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书籍 > 基础学科 >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幽门螺杆菌研究的若干进展
http://www.piccc.com  2005-3-1 23:25:36 杨华]  【字体:

幽门螺杆菌研究的若干进展

  Warren与Marshall 1983年成功地培养出了Hp后,世界各国学者对Hp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的诊断、治疗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有关进展简略综述如下。

  1 Hp的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特征

  Hp是一种革兰阴性弧形或S形杆菌,过去称为幽门弯曲杆菌,由于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现改称为幽门螺杆菌。在普通伊红和苏木精染色切片中看不清楚,在Warthin-starry银染下,胃粘膜细胞的胞浆呈橙黄色,胞核呈紫色,Hp极易识别。Hp有1-2个微小弯曲,宽约0.5μm,长约2μm。电镜下,菌体光滑,有4-6根带鞘的单极或双极鞭毛。由于具有鞭毛和螺旋体型,使其钻透粘液层而靠近粘膜。Hp分布在胃粘膜上皮的细胞间沟里,附着在微绒毛上及游动在深层的碱性粘液中。胃窦部最多见,其次是胃体部,也可见于食管和肠的胃腺化生上皮中,而未见其它组织生长。

  Hp的感染途径是通过密切接触方式传播。人类对Hp普遍易感,可达46.5%,随着年龄增大,Hp感染率也相应增高。不同种族,Hp的流行情况也有所不同,希腊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中有较高的检出率,英国的撤克逊人和墨西哥人中的检出率较低。黑人患者的阳性率高于白人患者,年龄和性别间无明显差别。

  2 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粘膜中检出率远远高于正常者。其中最高的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80%~100%,其次为慢性胃炎,为70%~90%,胃溃疡,57%~85%,以及残胃炎,十二指肠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症,碱性反流性胃炎等。目前已有充分的证据揭示Hp与胃腺癌有关联,药物预防高危人群可有效地降低胃腺癌的危险性。

  Hp感染与胃炎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有关。感染程度愈重,炎症改变愈明显,炎症愈明显,Hp检出率愈高。Hp感染与溃疡病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特别是Hp的存在对溃疡的复发影响极大。一组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分别用具有杀灭Hp的三钾二橼铬合铋和对Hp无作用的甲氰咪胍,Hp的清除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1年后的复发率前者为40.7%,后者为78.0%,表明Hp的存在是溃疡复发的重要因素。Hp与其它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目前虽没有完全明确,但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症、十二指肠炎、碱性反流性胃炎中阳性检出率常常高于正常,且症状随着使用Hp杀死剂而明显减轻,说明Hp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

  3 的可能致病作用机制

  3.1 机械作用

  Hp位于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能在粘液中快速游动,对粘膜上皮产生机械刺激作用,使粘膜屏障作用减弱,以利致病因子的损害。

  3.2生化作用

  Hp有较强的尿素酶、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水解酶。尿素酶可使胃粘膜上皮细胞产生跨膜氨递度,破坏胃粘膜的屏障作用。Hp还影响胃粘膜的疏水性,降低其抗酸作用。

3.3 免疫作用

  研究最多的Hp特异性IgG抗体的产生、检测及意义。其它还有细胞毒性因子,常见的有:①血凝素又称移生因子抗原,为环绕在Hp表面的柔韧纤维结构,其本质为一种唾液糖蛋白,可粘附于上皮细胞表面,促进宿生移生。②空泡形成因子,为一种蛋白质,能引起哺乳动物的空泡变性。③Hp脂多糖中含有脂质A,与内毒素活性有关。这些因子可以导致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损害。

  3.4 促胃酸分泌作用

  Hp能促胃酸分泌增加,加重胃粘膜的损伤。

  4 Hp的诊断

  4.1 组织学检查

  包括直接涂片和细菌培养。前者为活体胃组织直接涂片,经Gram染色、三荣红染色或W-S银染,Giemsa染色后镜检。其中W-S银染下最易识别,此法准确性高但效率较低。

  4.2 免疫学检查

  Hp感染后能使宿主产生相应的IgG、IgA等抗体,随着Hp的消失,抗体效价也逐渐下降。用Elisa法可测得这种抗体,敏感性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近年有学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p,阳性率高;以及抗Hp尿素酶抗体的测定,也已开始用于临床。

  4.3 快速检测法

  也是利用Hp尿素酶的活性,用特别的含有尿素和Hp指示剂的试剂合来检测Hp的生长情况,3min即可有结果,并可半定量。

  4.4 13C标记的尿素呼吸试验

  利用Hp的尿素酶能分解尿素的特点,口服13C标记的尿素液体后,其分解产物13CO2从患者呼气中排出,用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得13CO2/12CO2的比值,由此了解Hp的生长情况。

  4.5 PCR技术定量检测Hp

  用PCR方法测定Hp的DNA碱基序列,特异地扩增测定Hp的菌数。

  5 抗Hp治疗

  目前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Hp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关药物的研究非常活跃,取得了许多进展。现临床研究得较多的有抗菌素类,如痢特灵、黄连素、灭滴灵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氟呱酸,其它还有小诺霉素四环素等。但抗菌素除了杀死Hp以外,对胃粘膜无其它作用。

  近年已取得显著效果的另一类药物是胶体铋,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疗效确切,复发率较低,优于其它疗法。该药既有杀灭Hp的作用,又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同时,还有不少资料表明,胶体铋与抗菌素或H2受体拮抗剂联用,效果更好,从而使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痊愈率明显提高,为本类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杨华

湖北省长阳县人民医院(443500)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收藏此文】【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2.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研究-<BR>-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下一编: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