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感染者吸毒者占74%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规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开设预防艾滋病、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课。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一到高二年级开展,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高二年级进行。
对中小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和禁毒专题教育,并排进课表,这意味着什么?
两个“100万”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有多少?100万,且每年递增30%。
我国目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多少?100万,比上年上升11%。
两个“100万”,令人震惊!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我国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约10%是19岁以下的青少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本月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在我国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已占74%,其中16岁以下的超过1万人!在上海,已经发现个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中学生。根据市禁毒委最近公布的消息,本市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35岁以下青少年占吸毒人员总数的54.2%。少数未成年人甚至吸食大麻、海洛因等纯度较高的毒品,并发生个别中学生因吸毒致死事件。
会不会“教坏”学生
某学生家长:学校安排有关预防艾滋病、禁毒的教育,当然是出于保护学生的好心,但我们希望有关的知识还是少讲为好,因为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模仿能力却很强,弄不好适得其反,反而引起想尝试的念头,而且掌握了一些预防手段后,就更有胆量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带来更大的隐患。
某初中副校长:刚开学时,我们在橱窗里张贴了几张防“艾”宣传挂图,第二天就有家长来提意见,学校因此很矛盾。艾滋病、毒品问题与性知识有紧密联系,讲得浅,学生懵懵懂懂;讲深了,真怕会有反作用。此外,中学有升学压力,课程排得很紧,为了防止极个别学生做错事而让大家都搭上宝贵时间,有点不“划算”。
别让孩子毁于无知
周伟航(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有些孩子为什么会吸毒?好奇而无知是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他们对社会现象充满新奇感,常常不分好坏地模仿成人行为,而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力。如果在中小学不及时打“预防针”,让孩子们在这方面“白纸一张”地走上社会,很容易误入歧途。杨永明(市青保办主任):随着艾滋病和毒品的不断抬头,要让孩子远离这两大社会公害的侵袭,对孩子进行相关知识“封锁”是下策。现在杂志、影视、网络上大量充斥着这类信息,而且很大一部分存在不良导向作用,孩子随处可得,“封锁”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作为学校,在这方面不应该放弃“阵地”。
根据国内外的跟踪调查,中小学阶段接受过艾滋病和毒品知识教育的人,染病和染毒的比例要远低于未接受教育的人群,因此,认为讲艾滋病和毒品会“教坏孩子”是不必要的担心。当然,防“艾”、禁毒教育进课堂在上海刚起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还要不断完善,试点工作也正在各区县展开,今年本市还将筹办禁毒教育馆,为学校提供相关的公共教育资源。
杨浦昆明学校自编禁毒教材
杨浦区昆明学校将禁毒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禁毒教育活动,同时全方位关爱自我防范能力较弱的学生,主动远离“白色幽灵”,学生违法犯罪率多年保持为零。
在没有中小学禁毒教材的情况下,学校组织政治教师自学有关知识,将禁毒内容融入小学和初中的思品课和政治课中,并编写校本教材,对学生系统讲授毒品的基本知识。学校还聘请了多名校外法制辅导员,定期来校开设普法讲座,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涉毒行为的严厉制裁,从而自觉远离毒品。
学校推出案例教学、模拟体验教学等方式,帮助低年级学生“消化”枯燥的毒品知识。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和学生探究性学习时间,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毒品危害的典型事例,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故事演讲等方式相互交流。每年定期在全校举行“预防毒品”小品汇演,还开设“模拟法庭”,让孩子们演示涉毒案例,在体验式的禁毒教育中提高“免疫力”。
60%与82%
下面这组数据更让人不安:我国60%被调查的青少年不能正确说出艾滋病的基本常识;21%不知道如何预防。而在本市青少年吸毒者中,在不知道毒品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占82%;已经接受防“艾”教育的中学生大约有10万,只占本市中学生总数的1/8。
虹口区防“艾”教育有声有色
在虹口区,预防艾滋病教育已走进所有中学的课堂,90%以上中学生掌握了基本防治知识。
从1998年开始,虹口区将预防艾滋病知识纳入中学健康教育课内容,全区所有中学的初二至高三年级每学期至少安排两个课时的正常课堂教学时间,开设防“艾”知识课程。每个学期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促使学生主动了解防“艾”知识。不少学校还利用每年“世界艾滋病日”等契机,开展黑板报评比。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虹口区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初中阶段结合青春期性心理教育,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告诫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等物品,不去不正规的场所打针、输液、美容等,以避免被动感染艾滋病;高中阶段强调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指导学生在与异性交往中,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强化责任感教育。
200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