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嫁给了最有权的男人,所以成了第一夫人。她们不仅仅要做服侍、宽慰丈夫的妻子,还要在政治的尘嚣中辅佐夫君,提升丈夫形象,做一个政治伴侣。她们不可以像普通女人一样随便使性子,或者撒小谎,因为她的行为关乎国体。每个嫁给了第一男人的女人,都必须掌握一套自己的辅佐夫君的方案,助夫在政治上一展宏图。
很多女人都有做第一夫人的情节,哪怕是在一个很小范围内的第一夫人,那对于女人来说都是无尚的殊荣,她征服和辅佐的将是一个最强大的男人,她也因而成了万众的焦点。
宋美龄应该是最有权的男人挑选的第一夫人的榜样
她生于富豪家族,所以为丈夫带来财富,还带来政治集团的联合;她无论在内政、外交、军事、还是教育和文化方面都能够为丈夫提供决策的动力和助力;她还善于充当丈夫在政治生活中各方力量矛盾的缓冲,安抚各方“诸侯”;她能在危难时刻,临危不乱,拯救丈夫,而且只是轻声说“我来看你”;她为丈夫在国内造势,也在国外造势;再加上她的聪慧、美丽、高贵、优雅,她就是一个趋于完美的第一夫人的形象,可以说是第一男人挑选妻子的最合适样本。
宋美龄,上帝安排的第一夫人
繁华散了,是非淡了,尘嚣落了,她以为,世间一切自有她终身信奉的上帝去安排。上帝安排她做过第一夫人,所以,所有的一切是是非非就已经不能离开那个有政治目的的丈夫。
这个20世纪中国最有权的女人,这个曾经是中国最耀眼最专横的掌权男人的妻子,这个无比聪慧、美丽的女政治家伴侣,为了辅佐丈夫游说于各国,奔走于各地,和他在政治上同进同退。她作为一个有权利男人的妻子,无法脱离政治,她也有“爱权误国”的错误,也有光芒四射的辅佐。那是她做妻子的一部分。一直以来人们甚至怀疑,那是一场政治的结合还是一场爱情的结合。
她一定要嫁一个英雄,她成了一条温柔而有力的“政治纽带”
1915年,美龄的姐姐庆龄不顾家人的反对与父亲的朋友孙中山结合,当时还在美国的美龄收到姐姐的信,信中说:“我一生最大的快乐,是在和孙中山一起为中国而奋斗中获得的。”从那时起,宋美龄就下定决心“要嫁一个英雄”。1922年蒋介石在孙中山家里第一次遇到了宋美龄,她的绝代风华,她对政治的独特理解,与他正好一致的志向,都深深吸引了他。对于一名政治军事活动家来说,这才是完美的结合。由于宋母的反对,蒋的求婚历时五年,为此他休掉了蒋经国的亲生母亲毛氏,送走了他仍怀眷恋的陈洁如,还为此开始接受基督教。
“政治”遮蔽了这桩婚姻的所有细节,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宋霭龄如何积极包办,宋美龄如何残忍地抛弃刘纪文、蒋介石如何精心策划联美大计……。历史过去了七十六个年头,台湾的一位传记作家的评论看起来更和平公正:“他们是否为爱情而结合,惟有他们本人才知道。然而,这的确是一门经久不变的婚姻,也证明他们之间不渝的爱情。这种婚姻将成为人们彼此结合的榜样,它需要拿出巨大的勇气。”
宋美龄说:“这桩婚事自始至终都是我自己做主,与阿姐何干?至于蒋介石和我结婚是为了走英美路线,那更是天大的笑话……”
虽然他们的结合不是以政治为目的,但确实有了政治联姻的效果。宋美龄在事实上成为一条温柔而有力的“政治纽带”,她对孔氏、宋氏两个财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并把孔家、宋家两大财团与蒋氏王朝联结在一起,她对蒋宋孔三大家族的政治、经济联盟的形成,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其实从婚姻之初,她就已经成为丈夫的重要政治筹码,和她的结合,让这个男人具备了更强的政治和经济实力,而这对于一个处于政治斗争浪尖的强权男人来说,那是妻子带来的一笔庞大财富。
她的“参政”程度让其他国家的第一夫人望尘莫及
“惬意而舒适”的蜜月渡完后,宋美龄随蒋介石回到了满目创痍的南京,当时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的太太都宁肯留在上海,她却选择了全身心地投入建设工作,并且很快地找到了几项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事业——儿童福利、妇女教育、军官励志——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丈夫治理国家。
宋美龄的“参政”程度是其他国家的第一夫人望尘莫及的,无论内政、外交、军事、教育和文化,她都能够为丈夫提供决策的动力和助力,而且,婚后的她还一直充当蒋在政治生活中各方力量矛盾的缓冲。
最初,宋美龄为协助丈夫解决北伐战争中的遗孤问题,在南京创设了两所遗族、幼童学校,帮助蒋介石解决后顾之忧;其后,宋美龄紧随丈夫,走遍了中国的东南、西北和西南诸省,安抚各方“诸侯”,夫人政治初显锋芒。连宁夏银川这样当时的边陲小城,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1933年宋美龄协助蒋介石制定“新政”,并在全国推行“新生活运动”,她出任全国妇女指导委员会的指导长,不仅在国内大造声势,还积极向国外宣传,极大的拓展了中国的国际知名度。
1935年在宋美龄的周旋下,中国成了美国武器和飞机的最大进口国,这对两年后全面对日作战的中国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不得不佩服一个女人的政治远见。
1936年,西安事变意外发生,宋美龄要去营救自己的丈夫,这不仅事关自己的丈夫,还事关民族命运。
她的态度最初几乎没有同情者,或效忠、或另怀鬼胎的官员和将领们并不接受这种理智,她舌战“主战派”,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停止军事讨伐,派人谈判,以免造成国家分裂,让日本人有机可乘。她的冷静是建立在分析判断基础之上的,她亲赴西安与各方力量斡旋成功化解危机的事实验证了她的分析判断。在一定意义上说,与其说她和宋家挽救了自己的丈夫蒋介石,不如说她还挽救了抗日统一战线。
当她见到软禁中的蒋介石时,蒋的第一句话就问: “你为什么要来?”她只是轻声说:“我来看你。” 蒋说:“早晨我读圣经,正看到这一节,上帝将派女人拯救男人。”
之后,宋美龄成功的说服了张学良,不知是否是巧合,蒋介石被释放的那一天正是圣诞。在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对张学良到底说了什么,到现在还是一个迷,也许永远是一个迷了。张学良用他大半个人生换得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契机,但在漫长的软禁岁月里,他不仅对宋美龄没有任何怨言,反而充满了感激。他曾明确表示,他不想在蒋夫人在世时对当年西安事变说什么,但他已经先宋美龄两年而去了。
为了国家大事,我一定要陪他在一起,很多场合能帮助他做些事
抗战全面爆发后,宋美龄的政治能量也全面爆发了。她的辅佐夫君的才华与能力获得了充分发挥。
凇沪会战期间,宋美龄一直陪丈夫在南京,她的大姐劝她到更安全的武汉,她婉言谢绝,说“为了国家大事,我一定要陪他在一起,很多场合能帮助他做些事,于私给他精神上的安慰和信心,对公则是我们两人都在首都,能安定人心和军心”。
宋美龄创立了“中国妇女慰劳抗战将士总会”,号召妇女担负民族兴亡责任,成千上万的妇女被吸引到了抗日救亡运动当中。她还不顾危险亲自带着慰问品,出现在前线阵地鼓励官兵。一次劳军途中,为躲避敌机的轰炸,出了车祸,满身泥土的她坚持看望了伤兵才回去,晚上检查后发现竟断了数根肋骨。
宋美龄在南京开通了对美国的广播,直接用英语向美国人民发表广播演说,揭露日本侵华暴行、报道中国民众艰苦抗战的情况,演说中她饱含怒火、饱含伤痛。
耶稣说,世界是一座桥。宋美龄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她也因此起到了中华民国历史上中西文化沟通的一些“桥梁”作用。珍珠港事变开启了中国与美国沟通,美国开始支持中国,蒋介石也由此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国民党外交有了新的局面。具有深厚的美国文化背景的她,成为蒋介石政权与美国政府紧密联系的最合适人选。
坐着“美龄号”专机,跨过了战争乌云笼罩的大洋,这个罗斯福夫人笔下“娇小和纤弱”的“中国第一夫人”,一袭黑色旗袍,胸前别了一枚中国空军军徽,用她的魅力和流利的英语游说华盛顿,她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在参众联席大会上演说的中国人,而且是中国女人。“我看到你们的脸上都闪烁着笑容,我感觉到我是你们的朋友……”她激昂的演说让许多美国人,含着泪,坚定不移地相信:“她所要的是什么?是为了整个地球上的人类。”她为风雨飘摇中的中国争取到弥足珍贵的物资援助与道义支持,为自己也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声誉。由此她被美国《时代》周刊选入全球十大最受欢迎的女性。数十年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同样的地方演讲,受欢迎的程度却远不及宋美龄。
宋美龄美国之行的直接影响还有在1943年底召开的开罗会议,中国被列入世界强国之列,蒋介石成为四巨头之一。会议中,担任蒋介石的助手和翻译的宋美龄,锋头并不在蒋介石之下,成为最受全世界瞩目的杰出女性。直到现在还会有人不禁追问,在抗战的岁月里,是蒋介石成就了宋美龄?还是宋美龄成就了蒋介石?
无论是夜生活,还是吃喝打扮,从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看,她都还是那个风范依旧的第一夫人
国民党失败后,从大陆退到台湾,宋美龄作为第一夫人的舞台小了,但她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她还是习惯于第一夫人的风范。无论是夜生活,还是吃喝打扮,从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看,她都还是那个风范依旧的第一夫人。她指挥着一批人拉拢和收买美国的政界、军界、商界、宣传界和宗教界人士,逐渐形成了美国的“院外援华集团”。这个集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大影响着美国远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从而帮助蒋介石逃脱了濒于覆灭的命运。
宋美龄依然是台湾对美外交权威,但政治权力显然已逐步受挫,她的最大对手就是蒋经国。宋美龄终生未育,所以她接纳蒋经国,经常以长辈的立场关心他。但蒋经国对她却芥蒂很深,生母毛氏因照顾不周被日军飞机炸死,上海“打虎”不成,挽国之颓势的理想受挫,都是原因。况且,在对待孔、宋等娘家亲时,宋美龄难免有些偏袒。
在“夫人”与“太子”的选择中,蒋介石显然倾向于后者。1958年蒋经国被任命为总统内阁的部长,宋美龄一怒之下飞美,待了十四个月。1965年又应邀访美,从此不少的时间待在美国,渐渐淡出政坛,而蒋介石却全力培养蒋经国接班。
1975年蒋介石去世,宋美龄回台北参加葬礼;蒋经国升任国民党总裁,她在丧礼后以身心俱疲为理由,赴美长期休养,在美国纽约长岛蝗虫谷的别墅内,以阅读、练字、画画自娱。
世代交替,除了不能容忍台独言论,对于国际时势及台湾政局,宋美龄早已不再过问,由于笃信基督,晚年心境澄明。如今,随着她的去世,这一切都真的只能留待历史来还原了。
本篇版权由搜狐时尚中心·女人频道与作者共同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