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要给医院交诊金,买药要向医院交药费,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让老百姓恨的咬牙切齿的是,本不值那么多钱的药却按翻着番的价格出售,医院和药厂合着伙挣钱,太黑!
近日,国家发改委决定降低24种抗感染类药品零售的价格,并表示,当前药价还没有完全降到合理水平,还要继续降,挤压生产流通领域中不合理的盈利空间。看来吹进医药行业的“降价”朔风大有越刮越烈之势。
立竿见影地平抑了虚高的药价,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对此,老百姓肯定拍手称好,大快人心。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事,又不免生疑:在我们现行的体制下,医院并不是市场化的角色,国家每年给医院的拨款也不过是5%~10%,其余全靠医院自筹。医院从哪里筹?医疗服务的价格国家定死了,价格并不高,挂个专家号也不过10元钱。所以,医院生存就只剩了一条道——卖药挣钱,如果把这惟一的活路越挤越窄,那么医生们不转行、医院不关张才怪呢,百姓的医疗需求还能保证吗?
如果从债权债务角度再来审视,这里正好有个“三角债”的怪圈:医院向患者出售医疗服务,但由于行政干预造成了医疗服务价格低于实际的价值,患者虽付了钱但还是欠着医院的;医院本不该向药厂伸手要回扣,但又迫于生计不能老是赔钱看病,于是只好收下回扣,医院欠了药厂的;药厂要赢利,还要“养”医院,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切的费用只好全从患者兜里掏,药厂又欠了患者的。三方就这样围成了循环的债务链,周流不息转下去。
由此可见,医疗服务价格的行政干预以及推而更广的整个医疗服务的非市场化才是造成三角债的第一推动力。这么个复杂的循环,岂是简简单单地降降药价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