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药品能治病,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道理。但是对药物的负面影响,即“是药三分毒”,许多人就不熟悉了。 早在18世纪,国外医生用“氯仿”作为全身麻醉药,推动了外科手术的发展。但是病人麻醉以后,经常发生心脏意外事件。开始时,医生们认为是一种巧合,并没有在意。直到1870年,大约是氯仿使用了30多年以后,英国皇家医学会才正式提出报告,阐述了氯仿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和危害性。这时医生们才了解,心肌受到损害的原因,原来是使用氯仿的结果。 1960年,有一种新药“反应停”问世。这种药可以使孕妇的妊娠反应大为减轻,所以“反应停”也确实“火”了一阵子。 但是不久以后,世界许多国家出现了数以千计的“海豹儿”。这些孩子生下来没有手脚,或是肢体奇短,像海豹一样。 经过多年的努力,医学家们终于查出致婴儿畸形的“罪魁祸首”,就是“反应停”。这件事情对全世界的震动极大。不仅是医生,而且普通百姓也开始关心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本身或药物的相互作用,出现了治疗并不需要的有害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并不少见。国外有一项统计,在综合医院里,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3%~5.0%;住院病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高达0.2%~2.9%。有10%~20%的病人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但是问题同样相当严重。 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两种。一种与用药的量多量少有密切关系;另外一种与用量大小关系不密切,而与病人自己的体质有关。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有一位中年病人,过去患有乙肝,这次住院是因为呕血。医生检查后认为病人是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于是立即给他用“垂体后叶素”加入葡萄糖液中点滴,用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病人用药1个小时后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肚脐周围一阵一阵地绞痛,接着腹泻,连续便出稀血水。于是医生将病人的用药量减少了一半,这样,上面的症状就消失了。 这位病人的用药是完全正确的。垂体后叶素虽然有止血作用,但是它也能使病人出现腹痛、腹泻。服用阿托品、颠茄等类药物,病人会出现口干、排尿困难;服用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后,出现腹鸣,大便次数增加;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都属于这一类不良反应。这一类反应虽然常见,但一般后果并不严重。 另外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则要严重得多。 有一位病人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病人过去对磺胺药过敏,作青霉素皮肤试验为阳性。于是医生给他点滴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悉保康”。用药才5分钟,病人就突然出现咽痛难忍、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同时一把鼻涕一把泪。医生发现后立即诊断为急性喉水肿,当即停用“悉保康”,迅速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10分钟后病人转危为安。 这类药物虽然进入身体内很少,但有时甚至在做皮肤试验时,就会产生不良反应。病势急、病情重,其表现也有多种多样,如休克、药物热、各种类型的皮疹(荨麻疹、剥脱性皮炎等)、血液系统病、哮喘发作……常见的有青霉素过敏反应、磺胺类药疹等。 作为普通消费者,当你用药时,要注意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 首先,不要自己乱买药、乱服药; 到医院看病时,要把过去自己用药后发生的异常情况,清清楚楚地告诉医生,提醒医生注意; 如果自己有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严重的皮肤划痕征、哮喘、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等,要主动告诉医生; 有较重的肝肾疾病,虽然与本病的关系不大,也要告诉医生; 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反应,不论轻重都要及时告诉医生,不可麻痹大意。 如果能做到这些,在医生的努力下,大多数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能得到迅速及时的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