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1月1日开始,洋药商将以合资的形式在我国开办洋药店。届时,我国将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即允许外商在中国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零售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业内人士认为,洋药店在我我登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方面,它为我国的医药零售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使我们能开阔眼界,从而整体推动医药零售业上一个新台阶;它将使医药零售市场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它也将使患者选择药品有了更多的余地,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但是另一方面,洋药店的进入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是洋药店的最大优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统一进货、统一配送,不仅进货渠道专一,保证药品质量,而且由一套人马管很多药店,大大压缩了流通环节的成本,使我们难以匹敌;二是入世后,政府对国产药品的保护政策将逐渐减弱;特别是随着关税壁垒的取消,洋药品的价格将更为便宜,而其质量又优于国产药品,相当一部分老百姓将走入洋药店;三是洋药店按规定均配有执业药师,随时为顾客提供咨询服务,增强了放心感,我们则一时难以做到。由此可见,挑战不容回避。 与洋药店相比,国内连销药店存在以下几个薄弱环节: 一是管理滞后。连锁经营流通体系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综合的庞大管理系统,客观条件要求必须运用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协调系统内各方面的关系,如果不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或管理方法不得当,采取主观随意性的管理,将极大地影响管理效益,连锁经营实行的是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但是国内连锁经营并未完全采用统一的标准管理,很多单位把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演绎为专制式的行政管理,管理上带有相当的主观随意性。 二是布局不合理。连锁经营具有扩张快的优势,但其效益并非轻易能够实现,应具备特殊的条件。如果以直营连销方式发展,医药企业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否则欲速则不达,快速扩张就成为一句空话;如果以特许连锁方式发展,就应拥有独具特色的、高效的产品和管理方式,并且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但现在有的连锁店在直营连锁上缺乏雄厚的资金,难以实现快速发展的目的;在门店网点布局上存在不足和不尽合理,造成连锁总店因门店的扩张而顾此失彼,无所适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总店与门店在供给与需求上的矛盾,长期下去会严重削弱这种合作关系。 三是连锁难以“统一”。随着连锁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的连锁已成现实。但是,由于各地消费习惯、生活水平不尽相同,所以会出现消费需求甚至价格上的差异,而连锁的特征要求对各分店实行“统一”,这样,总部客观上对门店的要求难以完全适合每个连锁店,从而影响连锁店的效益。 四是内耗导致效益下降。连锁经营压缩了流通环节,可获取规模效益。但是,连锁店往往追求薄利多销,不受宏观调控的保健品、滋补品等的价格常常比其他药店低廉,因此使连锁经营很难获取高毛利率差价。另外,各门店为追求低价互相攀比,竞相压价,导致效益下降。连锁经营的低成本是规模经营的结果,为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企业却极易陷入盲目扩张的误区。 目前,包括世界排名前15位的跨国医药集团在内的众多国际医药企业已经登陆我国,面对国外药品,特别是一些制剂品种的低价销售,更增加了国内医药产品的销售难度。在这种市场状况下,药品现代化正成为药品企业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法宝。医药产业的竞争将向“大集团、大品种、大市场”战略方向靠拢。 那么,如何应对洋药店带来的冲击波呢?有关专家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连锁药店应避免“同室操戈”。随着国家放宽了市场准入限制,允许业内外资金介入药品零售、药店连锁,提倡采用连锁经营模式,更有药品零售市场至少20%至40%的丰厚毛利的磁力吸引,使许多企业大步流星迈上医药连锁经营的不归路,难免发生阻塞现象,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价格之争。哈尔滨市最大连销药店同泰医药连锁店,因顶不住价格战,去年上半年被迫关闭了十多家分店。在这方面,国内医药工业企业有着沉痛的教训,如青霉素就打过三次价格大战,结果导致国内青霉素价格全面下降,11家生产企业有7家停产;维生素C同样也曾打过价格大战,结果造成出口受阻,国内生产企业举步维艰。为此,在洋药店即将“渗透”我国之际,国内药品连锁经营企业应引以为戒,做到“眼睛一致对外”,避免“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同室操戈”有可能造成“自己人”打败“自己人”。 ——大力提高人才素质。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最终的目标是抢占人才市场。而我国药店人才结构普遍不尽如人意。在全国12万家药品零售商店里仅有2万多名执业药师,相比之下,洋药店均有药师驻店,指导消费者正确用药。为此,加强培训人才是连锁药店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关专家认为,培训很重要,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其中包括通过培训接受来自国外、港台同行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 ——提高连锁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连锁药店是在原有独立药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管理机制上尚未真正摆脱原有陈旧、落后的模式,各自为政的痕迹并未完全消除,当总店与各连锁分店在利益上发生分歧时,往往难以真正做到统一。其原因是经营管理者与企业没有形成资产、利益共同体,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多元化体制,从根本上解决连锁管理机制陈旧和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 ——扩大连锁经营的规模。目前,我国连锁药品门店数量相对较少,只占药店总数的4.2%;而且连锁规模都较小,以上海为例,在现有的1440家药品零售企业中,已经连锁的有28家,共有门店902家。从其规模来看,规模最大的上海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门店也仅有84家。国外大型连锁药店数量一般都超过1000家,其规模大,成本低,加上先进的营销方式和管理模式,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远高于我国。 据了解,在2000年我国连锁业百强企业中,医药连锁只占3家,销售额仅占1.4%,而美国10家大的连锁药店占据药品零售市场的50%份额。又如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型连锁起市美国沃尔玛,1998年的处方药销售额是55亿美元。其全球采购系统比美国通用公司数据库的还要大,每个店的品种最少1万种。而据了解,国内最大的连锁药店——重庆和平大药房去年的销售额也只有4.6亿元人民币。因此,国内连锁药店应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利用现有的条件,走低成本、集约化发展之路,逐步完善配送体系,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樊篱。跨省市进行药品连锁经营是加快发展药品连锁业的一种重要措施,国家鼓励跨省市药品连锁,但是部分地区对跨地域开办药品连锁经营却明令禁止,有的以“换证期间不予受理”、“垂直管理未到位、不予办理”、“本地区未开始对外地申请的受理,不予办理”等为由拒绝受理。而有的地区为“抵御”外来“势力”,采取暗地的保护措施。有的是省推市、市推省,相互推诿,无人受理;有的是嘴上答应得好,对申请人却一拖再拖,采取对付的办法;有的要么限制数量,要么收取费用,设置障碍;有的是在地区内先搞表面连锁,抬高自身价格,伺机以高价吓走外来者。这种地方保护主义有碍药品连锁经营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对此应进行必要的干预,以有助于有实力的药品连锁经营企业建立辐射全国的药品连锁经营网络。 据悉,为了应对洋药店的冲击波,“十五”期间,国家将大力发展药品连锁经营,其中将建立10个在国内外知名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分店达1000个以上;建立一批区域性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100个以上。建立40个左右面向全国医药市场、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左右的大型医药流通集团,以解决药品连锁企业商品配送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