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 | 常绿小灌木,高10~30cm,基部常匍匐状横生,暗红色,有纤细的不定根。茎常单一,圆柱形,表面紫褐色,被短腺毛。叶互生,常3~7片集生茎端叶轮生状;椭圆形或卵形,长3~7cm,宽1.5~3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尖锯齿,两面疏生腺点,下面淡红色,中脉有毛;叶柄密被短腺毛。花序近伞形,腋生或顶生; 花萼5裂,有腺点;花冠5裂,白色,有红棕色腺点;雄蕊5,短于花冠裂片,花药背面有腺点。核果球形,熟时红色,有黑色腺点,具宿存花柱和花萼。花期6~9月,果期8~12月。 |
生长地: | 生于林下、谷地、溪旁阴湿处。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
化学成份: | 含紫金牛酚Ⅰ、Ⅱ(ardisinol Ⅰ,Ⅱ),紫金牛素(ardisin)、岩石菜内酯(dergenin)、信筒子醌(embelin)、酸金牛醌(rapanone)及槲皮甙、挥发油等。 |
功能主治: | 化痰止咳,利湿,活血。用于咳嗽、痰中带血、慢性支气管炎、湿热黄疸、跌扑损伤。 |
附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