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中国人采用西方的婚礼仪式:明明不是基督徒,却在教堂里对神父说什么“我愿意”实在是太傻了;我更不能接受传统的中式婚礼:在仪式上被来兵捉弄得悲愤交加却还要强颜欢笑,再加上什么挂气球的车队和随份子的亲朋,简直俗不可耐!可是,不随大流的婚礼却让我更加困惑:我的婚礼怎么办呢?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中西合壁的婚礼,现在想来还忍俊不禁。一个中国女医生嫁给了一个英国医学专家,婚礼选择在北京饭店举行。来宾一半是老外——英国专家的亲戚朋友和同事,一半是中国女医生的娘家人和同事朋友,由于宾客的语言不好沟通,所以干脆请了两个司仪,一个中国司仪,一个英国司仪。这边台上刚宣布他们结为夫妻,台下的一个大姐,估计是女医生的朋友就大声嚷了一句“亲一个!”英国司仪马上帮着翻译过去,老外新郎就郑重其事地拥抱着新娘吻了一下。那个大姐又在底下喊:“没看见,再来一个!”司仪翻译过去之后,新郎一脸困惑,台下中国宾客哄笑一片,外国宾客一头雾水。新郎一定没弄明白:我已经和新娘接吻了,你没看见,我为什么要再给你表演一遍?
西式婚礼太做作,中式婚礼太庸俗,集体婚礼太滑稽,旅行婚礼太随意,两家人简简单单吃顿饭的婚礼又太不正式……于是很多女性的选择是:不办。难道就没有符合我们心意的婚礼吗?
曾经对婚礼充满着向往,认为那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门,怎可以敷衍了事?婚礼的仪式如那件纯白的婚纱,是所有女孩赋予最浪漫幻想的所在。看着西方电影里的那些老太太,年入古稀还把压箱子底的早已发黄的婚纱翻出来,拿在手里摩挲着,一脸幸福地回味:“这是我结婚那天穿的婚纱……”
而我们的婚纱大都是从影楼里租来的,不够干净,也不合体,要别上无数大头针才能看出腰身,而且一看就是好长时间没有拿去干洗了。这样的婚纱只能穿着应付结婚照,万万不可近距离打量的。如果量身订做一款属于自己的婚纱,想想又觉得怪浪费的,花那么昂贵的制衣费做一次性的衣服,是不是太奢侈了?
对于婚戒,我们的态度也是那么矛盾。男友单膝跪地、手捧钻戒求婚是很多女孩一辈子的梦想,我们还想象着当自己老了的时候,把自己的大婚戒当作传家宝传给女儿,那多有纪念意义啊!现在指望男友单膝跪地是不可能的了,再加上清高的我们怕担下物质女孩的恶名,于是梦想中的”传家宝”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虽然一枚小小的钻戒我们也觉得温暖,但不可否认,我们为自己的梦想没有实现而多少觉得遗憾。
我们蔑视一切形式上的东西,那些坚持传统礼仪的同龄人让我们觉得比恐龙还不可理解。我们不要假模假式的订婚礼不要大张旗鼓的花车队,不要千人一面的婚纱照,也不要靠婚礼挣钱让亲友随份子……于是我们的婚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领完结婚证,两家人一起吃顿饭;或旅行度蜜月,省却婚礼仪式;或者干脆什么也没有,直接从同居进入婚姻。
结果呢?我们省略了很多烦琐的礼仪,却也省略了自己的记忆。如果有人问, 成为新娘的那一天,你是怎样度过的?我们搜肠刮肚地想了半天说:和平时的任何一天都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忘了。
忘却了成为新娘那一天的感受,不能不说是女人人生的一个遗憾。一个儿时的朋友经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还没有结婚的我说:“当时我太清高,总觉得一切形式上的事都大俗,所以我没买婚戒、没穿婚纱、 没办事、没度蜜月……直到现在,我对结婚一点记忆都没有,太遗憾了!”说完她自嘲道,“等二婚再说吧。”
我完全可以理解她的感受。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体会到,不管我们曾怎样不以为然,婚礼应该是我们记忆中的一块里程碑。不管它是圆是方,是简单是烦琐,它确实应该是——存在在那里的。
的确,婚礼只是一个形式,而形式的最大功能就是为了让我们刻下记忆。记得一张很有创意的照片:一幅漂亮的剪彩红绸后面的精致盘子里却盛着一只窝头。不管照片怎么滑稽地讽刺了华而不实的仪式,却从此让我们记住了那只本应普通的窝头。
现在回想一下,你记忆里最深刻的东西是什么?操场上锣鼓齐鸣的开学典礼,入队那天郑重其事的宣誓,员工大会上从总经理手里接过优秀员工奖杯并发言……当你处在仪式之中,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哪怕只是一只窝头,此时的景象也够你牢记很多年的。
如果“形式”有它存在的合理之处,不容我们置疑,那么“形式”的形式就可以由我们自己来策划了。谁说婚礼就一定是租个车队包个饭店大宴亲朋,穿着租来的婚纱化着不见真面目的浓妆各桌敬酒?即使是落入俗套的仪式,我们也可以用独特的方式、用自己策划的方式去完成。
其目的只是——表达我们对爱情的尊重,对自己人生的尊重,并让我们记住婚礼的这一天。
编辑:foxt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