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女迫于社会压力被迫取消婚礼伤感离京
近日来一直被媒体密切关注的“艾滋女进京完婚”的事件,28日又出现了新焦点,来自贵州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小琴迫于社会关注的压力,取消了原定在北京举行的婚礼,28日早上已和她的新婚丈夫小明悄然离开了北京。
社会关注让小琴承受巨大压力
记者马上向陪同小琴夫妻从贵州来北京的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石作宏确认此事,他告诉记者,小琴和小明昨天上午确实已在医务人员的陪护下乘飞机离开了北京,原定在长城脚下举行的婚礼也就取消了。至于这一切变故的内情,石主任的解释是由于媒体的报道让小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来自各方面的争议和评论让她的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她本人曾对石主任说:“感觉受到了伤害”,而自己到北京来的初衷是在此次艾滋病研讨会上以义务宣传员的身份现身说法,为宣传艾滋病防治工作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尽管她低调进京还是引来过多的目光,不能和普通人享有相同的自由的生存空间,对于她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来自社会的歧视。
对于小琴的黯然离去,国家 C 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刘康迈认为,社会没能给她一个宽容的生存环境,她应该和健康人一样享有自己的权利,包括结婚、生子。
是否可以生育是专家争议焦点
尽管小琴本人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公开结婚,但是对于她以后的婚姻和生育问题,专家学者们却持有不同意见,争论焦点在于小琴是否可以生儿育女。
我国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昨天的研讨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小琴的公开结婚体现了艾滋病防止观念的重大突破。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中并没有禁止艾滋病人结婚的规定。他认为,尽管小琴携带了艾滋病毒,但是如果她在婚后打算生孩子也是可以生的,可以采取措施比如加强监测、采取剖腹产、人工喂养,以降低从母亲那里感染艾滋病毒的几率。
而我国艾滋病研究权威、中科院院士曾毅却持有反对意见,他强烈建议:最好不要生孩子。他说,尽管可以采取人工干预的办法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但毕竟还存在风险。而且小琴和丈夫目前都没有固定收入,自身生存都很艰难,更何况一旦小琴发病,自己都无法照顾,又怎样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呢?小琴和新婚丈夫小明应该更加慎重的考虑生儿育女这个问题。
新闻链接: 艾滋病疫苗8年内问世
一个专门为艾滋病疫苗研制工作出谋划策的智囊团正式成立。昨天记者从卫生部了解到,这个专家库由5名院士和10名研究员组成,主要负责艾滋病疫苗研制咨询工作。专家预测,我国艾滋病疫苗将在8年内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后问世。
应给“小琴”们更多宽容
今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反羞辱、反歧视”。然而就在这几天,一场真正争取平等和宽容的特殊婚礼却在反对羞辱与歧视的呼声中悄悄地取消了,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讽刺与悲哀。
至少有两点我们可以肯定:一是小琴结婚不违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婚姻自主权,即使是艾滋病患者也不在法律规定的禁止结婚之列。第二,从道德上说,小琴结婚不是有悖于社会公德的行为——他与男友两情相悦,双方属于自愿结合;更进一步说,作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一特殊群体的代表,她公开举行婚礼的行为应该看作是勇于直面世俗挑战、呼吁社会公正对待的“壮举”。
是什么导致小琴最终取消了在京举行婚礼的行动?社会舆论在这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公开结婚”事件中扮演的是温情的关注者,还是阴暗的偷窥者?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应该去掉刻薄和虚伪,有足够的包含和宽容。让那些阴暗的偷窥者远远地走开吧,我们要给“小琴”们以真诚的温情的关注!(曹丽辉)
《广州日报》
200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