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禽流感专题 > 评论综述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非典到禽流感:我国科研能否适应发展?

从非典到禽流感:我国科研能否适应发展?

  “最终要依靠科技的力量”,“科技为我们提供支撑”……从抗击非典,到应对禽流感,们对科技寄予厚望。然而,我国科技能否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紧急召唤考验我国科研体制

  毋庸置疑,我国科技界为战胜非典等疾病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不容回避的是,突如其来的非典对我国科研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

  “因科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等多方面原因,有限科技投入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科技资源利用率低下。”栾恩杰委员为此感到痛心,“去年非典期间,各地为尽快推出治疗新药,在不确切了解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配套条件的情况下,纷纷欲斥巨资组建,暴露出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上的缺陷”。

  成功的科研协作,使我国圆了千年飞天梦想,而体制性障碍则使我们在非典科研初期丧失了一次次良机。我国发现非典病较早,但是不仅病原体的确认走过一段弯路,即使是病毒基因序列的测定也要晚于美、加等国,缘何如此?

  “各个部门之间缺乏配合、沟通是其中重要原因。”委员们提出。卫生系统的研究部门用传统方法寻找病原固然无可指责,但应用新技术较为迟缓也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求索无门,基因测序机构测定病毒序列所需材料竟是通过“私下”渠道弄到的。而当代科学的复杂化和现代大科学工程的日益增多,科研协作正成为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

  “我国科技协作还没有形成机制,但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些光荣传统不能丢。科技界要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在大协作中统筹安排,以达到多赢。”李家明委员提出建议。

  科研有其自己的规律,不可拔苗助长

  一些委员提出,虽然科学的利剑威力无比,但科研有其自己的规律,不可能非典等疾病一出现,科研成果就能将其“降服”。们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遵循科学规律,科研员更是如此。

  正如朱敏慧委员所提出的:“科技界要求真务实,浮躁、浮夸的风气对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非常不利。”

  依靠科技、战胜非典等疾病是科技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夺取同非典斗争的胜利,最终离不开科学的力量。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的利剑在战胜疾病的斗争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的出现,有一个积累过程,如果过于强调“产出”,则只能出现阶段性成果。委员们认为,科技界应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和对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集成各方科技资源,集中科技界的智慧,进行科技攻关,为再次迎战非典等疾病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我们应该强调艰苦奋斗的文化和精神,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研员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的工作精神,尤其是要培养年轻归国员的艰苦创业精神。”吉永华委员强调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重要性。

  面对期盼,科技界正“厉兵秣马”

  “科技员必须进行原始性创新,创造出别没有的东西。”不少委员提出。

  其实,科技部已经提出要调整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路,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从注重单项技术突破向注重集成创新的转变。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为改变目前原始性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的状况,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从立项、管理到验收,都将创新性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基地;努力营造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良好文化环境。

  为避免孤军奋战,使国家有限的科技投入发挥应有作用,我国通过强化国家战略部署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与合理配置,国家的各项科技计划都明确强调学科间融合和部门间协作的必要性,强调从以发展单项技术为主转向以发展单项技术和多项技术集成的产品和产业为主,鼓励长期战略性研究。

  而对于栾恩杰委员提出的“科研仪器设备分散、重复、浪费问题”,也早就受到了科技部的关注,今年科技部安排专项经费8亿元,加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旨在通过整合与重组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实现全社会科技资源的共享。(记者张景勇、李薇薇)

  “不创新的科研员的价值可能只值5元钱一张的光盘!”——政协委员谈科技创新

  “科研员必须创新,如果只是简单地储存知识,其价值可能只值5元钱一张的光盘!”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委员的这句话颇具“刺激性”。“这是我经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虽然有些偏激,但如果一个科研员只知‘学习’,储存已有知识,而不进行创新,确实同一张储存有知识的光盘没什么两样。”叶大年说。

  “我们的科技事业一定要创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呼吁。但关键是如何进行创新?

  这首先就要摸清“家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不足?科技部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四大因素制约着自主创新: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尚未充分形成;全社会对自主创新研究的投入总量以及持续性投入不足;力资本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创新能力一流而且稳定的科研队伍;对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员的支持和激励力度不够。

  “要从这些原因入手,摸索出一整套措施,从而彻底改变这种不利于自主创新的局面。”委员们提出。

  我国现有科技项目评审的一些回避风险的做法,虽然能够保证科研“成功”,但容易压制创新,特别是一些小物的创新。对此,戚发轫提出:“要允许科研的失败,一个大的工程要保证成功,但创新一个概念、想法,在实验室阶段的研究,要允许科研员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还有,我们的科研不能太功利,要支持鼓励目前没有用的想法存在,不能压制创新思维,当100多年前有提出类要走向太空时,也有些不切实际,但这个想法为我们今天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其核心是才,尤其是具有创新才能又勇于创新的才。”巫致中委员认为,“当前我国高水平的科技才相对短缺,具有创新能力又具有创新胆略和信心的才更少,表现在科技水平上就是跟踪多、模仿多、创新少。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应当深明己任,在实践中加速成长,尽快脱颖而出;教育工作者也应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才努力奋进”。

  叶大年提醒:“自主创新需要时间,必须静下心来埋头苦干,耐得住寂寞。”(记者张景勇、李薇薇)

2004.03.10

来源:新华网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人类会不会像恐龙灭绝?非典禽流感引发忧虑
焦点新闻
·香港研究发现禽流感病人病征与白血病类似
·16个禽流感相关产品不合格
·世卫组织鼓励中国继续密切监控,严防禽流感反复
·粮农组织肯定中国防控禽流感
·世卫肯定中国在防控禽流感方面取得的成果
·中国承诺将向东盟开放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
·我国2004年初禽流感疫情“阻击战”大事记
·记者目击中国最后一个禽流感疫区解除封锁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