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肺结核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第21卷第6期

宋国萍 苗丹民 皇甫恩 陈足怀 冯学文

  摘 要: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的睡眠剥夺(SD)及部分睡眠剥夺(PSD)对大鼠行为和学习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SD模型,以正常饲养组(CC)和大平台组(TC)作为对照,SD组有12, 24, 48, 72, 96 h及PSD,每组例数为6只,CC组为5只. 测量SD后动物学会Y型迷宫的总次数、时间、条件反射数和正确反应率,用旷场反应测量行为并观察SD前后体质量的变化.结果 TC组学习成绩、正确反应率优于其他各组,24 h和48 h SD组学习成绩优于CC,其他各组学习成绩不如CC,随SD时间的延长,正确反应率下降. 同CC和TC相比,SD组动物行为增加,情绪敏感,以24 h和48 h最为突出. 96 h后SD组及PSD组体质量明显下降.结论 SD使动物体质量减轻,行为兴奋性提高,但48 h后兴奋性降低,学习能力下降.

  关键词:睡眠剥夺;学习;行为;大鼠

  0 引言

  睡眠不仅具有维持个体生存的功能,还有促进生长发育、易化学习、形成记忆的功能.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可引起情绪、学习记忆、免疫功能等一系列改变[1]. 实验证明,睡眠对随后的学习非常重要,预先睡眠剥夺48 h后,学习能力下降[2]. 而且睡眠对于学习复杂事物的固化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简单事物则非必需.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SD发生率明显升高. 在国外是心理学家、生理学家以及特殊职业研究者和军事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尚少. 有关SD的研究可以揭示睡眠的意义,从而提出相应的对抗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SD,观察SD前后体质量变化,以旷场试验、Y迷宫为主要工具,研究不同时间长度的SD及PSD对大鼠情绪和学习能力的影响,探讨睡眠与情绪及学习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成年、雄性、健康上海产SD大鼠50只,体质量(180±5)g(本校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 剔除对电击不敏感的大鼠3只. 将余下47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其中SD分别为12,24,48,72和96 h组,PSD组即每天仅允许睡眠6 h,共96 h,正常单独饲养组(normal cage, CC)和大平台实验对照组(tank control,TC),其中CC组为5只外,其余每组均6只.

  1.2 动物模型的制备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flower pot technique)[3,4]建立大鼠SD模型. 我们按文献[3,4],制作30 cm×30 cm×30 cm的鼠箱,其中有一直径为6.3 cm,高8.0 cm的平台,在平台周边注满水,水温保持在20℃左右,水面距平台面约1.0 cm. 鼠在平台上可自行饮食饮水. 若其睡眠,则由于肌肉张力松弛而落入水中. 在大鼠活动空间内持续40 W日光灯照射,室内温度控制在18.0~22.0℃. TC组的实验设备与此相仿,只是平台直径为18.0 cm,可使鼠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每天更换鼠箱中的水. 实验前,让鼠熟悉适应环境1 wk.

  1.3 行为实验装置 Y-迷宫[5]由本校预防医学系防原教研室提供:为三个互相连通的等分Y型辐射式迷宫. 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OFT)箱由本教研室根据文献[6]制作:高40 cm,直径80 cm,周壁为黑色,底面由面积相等的25块方格组成的旷场.

  1.4 行为实验程序

  1.4.1 学习能力  Y迷宫每臂顶端设一个信号灯,以此提示“危险区”,信号灯亮后6 s,此臂即为危险区,通以36 V交流电,刺激大鼠在通电后从所在的亮臂跑到暗臂. 训练中始终有一臂为安全区,安全区以无规则的次序变换. 实验在安静的、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将大鼠放入迷宫中,先使其适应5 min,然后开始实验. 如果大鼠在通电后从所在的亮臂跑到另一亮臂记为错误一次;如果在灯亮后不进入暗臂直到通电后方进入暗臂记正确一次;如果在灯亮后通电前跑到暗臂记条件反射一次. 大鼠连续15次训练正确时,即认为达标.

  记录大鼠达标时所需的总训练次数为学习成绩(learning score,LS),并同时记录了所需的时间(learning time,tL);记录达标时条件反射形成的次数(condition reflex number, CN);记录达标时正确反应的次数在总训练次数中的比率(percentage of right reflex, PR).

  1.4.2 行为测定 将鼠置于旷场反应箱中,观察3 min的行为,以穿越底面的方格数为水平运动得分(crossing),以后肢直立的次数为垂直活动得分(rearing),两者总和为旷场试验得分,并观察动物修饰行为和大小便次数,每只动物仅做一次行为测定. 每次试验后,清洗旷场周壁及底面,以免上次动物余留的信息影响下次测试结果.

  1.5 数据处理 取每组各只大鼠的平均值,实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Neuman-Keuls检验.

  2 结果

  2.1 SD后大鼠学习的结果 实验后将各组Y-迷宫LS,tL,CN,PR得分同CC组和TC组进行比较,结果如Tab 1所示.

  TC组学习成绩优于其他各组(P<0.05),SD24 h和SD48 h 组学习成绩优于CC(P<0.05),SD12 h同C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SD72 h,SD96 h和PSD学习成绩不如CC(P<0.05);正确反应的比率TC组优于其他组(P<0.05),随SD时间的延长,正确反应的比率有下降的趋势,同CC组相比,SD72 h,SD96 h组差异显著(P<0.05).

表 1 睡眠剥夺(SD)后大鼠学习结果

  Tab 1 Learning results of rats after SD(X±s)

Group n LS tL/s CN PR(%)
SD12 h 6

75.7±10.1a

353.2±26.8 a

24.1±9.0a

52.4±3.8a

SD24 h 6 54.9±8.5ab 274.6±19.6ab 19.3±6.1a 53.9±6.1a
SD48 h 6 52.8±7.2ab 266.3±24.4 ab 16.8±4.4 50.1±5.0a
SD72 h 6 96.5±6.9a 421.0±37.6ab 31.2±5.1a 43.9±3.7ab
SD96 h 6 112.1±7.1a 506.2±33.1ab 33.5±8.0a 37.2±4.2ab
PSD 6 89.3±6.3a 498.2±43.1a 27.5±4.7a 50.4±4.0a
CC 5 70.2±9.6a 342.2±62.3a 22.7±8.0a 54.2±4.3a
TC 6 45.6±4.8 225.4±18.2 14.3±4.0 73.1±3.8

  sD: sleep deprivation; PSD: partial sleep deprivation; CC: normal control; TC: tank control; LS: learning score; tL: learning time; CN: condition reflex number; PR: Percentage of right learning. aP<0.05 vs TC;bP<0.056 vs CC.2.2 SD后大鼠旷场试验结果 各组实验后在旷场反应箱中测试行为,结果如Tab 2所示.

  Tab 2显示,SD组大鼠行为增多,修饰行为增多,对于给它的刺激敏感、易怒,实验后将它放入饲养笼中,对其他鼠进攻行为增多,PSD组较其他SD组进攻行为要少,较温和. TC组总得分高于正常组(P<0.05),TC组修饰行为次数同正常组相比相差不显著;SD各组及PSD组的总得分、修饰行为次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SD24 h和SD48 h组的总得分、修饰行为次数又高于SD12 h,SD72 h和SD96 h及PSD组(P<0.05);SD24 h,SD48 h和SD72 h组的总得分和修饰行为高于TC组(P<0.05).

表 2 SD后大鼠旷场试验得分

  Tab 2 Open-field results of rats after SD(X±s)

Group n Total Score Number of

  Make-up

Number of

  excrete

SD12 h 6

24.7±7.1b

8.9±1.7ab

1.0±0.4

SD24 h 6 46.0±11.0ab 10.3±2.2ab 0.9±0.3
SD48 h 6 42.0±9.6ab 11.1±1.2ab 0.5±0.5
SD72 h 6 32.7±6.3ab 7.6±0.9ab 1.2±0.5
SD96 h 6 22.9±5.1b 8.0±0.9ab 1.0±0.0
PSD 6 25.8±8.4b 6.8±1.0ab 0.8±0.6
CC 5 11.7±4.8a 4.8±0.2 0.4±0.2
TC 6 18.5±3.2b 4.9±1.5 0.9±0.8

  sD,PSD,CC,TC: The same as in Tab1. aP<0.05 vs TC;bP<0.01 vs CC.2.3 SD前后大鼠体质量的变化 测量大鼠SD前和实验96 h后测量体质量的变化(Tab 3).

表 3 SD前后大鼠体质量的变化

  Tab 3 Body mass of rats before & after SD (X±s,g)

Group n Starting Ending
SD96 h 6 178.0±4.0

163.4±3.6b

PSD 6 181.0±4.0 172.1±2.8a
CC 5 178.0±3.0 196.7±2.3a
TC 6 180.0±4.0 177.3±3.1

  sD,PSD,CC,TC:The same as in Tab1. aP<0.05,bP<0.01.   96 h后,SD组同CC 及TC组相比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PSD组体质量也有所下降(P<0.05),正常饲养组体质量增加(P<0.01),TC组体质量无明显的变化.

  3 讨论

  SD是研究睡眠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进行SD,水环境对大鼠有一定的兴奋作用,一定程度的隔离和限制活动也会产生应激. 为了排除隔离、限制活动和水环境造成的应激的影响,除采用CC组作为对照外,还采用了TC组作为对照. TC组平台增大,其他条件与小平台相同,排除了小平台对大鼠活动限制的应激. 已有研究[7]表明,平台面积与大鼠体质量之比为1∶1时不会产生SD,故本研究中大平台直径为18.0 cm. 在实验前后TC组体质量无明显变化,说明其应激水平远远低于SD组. 水环境和隔离对动物确实产生一定的应激作用,这从旷场实验得分及Y迷宫学习成绩可知. 尽管多个平台可以消除大鼠活动限制所致的应激,但Medeiros[8]的研究证实多个平台剥夺睡眠的方法会产生其他应激,用脑电图做检测,显示不如单一平台法优越,故本实验采用单一平台.

  由旷场实验得知,与正常对照组和TC组相比,大鼠SD后精神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兴奋性,修饰行为或“洗脸”行为增多,我们知道修饰行为常发生于产生矛盾或害怕的情境中[9],说明SD环境使大鼠情绪非常紧张恐惧,攻击行为增多. SD后24 h和48 h组最为活跃,12,72和96 h组兴奋性较弱,说明若SD时间短,表现为一定的抑制,72 h以后则有抑制趋势. PSD组,即96 h内仅睡眠24 h,也表现出一定的兴奋性,但要高于SD96 h组,修饰行为则要少于SD96 h组,说明PSD后动物的兴奋性要高于持续SD,但情绪要比持续SD者缓和. 这同以往的报道一致,如:在Youngblood等[7]的研究中48和72 h睡眠剥夺后游泳行为增加.

  TC组由于一定的应激作用,兴奋性较高,并且没有SD的影响,所以学习成绩优于其他各组. 由于大鼠SD后兴奋性的提高,SD24 h 和SD48 h 组的Y迷宫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其他各组表明了SD对学习的影响. 随着SD时间的延长,剥夺程度加深,对学习的影响便更加明显,正确反应率下降. PSD也显示出学习能力的下降. Albert的研究表明,SD不影响主动回避反应的学习,可能同他采用反转技术(rotating platform technique)SD有关,并且已有[10]指出SD 11 d后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大鼠脑内不同区域胺类物质无变化,而采用反转技术的大鼠有变化.

  由以上分析得,SD使动物体质量减轻,初期行为兴奋性提高,后期兴奋性降低,使学习能力下降. SD后学习的效应是SD和一定应激的共同作用.

  基金项目:全军“九五”卫生医药基金资助项目(96L050)

  作者简介:宋国萍(1972-),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 硕士生(导师皇甫恩). Tel.(029)3374816 Ext.416 Email.psych@fmmu.edu.cn

  宋国萍(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710033)

  苗丹民(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710033)

  皇甫恩(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710033)

  陈足怀(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710033)

  冯学文(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710033)

  参考文献:

  [1] Bueno OFA, Lobo LL, Olivedra MGM et al. Dissociated paradoxical sleep deprivation effects on inhibiting avoidance and conditioned fear[J]. Physiol Behav, 1994;56(4):775-779.

  [2] Gruart MA, Nadal AR, Coll AM et al. Effects of pretraining paradoxical sleep deprivation upon two-way active avoidance[J]. Behav Brain Res, 1995;72(1-2):181-183.

  [3] Mendelson WB, Guthrie RD, Frederick G et al. The flowerpot technique of rapid eye movement (REM) sleep deprivation[J]. Pharmacal Biochem Behav, 1974;2(3):553-556.

  [4] Bradley DY, Zhou Jun, Smagin GN et al. Sleep deprivation by the “Flower Pot” technique and spatial reference memory[J]. Physiol Behav, 1997;61(2):249-256.

  [5] 李 静,吴彦卓,郭 鹞 et al. 电磁脉冲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20(1): 74-75.

  [6] Vecsi L. Effects of cyteamine and pantethin on open-field behavior hypothalamic cate cholarmine concentrations, and somatostatin-induced barrel retation in rats[J]. Pharmacal Biochem Behav, 1989;32(3): 629-635.

  [7] Youngblood BD, Zhou J, Smagin GN et al. Sleep deprivation by the Flower Pot technique and spatial reference memory[J]. Physiol Behav, 1997;61(2):249-256.

  [8] Medeiros R, Lenneberg HC, Hoshino K et al. Neuroethologic differences in sleep deprivation induced by the single-and multiple-platform methods[J]. Braz J Med Biol Res, 1998;31(5): 675-680.

  [9] Brady KJ, Brown JW,Thurmond JB. Behavioral and neurochemical effects of dietary tyrosine in young and aged mice following cold-swim stress[J]. Pharmacal Biochem Behav, 1979;12(5):667-672.

  [10] Tsai LL,Bergman BM,Perry BD et al. Effects of chronic total sleep deprivation on central noradrenergic receptors in rat brain[J]. Brain Res, 1993;602(2):221-227.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慢性阻塞性肺病日间PaO<sub>2</sub>、PaCO<sub>2</sub>与睡眠时血氧的相关研究
焦点新闻
·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基因(Flt/Ig)对K562白血
·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与白血病病情转归的关系
·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的检测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反义C-MYC的抗小鼠L6565白血病作用
·骨髓基质细胞分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
·儿童急性白血病p16基因甲基化研究
·儿童急性白血病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实验研究
·低剂量照射增强化疗抗白血病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