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禽流感专题 > 评论综述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禽流感走势尚不能预测,防范对人类攻击刻不容缓

禽流感走势尚不能预测,防范对类攻击刻不容缓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日电 题:禽流感疫情走势尚不能预测防范对类攻击刻不容缓

——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流感中心研究员郭元吉

中新社记者曾利明

  “虽然尚不能预测这场疫情今后的走势,但防范禽流感对类的攻击已经是刻不容缓”。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流感中心研究员郭元吉今天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提出的建议。

  尽管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禽流感疫情后,只在越南、泰国发现了感染禽流感病例,但无疑已给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监测资料显示:疫情的传播范围和规模是空前的,蔓延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称,对比一九九七年和去年香港流行的禽流感病毒株,此次流行的禽流感病毒株出现了显著变异。越南、泰国报告的数十例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中,死亡已经超过二十例,并有八例得到了实验室检测确认。这些病例均为接触病鸡而感染。

  郭元吉指出,此次亚洲暴发的禽流感疫情中,导致感染并且致死的“元凶”已被确认为H5N1禽流感病毒。这一具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株攻击类已非首次。几年前,在香港即出现了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并致死亡的病例。此外,H7N7、H9N2亚型毒株也被证实引发过类病例。

  禽类在流感疫情的发生与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流感病毒最早是分离于禽类。流感病毒大流行株起源也与禽流感病毒密切相关。至今已发现的最易引起暴发流行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有十五个亚型(H1-15),神经氨酸酶有九个亚型(N1-9),都可在禽类中找到。迄今禽类中已经分离到流感病毒的有家鸭、野鸭、家鸡、野鸡、火鸡、珍珠鸡、海鸥、燕鸥、鹅、天鹅、鹌鹑、鸽、麻雀、八哥、乌鸦、鹈鹕、鸸鹋、灰苍鹭及其他水鸟。

  郭元吉强调,并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能引起禽流感,只有高致病性的毒株才能引发疫情。目前已发现能引起禽流感的病毒,在禽类中主要是H5和H7亚型中一些具有高致病性毒株,其次为H10N7和H9亚型中一些具有高致病性毒株。

  截至目前,中国内地还没有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而全球也尚未发现禽流感在之间传播。在已发生的感染禽流感病例中,大多可以找到接触过病禽的原因。对此,郭元吉提出,预防控制禽流感疫情,首先要防控禽类中的禽流感疫情。这需要严格做好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禽类异常情况及群患病情况。

  据郭元吉介绍:禽流感在禽类中所表现的症状,与感染后的症状截然不同:流感病毒在禽类中引发的病症往往表现多样,变化多端。发病的潜伏期也有很大不同,有的为几小时,有的为几天。常常是病禽事前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突然发病导致死亡。病禽死亡前出现无毛处皮肤发绀、极度消瘦、下痢、身体蜷缩、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中毒等症状;病毒几乎分布于病禽全身所有器官组织、病禽的分泌和排泄物,甚至病禽产下的蛋也会携带病毒。

  他说,感染禽流感的症状与流感症状极为相似,这给临床识别带来了难度。据对一九九七年香港发生的禽流感病例临床观察,患者潜伏期一般在七天以内,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有恶心、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三十九摄氏度以上。一些患者还表现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大多数患者被治愈,且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恶化,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由于感染禽流感个例的出现并显现出很高的死亡率,近年国际上已将禽流感看做为类新出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并列为国际反生物恐怖内容之一。郭元吉明确,已经引起感染的H5N1、H7N7、H9N2三种亚型禽流感病毒中,H5N1以其极强的致病性和过高的致死率,引起了全球关注,被一致称为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株。

  这位专家指出,类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普遍易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在中国内地群中很难找到对该病毒的抗体。所以,防范禽流感病毒H5N1的突袭,不能有丝毫懈怠。他提醒们,在高度警惕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同时,也要警惕来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株的威胁,因为这一病毒可能对类更具危险性。这是因为这种病毒具有流感病毒相似的受体特异性,宿主范围更为广泛,在群中也已具有一定的感染范围;在禽中又多表现为不显性感染,不易被觉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4.02.02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美华文媒体社论:提高警惕禽流感但勿要庸人自扰
焦点新闻
·香港研究发现禽流感病人病征与白血病类似
·16个禽流感相关产品不合格
·世卫组织鼓励中国继续密切监控,严防禽流感反复
·粮农组织肯定中国防控禽流感
·世卫肯定中国在防控禽流感方面取得的成果
·中国承诺将向东盟开放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
·我国2004年初禽流感疫情“阻击战”大事记
·记者目击中国最后一个禽流感疫区解除封锁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