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然疗法 > 自然疗法指南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耳压疗法
[ 文章来源:INTERNET 编辑:admin ] 【字体: 】【打印】【关闭
  分类名称:耳压疗法


操作方法

        在耳壳上按压的治疗方法,称为耳压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十二经络都与耳部有直接联系。因此,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耳壳的相应区域便出现一定的反应点。耳压疗法就是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按压,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法具有适应证广,奏效迅速,副作用少等特点。
耳针手法被耳针界高度重视,视为“提高疗效”的“三要素”之一。耳压疗法也要讲究手法,也存在着“得气”和“气至病所”的问题。临证时,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病症,按虚、实、寒、热对各耳穴施术,都会达到“得气”和“气至病所”的。
    一般地说,虚证、老、弱、孕妇、儿童常用点压法或轻揉按摩法,实证、年轻力壮者常施以直压或对压法。需补的耳穴用点压法或轻揉按摩法,应泻的耳穴用直压或对压法。
    耳穴的位置见图141。
    1.对压法:术者用食、拇指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对压迫贴于耳穴上的丸,至患者出现沉、重、胀、痛感。此时,术者的食、拇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作圆形移动,寻找痛、胀较明显的位置。一旦找到“敏感点”,则持续压迫20-30秒钟。也可在耳廓前面和背面相对贴压2个丸进行对压,其刺激量则更大。将全部耳穴如法对压完毕后,嘱患者照此压法,每天行按压3-5次。本法属泻法,是一种强制刺激手法。对于实证、年轻力壮者,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及急性炎症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
    2. 直压法:术者以指尖垂直按压穴丸,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技压,每穴压4-6次。施术完毕,嘱患者如法每天按压3-5次,此法的刺激强度弱于对压法,仍属泻法,也是一种强刺激手法。其适应证同对压法。有些耳穴难以用对压法,如下脚端(即交感)、艇角(前列腺)、大肠等穴,用泻法时,多用直压法。耳甲腔、耳甲艇的穴位也常用直压法。
    3.点压法:术者用指尖一压一松,间断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本法不宜用力过重,以患者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视其体质、病症和术者要求,每穴每次可点压27下。本法属补法,是一种弱刺激手法,适用于各种虚证、慢性病,如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头昏等。
    4.轻揉按摩法:用指腹轻轻将压贴的穴丸压实(贴牢,不宜损伤皮肤为原则),然后顺时针方向带动穴丸皮肤旋转,以病人有胀、酸、痛或轻微刺痛为度。一般每穴轻擦按摩27次。此法属于补法,具有补虚的作用。适用于久病体弱,年老体衰及耳穴过敏者。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1.防止胶布潮湿,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在,以免引起皮肤炎症。
    2.夏季汗多,宜勤换;冬季冻疮及耳廓炎症者不宜贴敷。对胶布过敏者忌用。
    3.定时按压比不定时按压效果好,耳压后有酸、麻、胀、痛、灼热感者效果好。
    4.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者按压宜轻,急性疼痛直重手法,强刺激,一般患者宜中度刺激,孕妇可用轻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5.对扭伤和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压耳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以增强疗效。如肩周炎,耳压时可活动肩关节。
    6.根据不同病种采用相应的体位。如胆石症取有侧卧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结石取病侧在上方的侧卧位等。
    7.对有些疾病在治疗中急性发作问题,如胆石症、泌尿系结石产生的绞痛,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等……,要有应急措施。
    8.配合药物及其它疗法问题,应慎重,以免治疗重叠,产生桔抗作用。
    9.治疗期间不要服镇静药物。
    10.复诊治疗前取掉粘有压丸的胶布,清洗耳廓,局部肿胀或表皮溃烂者涂擦紫药水,已感染者及时对症处理。 
 ※ 相关疗法名称 ※
·近视眼
·先天性色觉障碍
·急性结膜炎
·声带麻痹
·麦粒肿
·牙痛
·咽痛
·耳鸣
·眩晕
·鼻出血
·中耳炎
·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
·小儿蛔虫症
·急性热病
·痤疮
·月经不调
·白癜风
·代替麻醉剂做胃镜检查
·竞技综合征
·术后切口痛
·急性腰扭伤
·坐骨神经痛
·截瘫后小腹剧烈抽痛
·胸锁乳突肌扭伤
·腰痛
·肩关节周围炎
·颈椎病
·落枕
·功能性尿潴留
·痔瘘术后疼痛和尿潴留
·慢性阑尾炎
·尿道结石
·痔疮
·胆石症
·胆绞痛
·戒酒
·癔病
·流行性腮腺炎
·戒烟
·痢疾
·癫痫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脑震荡后遗症
·肋间神经痛
·神经衰弱
·甲状腺机能亢进
·头痛
·单纯性肥胖症
·三叉神经痛
·失眠
·高脂血症
·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症
·室性早搏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结性早搏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早搏
·冠心病
·阵发性心动过速
·高血压
·呃逆
·胃脘痛
·呕吐
·支气管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胃炎
·腹痛
·便秘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脑性瘫痪
·乳腺增生病
·婴幼儿腹泻
·遗尿
·儿童多动症
·胎位不正
·痛经
·功能性子宫出血
·荨麻疹
·带状疱疹
·扁平疣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