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防治失眠的原则有哪些?
(1)诊断与鉴别诊断:凡以失眠或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诊断为不寐。
不寐其概念较为明确,但历代文献不寐常常和“不得卧”、“不卧”相混淆,应加以区别。“不得卧”是指患者因疾病所苦,不能躺下而言,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支饮亦喘而不能卧。”《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从病因病机、临床辨证来看,都可以确定“不得卧”和“不寐”有明显的不同。但《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的“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则是以烦躁不眠为主。因此,在临床上应加以鉴别。
(2)辨受病脏腑之不同:由于受累的脏腑不同,表现的兼证也互有差异,必须抓住脏腑病变的特点。例如,不寐患者除主诉失眠外,尚有不思饮食,或食欲减退,口淡无味,饭后觉胃脘胀闷,腹胀,便溏,面色萎黄,四肢困乏,或嗳腐吞酸等一系列症状者,多属脾胃病变;若兼有多梦、头昏、头痛、健忘等症状者,则病在其心。
(3)辨临床表现之不同:不寐的不同临床表现,与其病因、病情轻重、久暂有关。轻者少眠或不眠,重者彻夜不眠,轻者数日即安,重者数月不解,甚至终年不眠,最常见者为入睡困难。如患者虽能入睡,但睡间易醒,醒后不易再睡者,多系心脾两虚;心烦失眠,不易入睡,又有心悸,口舌溃烂,夜半口干者,多系阴虚火旺;入睡后易惊醒,平时善惊,易怒,常叹息者,多为心虚胆怯或血虚肝旺。
(4)诊断要点:失眠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或年老体弱,或久病不愈,或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或平时精神紧张焦虑,或突受不良情绪刺激者,以夜间难以入睡,或多梦,容易惊醒,醒后不能再睡,或彻夜不寐为主要表现。现代理化检查提示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助于诊断。
(5)虚实辨证:失眠的辨证论治,由于其病因不同,临床首先必须分清虚实,虚者有气血阴阳之分,实者有痰、瘀、湿、火、郁热之辨,概括其病机,总由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所致,所以调整脏腑气血阴阳是治疗关键,必须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但根据不同证候,适当选用具有安神作用的药物也十分重要,只有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收到预期的疗效,否则片面强调安神,忽略整体调整,往往事倍功半,很难取得疗效。
(6)辨证论治与安神镇静:不寐的关键在于心神不安,故安神镇静为治疗不寐的基本法则,但必须在平衡脏腑阴阳气血,也就是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离此原则,即影响疗效。
(7)注重精神治疗的作用: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在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因情志不舒或紧张而造成的不寐,精神治疗更具有其特殊的作用,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