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图经》 >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茵陈蒿

茵陈蒿(图缺),生泰山及丘陵坡岸上,今近道皆有之,而不及泰山者佳。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叶紧细,无花实,秋后叶枯,茎秆经冬不死。至春更因旧苗而生新叶,故名茵陈蒿。五月、七月采茎叶,阴干,今谓之山茵陈。江宁府又有一种茵陈,叶大根粗,黄白色,至夏有花实。阶州有一种名白蒿,亦似青蒿,而背白,本土皆通入药用之。今南方医人用山茵陈,乃有数种。或着其说云∶山茵陈,京下及北地用者,如艾蒿,叶细而背白,其气亦如艾,味苦,干则色黑。江南所用,茎叶都似家茵陈而大,高三、四尺,气极芬香,味甘、辛,俗又名龙脑薄荷。吴中所用,乃石香 也。叶至细,色黄,味辛,甚香烈,性温。误作解脾药服之,大令人烦。以本草论之,但有茵陈蒿,而无山茵陈。本草注云∶茵陈蒿叶似蓬蒿而紧细。今京下北地用为山茵陈者是也。大体世方用山茵陈,疗脑痛,解伤寒发汗,行肢节滞气,化痰利膈,治劳倦最要。详《本草正经》惟疗黄胆,利小便,与世方都不应。今试取京下所用山茵陈,为解肌发汗药,灼然少效。江南山茵陈,疗伤寒脑痛绝胜。此见诸医议论,谓家茵陈亦能解肌,下膈,去胸中烦。方家少用,但可研作饮服之。本草所无,自出俗方。

茵陈蒿复当别是一物,主疗自异,不得为山茵陈。此说亦未可据。但以功较之,则江南者为胜;以经言之,则非本草所出。医方所用,且可计较功效,本草之义,更当考论尔。

 

     《本草图经》 中的相关章节:
     ……
      青黛,文具蓝实条下。
      景天
      天名精
      蒲黄
      香蒲(图缺),文具蒲黄条下。
      茵陈蒿(当前页)
      决明子
      
      蘼芜,文具芎 条下。
      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