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书籍 > 内科学 > 精神病学
第十章 神经症-
-第一节 神经衰弱
http://www.piccc.com  2005-3-1 23:21:10 ]  【字体:

第十章 神经症

  神经症(Neurosis)俗称神经官能症。《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Ⅱ)中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一组轻度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性不适增加。体查无器质性基础。自知力良好,无精神病性症状。病前有一定素质与人格基础,起病与工作学习负担过重或与精神应激因素有关,但精神就激因素没有在心因性精神障碍中那样严重,病程迁延,病程不足3个月者诊断为神经性反应。”由于各国学者理解神经症病因学观点不一致,多年来对本症的命名、概念、分类等争议较多。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精神病分类中删除了神经症。我国学者仍认为神经症是一客观存在的临床实体,在CCMD-Ⅱ中将神经症分为八个亚型:焦虑症癔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疑病症强迫症及其它神经症。其共同点是①起病常与素质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②病前多有某种性格特征;③临床相呈现出精神和躯体方面的多种症状,但无相应的器质性基础;④除部分癔症患者外,一般意识清楚,与现实接触良好,人格完整,无严重的行为紊乱;⑤病程较长,自知力完整,要求治疗

  神经症是常见病,患病率相当高。WHO根据各国和调查资料推算:人口中的5%~8%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是重性精神病的5倍。西方国家的患病率100‰~200‰,我国为13‰~22‰。神经症也是门诊中最常见疾病之一。

第一节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劳,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一种神经症。

  神经衰弱一词最先由美国医生(Beard 1868)提出,近年来又在分类中取消这一名词。在我国和国际疾病分类中均保留神经衰弱这一诊断。目前,国际上有把神经衰弱的症状局限于容易疲劳为主要表现的倾向。

  青壮年期发病较多,脑力工作者较常见。占门诊就诊神经症患者的半数以上。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精神因素是诱发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凡能引起神经活动过度紧张并伴有不良情绪的情况都可能是神经衰弱的致病因素。如亲人死亡、家庭不眭、事业失败、人际关系紧张、生活节律颠倒及长期心理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均可能诱发本症。

  二、性格特征:敏感、多疑、胆怯、主观、自制力差。性格特征明显者可因一般性精神刺激而发病;性格特征不显者则须较强烈或较持久的精神刺激之后才发病。

  三、躯体因素:各种躯体疾病或能削弱躯体功能和的各种因素,均能助长本症的发生。

  发病机理尚未阐明,巴甫洛夫学派认为:在性格特征或躯体因素基础上,精神因素使可枢神经系统功能长期过度紧张,导致内抑制功能活动削弱和兴奋相对亢进,从而出现即易兴奋,也易疲劳状态,也削弱了对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而出现各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临床表现]

  一、衰弱症状:包括脑力与体力均易疲劳。表现为精神萎糜、疲乏无力、困倦思睡、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近事遗忘、工作不持久、效率下降、但智力正常,意志薄弱,缺乏信心和勇气,容易悲观失望。

  二、情绪症状:情绪容易兴奋可因小事而烦躁、忧伤、吻激惹或焦急苦恼,事后又懊丧不已。一般早晨情绪较好,晚上差。

  三、兴奋症状:精神容易兴奋可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控制不信但无言语和运动增多。此外,感官与内脏感受器感受性明显增强,如对声、光敏感、手指、眼脸与舌尖震颤动,皮肤及膝腱反射增强等。

  四、紧张性头痛或肢体肌肉酸痛,时轻时重。

  五、睡眠障碍:睡眠节律失调,夜晚入睡困难睡眠浮浅、多恶梦、易早睡、醒后感到不解乏,头脑不清醒。有时表现为日间昏昏欲睡,傍晚反而精神振作等睡眠觉醒李律变化。

  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主要表现在①心血管系统:如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四肢发凉、皮肤划痕症、血压偏高或偏低等。②胃肠道症状: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便秘腹泻等。③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尿频遗精、阳萎、早泄月经不调等。

  [病程与预后]

  起病多缓慢,病程可迁延数年,症状呈波动性,时轻轩重。预后一般良好,适当治疗能够恢复。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一、主诉多而体征少,症状表现以易兴奋、易疲劳为主。

  二、起病与精神因素或某些躯体因素有关。

  三、病程迁延,症状波动;病程不足3个月时可先诊断为神经衰弱状态。

  四、自知力良好,要求治疗。

  五、排除其它病因引起的神经衰弱样表现,应予以鉴别的有:(一)神经衰弱综合征:由脑部疾患(如脑外伤遗症、脑膜瘤、脑血管硬化症、脑变性疾病等)或躯体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溃疡病、高血压、结核言不由衷等)引起的神经衰弱症状,通常称神经衰弱综合征,应通过详询病史,病程经过、身体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加以排除。

  (二)焦虑症和轻抑郁症:神经衰弱症患者常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而产生顾虑重重,恐惧不安、焦虑情绪、悲观失望、疑病观念,甚至呈轻抑郁状态。焦虑症是以突然出现的,对未来的莫明恐慌惧为特点,没有明确的对象与内容,并呈发作性。轻抑郁症虽也有躯体症状,但以情绪消极悲观、兴趣索然、思维迟钝、主动性减退及性格改变症状较突出。

  (三)精神分裂症:特别是单纯型的早期,常以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出现,但其行为退缩、生活懒散、缺乏主动性、自知力不良、不要求治疗等可作鉴别。随访病情演变过程才能作出最后诊断。

  [治疗]

  原则上以精神治疗为主,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加强身体锻炼、调整生活规律也有重要意义。

  一、精神治疗:在认真听取患者的陈述和详细查体之后,要其它治疗的配全下,向患者讲解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演变规律、防治措施,使患者认识到疾病的本质,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坚持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稳定性。

  二、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对焦虑症状和兴奋、易激惹者可先用安定、佳静安定、舒乐安定失眠严重者可予以氟安定,氯羟安定、三唑仑或催眠药;抑郁症状可选用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亦可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中药方剂或中成药治疗。

  三、胰岛素低血糖治疗:只适用于个别体质虚弱、焦虑不安、食欲减退与消瘦的患者。

  四、物理治疗:温泉疗法、水疗,头部共鸣火花、电兴奋、直流电离导入等。

  [病例]

  男,22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一年前常因担心能否考取大学而哭泣,伴有失眠、头昏脑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入大学后症状有增力无减,上课时开始15分钟内尚能专心听课,之后疲劳倦怠、思睡、精神萎缩、头脑昏沉感,以致听课收效甚少。在宿舍中怕声音与光亮,常因小事控制不住与人发生争执,但事后又懊悔或道歉。入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多恶梦。求治心切,四处求医,各种贵重药宁可自费也要一试。平时好静,喜文学,多思虑,遇事敏感等。即往健康。父为教师,年青时有类似表现。

  查体:身体与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患者不厌其烦、反复诉说各种躯体不适感,惟恐患有重症,迫切求治。未发现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适切。

  诊断:神经衰弱。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收藏此文】【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第二节 癔 症
下一编:第四节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