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艾滋村民的个中辛酸:卖血也要送礼
2004年的2月18日,河南省选拔了76名干部到本省的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进行帮扶工作,上蔡县的文楼村又一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在4年前,文楼村就因为发现大量的艾滋病感染者而被媒体广泛报道。
1997年文楼村开始陆续有人高烧、腹泻,随后有人开始死去,更多的人开始发病。1998年,艾滋病专家桂希恩教授首次进入文楼村调查,发现困扰当地村民的“怪病”就是艾滋病,文楼村逐渐成为了让外界深感神秘和恐惧的“艾滋病村”。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到2004年文楼村有114人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现在文楼村3211名村民中666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已经发病的病人达到了496名,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可能通过“母婴传播”成为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儿童。
在文楼村当年的献血风潮中,刘月梅是少有的没有参加献血的人。2003年12月底,刘月梅被选为文楼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成了这个特殊村庄里新的领头人。
卖血动机 一次能得40块 送礼争着卖血
主持人:当时村里是什么样状况,大家为什么非要都去卖血?
刘月梅:我们那个地方,男的、女的都没有地方出去打工,没有啥收入,人均一亩地,平时没有什么吃的,何况小孩要上学。一般的有亲戚的带进城里面干点活,你要是没亲戚的,你就出不去,整天就这一亩多地,生活都维持不下去。
主持人:当时是有一些私人的采血站,包括其他的采血站主动找的你们,还是村里有人出去卖过血,回来告诉?
刘月梅:当时有的人脑子精一点的,他有地方卖,卖了以后回来,那个时候一针是400cc,400cc给了45元钱,在那种情况下,还得给抽血的人送礼才能卖得上,不给他送礼,你想献血你都卖不出去。
主持人:是身体好的,比如说他想卖血就都能卖上,还是得有人管着、控制着?
刘月梅:如果他的身体没有啥,基本上都能卖成,但是在卖血过程中也有关节,也有人去提成5块钱。
主持人:也有人暗中管理?
刘月梅:对,人家抽血的给45块钱,但是卖的只落了40元钱。
主持人:我想在当时这还算是好事,大家可能挺高兴,觉得找到一条路是不是?
刘月梅:对,就是。要不然的话都送礼了,人家谁谁都去卖了,他卖了以后,在农村都会发光,你要是争气,盖房子,他就用上了。
关于艾滋 卖血也害怕 出于无奈继续卖
主持人:在那个时候,村子里有人谈到过艾滋病这3个字吗?
刘月梅:那时都不知道。
主持人:怪病是怎么在这个村里出来的?你们当时感受到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
刘月梅:当时有病就知道他们不能干活,死亡率明显地增高,不知道是啥病,后来才知道是这个艾滋病,血也都不合格了,也没人敢下去抽这个血了。
主持人:当时村子里害不害怕?
刘月梅:也害怕,他们卖血也害怕,害怕出于无奈,老百姓都是有个比较,好比你家里你卖血以后,你的房子翻新了,你的小孩好了,我自然而然,不讲我自己的代价,为了维持这个家庭也想着去卖。
主持人:而且恐怕这700多人里头,从村子3000多人的年龄构成里头,他们应该还算是身体比较好,然后比较壮劳力的一批人?
刘月梅:对。献血那部分人就是村子里一般都是健康、没有啥毛病的,不健康的、经常有病的他也献不出去血。
关于歧视 一听是文楼的 不敢一起吃饭
主持人:刘支书,前两年,比如说当你出去开会的时候,别人听说你是从文楼村来的,会不会看你眼光不太一样?
刘月梅:歧视我,我参加人代会时,别人一介绍说我是文楼的,人家在吃饭,筷子就放下,不吃。受别人的排斥,我们要是出去,我丈夫在城里工作,城里面有房子,我要是回去了,在城里面跟人家一块聊天的时候,人家有意无意地不让我用人家的杯子喝水,害怕我也有病,歧视多得很。(据央视·新闻会客厅)
最新播报
桂希恩教授因艾滋获奖
贝利—马丁基金会的发起人、瑞士银行家马丁·哥顿先生,28日在武汉将2003年度“贝利-马丁”奖授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桂希恩教授,以表彰他为关爱艾滋病人和艾滋病防治所做的贡献。
2000年初,在得知河南上蔡县许多青壮年不明原因死亡后,桂希恩立即到现场调查,在短时间内摸清了当地艾滋病流行现状和原因,近年来,他致力于艾滋病防治工作。2001年,他在众人怀疑和恐惧的目光中,将5名艾滋病人接到自己家中,与他们共同生活了5天。
同时,他积极争取各种援助,为艾滋病人捐药,为“艾滋孤儿”捐款。他30多次自费到河南的艾滋病流行村庄送医送药,目前已资助58名孤儿继续上学。桂希恩教授表示,这次所获奖金将全部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2004.03.01
天府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