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药物手册 > 药品市场 > 正文 用户登录 注册
2004零售药店大整合
繁体版

     据刚从广州调研回来的张玉宽了解,在广州有60%的零售药店属于亏损经营,因为难以支撑而关闭的药店几乎每天都有。这种日趋惨烈的竞争趋势体现在全国范围,而以广州犹甚。“看来,零售药业的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期。”张玉宽这样认为。

     可以说,医药零售是近年来变化最快的行业之一,曾几何时,药品流通还被指为暴利,也就是三五年的工夫,药品零售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急剧下降,不少连锁药店和社会药房都变成了亏本或者微利经营。

     今年12月31日是医药零售企业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最后期限,根据规定,在最后期限没有通过认证的药店将被取消经营资格,全国药店无一例外。有业内人士指出,GSP门槛将淘汰相当一部分零售药店,即使那些通过GSP认证的药店。GSP改造增加的成本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已使他们喘不过气来,大调整在所难免。

     寻找突破口

     今年年初,德威治大药房的健康大卖场开张,这一大卖场的商品不仅包括药品、保健品,数量更大的还有其它日用品,按照张玉宽的介绍,这是德威治的一次尝试,一次摸索,中国零售药店的未来到底什么样?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是否也像欧美日等国家一样,走过一定时期后也将是连锁综合超市的天下?德威治想先做一做这方面的尝试,如果成功的话,也不见得不是德威治突破现有局面的一个较好途径。

     其实这并不是德威治的首创,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应是“海王星辰”,它第一个打出了“健康美丽药房”的概念,在药店中售卖各种生活用品。同时还在连锁药店中开设专柜售卖护肤品,并为顾客冲洗胶卷。可以说,为在市场上压倒竞争对手,零售药店的争相创新已成潮流,如寻找差异化服务,搞会员制,由药店自己代理部分药品种类,甚至开发自有品牌的常用药等等不一而足。而实力强大的零售商则将GSP认证的大限期看做企业扩充的最好时机,将招募单体药店、跑马圈地作为解决近忧远虑的杀手锏。北京的金象大药房今年3月曾大张旗鼓地召开连锁招募活动,他们打出的旗号是“免收加盟费,赠送万元门店改造费,赠送3万元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免费培训员工”。这种“倒贴式”吸引加盟的做法,目的十分明确,就像金象大药房董事长徐军所说:“多一个金象品牌,我们就少一个竞争对手。”药品零售市场的硝烟浓烈由此可见一斑。

     可以说,从国家取消许可证制,放开药品零售市场开始,我国零售药品市场共经历了两次大的冲击:一是市场进入门槛降低后,药店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旧体制的传统药店感受到自诞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在市场还处于垄断半垄断时期,药店的平均利润高达30%以上,高额的利润使它成为众多资本觊觎的对象,只是由于政策限制资本苦于无法进入。政策放开后,大量资金进入药品零售业,零售药店数量突飞猛进,业态也变得多样化,机制灵活、中间环节少、成本较低的新兴药店抢占了国营老零售商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海王等后来者逐渐成为医药零售领域的大鳄,而一些国字号则因体制、冗员等原因就此一蹶不振,但也有更多的企业在竞争中实施改革、降费增效、创造品牌,并利用原有的优势脱颖而出,如重庆和平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同仁堂连锁药店等等。第二次大的冲击来自平价药店。把平价药店称为一场风暴绝不为过,他们凭着宣称比国家规定的零售价低40%-45%的手法,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不仅改写了药品零售行业的平均利润,也迫使更多的药店加入到价格战中来。

     零售药店激烈的淘汰战伤亡惨重,2002年我国药品流通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百分之一点多,这使得许多药品零售商纷纷考虑寻找出路,2001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药店连锁经营,并以GSP认证为零售药店设置门槛,用行政手段引导零售药店实行连锁形式,实现优胜劣汰。实力较强的企业忙着扩大连锁范围,增加加盟店,实力弱小的企业则急着寻找东家,也成为连锁企业中的一员,一时间连锁仿佛成了所有零售药店生存或发展的最佳方式。

     连锁之病

     对于现今我国零售药店的连锁热潮,张玉宽认为,大多空有一个连锁的名称,比起真正连锁药店需要达到的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他说,有的连锁药店自己原有的药店只有三四家,收编进来的却有上百家,字号或门面可能统一了,可是连锁根本意义上的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等标准能做到吗?这绝对需要打个问号。

     浙江医药企业协会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目前医药连锁店的特点是:拟建的多,建成的少;挂牌的多,运作规范的少;零散、小规模的多,上规模的少;赶时髦的多,实际运作成功的少。
  据统计,现在连锁药店已占到我国药品零售份额的60%强。弹丸之地的深圳,就有海王、一致、中联、万泽、南北、合丹等连锁医药企业30多家。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至今已有连锁医药企业600多家,连锁门店逾1.8万家。数量的扩张在2004年依然延续,并因GSP认证的淘汰在即,步伐空前加快,金象的倒贴招募是其中的典型。

     与连锁药店数量扩张相对比的却是部分连锁药店的经营出现停滞状态。以东北药为例,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东北药仰赖自己的声望,以特许加盟、收购等方式,使自己的连锁店从几十家迅速增加到了120多家,但由于东北大药房对加盟的单体店约束力很小,致使进药渠道和药品零售价格都难以控制,出现了许多管理上的问题,给原本在顾客中很有口碑的东北大药房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据东药宣传部的勾希连透露,东北大药房已经大大减缓扩张步伐,而着重于品牌建设。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负责人这样分析今年医药零售行业的现状与趋势:在GSP认证的大背景下,医药零售企业更加明显地呈现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实力弱小、生存艰难的小药店,在2004年12月31日GSP大限来临之际,这部分药店的命运将取决于自身条件及自己的战略考虑。有的因其店址优越或在顾客中认知度较高等原因受到连锁药店的青睐,最终成为连锁药店吸引加盟的对象。而也有的单体药店则对连锁药店完全缺乏吸引力,他们是注定被淘汰出局的一批。另一部分则是已成为连锁企业的医药公司,药店数量较多,覆盖面较大,声誉较好,资金较强的医药零售商,他们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只是对外急切圈地,还无力顾及内部整合的;另一种已经意识到质量的提高远比数量的扩张重要,对加盟开始持谨慎态度,并致力于企业利润的提高及企业的规范管理。这位负责人认为,在国外医药零售商大批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我国应培育出自己的品牌连锁零售企业,而现在可以说是最关键的时期,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应尽快走出求量不求质的初级阶段,向品牌建设迈进。

     医药零售未来什么样

     据了解,美国的药品连锁十分发达,几家大型医药连锁企业几乎完全占有了全国的医药零售市场,最大的Walgreen年销售额达212.07亿美元,利润7.8亿美元,员工95000人,其它几个较大的零售商年销售额也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而药店里无一例外大部分的经营商品是食品、百货等,从品种上看,药品只占一小部分,但药品的价值占全部商品价值的55%以上。他们兼营的食品、百货品种齐全,琳琅满目。有各种糖果、糕点、化妆品、体育用品、日常生活用品、眼镜、照相器材和胶卷冲扩等。就是这样的庞然大物代表着美国的医药零售行业。那么经过一段时期后我国的医药零售是否也将具有美国现有的轮廓呢?

     张玉宽认为,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法令及行政措施引导医药零售走向连锁形式,但更有许多障碍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最大的问题是我国医药一家的体制。在美国,开处方与药品销售是分开的,顾客获得药品几乎都在零售药店中购得,而我国的药品零售市场销售的药品份额只占整个药品消费量的15%,其余85%在医院。这种现状大大限制了医药零售行业的发展,这成为现今我国相当比例的药店亏损的重要因素。张玉宽说,从今年7月1日开始,顾客在药店购买抗生素必须凭医师处方,我们知道国家采取这一措施意在避免抗生素滥用,但对我们零售药店来说无疑又是一记重拳,它几乎将药店销售抗生素的几率降到最低,将几乎所有抗生素的销售都集中在了医院,而销售抗生素的利润一般占药店整个利润的30%-40%,这一法令的真正实施对我国医药零售业来说又是一道坎儿。另一个障碍是我国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药店开店需要通过地方药监局、工商部门等政府机构的批准,有的地方为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对外地药店进入人为设阻,这也大大掣肘了医药零售的跨地区经营,影响连锁药店的全国性布局。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我国物流行业的落后、医保制度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药零售连锁业步履迟缓,连锁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大批量采购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价格竞争优势。只有统一配送才能规模采购,才能形成竞争成本、价格优势,一个零售药店如果一些品种经常断货,意味着消费者可能会永远改换购买时选择进入的零售药店。然而我国落后的物流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药品连锁配送的瓶颈;而医保定点药店则在部分城市还未铺开,在北京2001年首批了64家医保定点药店,直到今日还是64家,并且由于相关制度未明确,基本不具备可操作性,这也是我国医药零售市场做不大的重要原因。这位人士说,要想向真正的连锁迈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不可否认的是,医药零售行业却是我国近年来面貌改变最大、市场化过程最激烈的行业。2004年,随着GSP认证最后期限的来临,我国的医药零售业将迎来转折点。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2004年世界保健药品包装需求可达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