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书籍 > 其它科目 > 物理诊断学
第十七章 内镜检查-
-第一节 纤维内镜的原理性能及类型
http://www.piccc.com  2005-3-1 22:58:00 ]  【字体:

第十七章 内镜检查

  内镜(endoscope)是从人体天然的开口部位(口腔、肛门、鼻腔)或切口部位(腹腔、胆道)插入,用以窥视人体内部的一类仪器。

  内镜问世已100多年,经历了硬管、半可屈式、纤维光束及电子摄像内镜的几个阶段,近20年进展迅速,在诊断及治疗上有了突出成就。自1957年美国Hirschowitz创始第一台纤维光束胃镜以来,经过多次改进、创新,已研制成多种类型内镜供临床使用,成为性能良好,便于操作,易被受检者接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我国内镜起步较晚,1973年成功研制了第一台国产纤维胃镜,很快在全国推广应用,现已能生产不同类型的内镜。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并能发现较早期肿瘤,同时开展内镜下治疗技术,使内镜由诊断过渡到治疗领域,避免了麻醉、手术的痛苦。如过去需经剖腹手术切除胃肠道息肉,现可通过高频电凝切除,即快速、又安全;硬化剂防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乳头切开取石及碎石;对梗塞性黄疸可经内镜置管作胆汁内引流或经鼻胆汁外引流术,对食管、胆管狭窄行气囊扩张术;胃内异物的取出等。近年在腹腔镜下作胆囊及阑尾切除术已获成功。超声波诊断技术与内镜应用相结合,已研制成功超声内镜,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

  临床常见的内镜有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胆道镜、支气管镜膀胱镜等。此外,还有腹腔镜、子宫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等。目前又研制了不用光学纤维的电子摄像内镜,避免光学纤维折断、老化等影响成像的缺点。

第一节 纤维内镜的原理性能及类型

  一、原理

  1.纤维光学原理当把玻璃材料加热拉成直径为几十微米或十几微米以下的细长纤维丝时,它就变得较为柔软,可以任意弯曲,光线进入玻璃纤维后,经折射到达其内表面,如此反复地折射,光就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当玻璃丝弯曲时,反射角相应地变化,光线就随柔软的纤维而弯曲,这样就能利用自由弯曲的玻璃纤维,从任何位置上看到任何方向射来的物体反光。(图17-1-1)

  2.玻璃纤维导像原理将几万个玻璃纤维丝按顺序平行地排列起来,两端扎紧固定,构成一根反光束。一幅图像是由几万个光点组成的,如果玻璃纤维丝排列很好,一侧的图像与另一侧之成像就完全相同,通过这样的纤维束丝,光学图像就能不失真地从一端传至另一端。见(图17-1-2)

  3.光学系统原理将玻璃纤维导光束装置上直角屋脊梭镜,成像物镜或目镜即构成纤维内镜的光学系统。外界的成像光线通过以上各部分的一系列光学反射,在目镜上可看到清晰的物体像。

  二、性能

  纤维内镜具有许多附件和某些必需的机械装置,以提高其性能。如目镜可以进行屈光调节,使视野清晰;镜头的方向可以向上、下、左、右地随意调节,以扩大视野范围,基本上消除了盲区;有送气送水孔,可以给气给水;通过吸引孔可以吸取腔内液体或气体,使视野更清晰;还可以进行活检及照像。采用冷光源照明,对粘膜不致引起烧伤。纤维内镜图像真实而清晰,细小病灶也能被发现,且病人痛苦小较安全,是目前诊断胃肠等疾患的重要器械之一。

图17-1-1 玻璃纤维的闪光反射原理

图17-1-2 导象束传象的原理

  三、纤维胃镜类型

  1.直视式镜头的观察窗位于前方,可取得与内镜曲线一致的视野,能满意地观察食管病变,也可检查胃、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上段,但对胃角切迹和小弯侧病变不如侧视式镜清楚。

  2.侧视式在内镜前端的侧面装有镜片影像经三棱镜成直角反射后进行观察的一种镜子。对观察胃窦、胃角和胃体小弯的病变清楚,也可以观察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上段的病变,但在通过食管时不能看到前方的管腔。

  3.斜视式是综合直视、侧视镜两者优点而制成,镜前端成30°斜面,能较满意地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对胃窦及胃角观察也较满意。

  4.视野可变式为获得广阔的视野,通过转换旋钮的操作,使接物镜的棱镜旋转,观察到直视和侧视的两种视野互相交换的一种类型镜子。容易检查食管、胃与十二指肠。其缺点是没有活检装置。

  此外还根据临床需要,特别研制专用内镜,如治疗用纤维内镜,可以放入电路装置或息肉节除圈套器等,治疗消化道出血或息肉等;放大内镜可观察细微结构,能直接诊断和鉴别病变性质;超声内镜对深部脏器病变的诊断成为可能,特别对胰腺疾患的诊断水平有所提高;电子内镜不需要纤维光束,是新一代的内镜。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收藏此文】【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第二节 纤维胃镜检查
下一编:第九节 肺显像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