在正常范围。骨髓涂片报告:嗜酸细胞占69%,晚幼以下为主。红细胞、血小板系列正常。躯干皮肤组织病理报告:表皮细胞间水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嗜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住院期间给予赛庚啶、氯雷他啶(开瑞坦)等抗组胺药,外用止痒剂治疗。半月后瘙痒好转,左颌下、左腋下淋巴结缩小。再查血常规:白细胞为13.0×109/L,嗜酸细胞:42.2%。嗜酸细胞绝对计数为5.48×109/L。出院门诊随访。出院1个月后停服抗组胺药物,2个月后复查血常规恢复正常,白细胞为8.45×109/L,嗜酸细胞:3.3%。嗜酸细胞绝对计数为0.28×109/L,全身瘙痒症状消失,颌下、腋下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注射疫苗是预防流感的一种新方法,在其预防大范围流行或者预防一种新的种株的流行时有积极意义。但由于流感病毒种株不断变异,不易获得长期可靠的免疫效果,而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也直接关系到疫苗的实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时间尚不很长,其积极的作用及不良反应都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简介:冯和平(1955-),女,北京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学士学位。从事皮肤、性病方面临床工作。联系电话:(010)65132266-3303。
收稿:2000-04-11
修回:200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