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 杂症大小合参卷五

方脉泄泻合参

凡泄泻水,腹不痛者是湿,宜燥渗之。饮食入胃不住,或完谷不化者是气虚,宜温补之。腹涌肠鸣泻水,痛一阵,泻一阵是火,宜清利之。时泻时止,或多或少是痰积,宜豁之。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是食积,宜消之。实者,宜下之。如脾泻已久,大肠不禁者,宜涩之。下陷者,宜升提之。

河间曰∶泻而水谷变色者为热,不变色而澄澈清冷者为寒。若肛门燥涩,小便黄赤,水谷虽不变,犹为热也。此由火性急速,食下即出,无容克化,所谓邪热不杀谷也。然泄泻之症,虽分湿火寒虚痰食六者之殊,必以渗湿燥脾为主,湿则导之,火则清之,寒则温之,虚则补之,痰则豁之,食则消之,是其治也。虽然六症既明,三虚不可不察,脾虚、肾虚、肝虚是也。脾虚者,饮食所伤也。肾虚者,色欲所伤也。肝虚者,忿怒所伤也。饮食伤脾,不能运化;色欲伤肾,不能闭藏;忿怒伤肝,木邪克土,皆令泄泻。然肾泄、肝泄,间必有之,而脾泄恒多,盖人终日饮食,必有所伤,便致泄泻。

又尝论之,泄泻痢疟,同乎一源,多由暑月脾胃气虚,饮食伤积所致,饮食才伤便作,则为泄泻为轻;饮食停积既久,则为疟痢为重。而疟与痢,又有分别,饮食为痰,充乎胸胁则为疟疾,饮食为积,胶乎肠胃,则为痢疾,故有无痰不成疟,无积不成痢之论也。

人之一身,脾胃为主,胃司纳受,脾司运化,然胃阳主气,脾阴主血,奈世之治脾胃者,不分阴阳气血,概用辛温燥热助火消阴之剂,遂使肾火益旺,脾阴愈伤,清纯冲和之气,变为燥热,胃脘干枯,大肠涩结,脾脏渐绝而死。独不思土虽恶湿,然亦必赖湿润,乃得化生万物,岂可徒知偏用辛热之剂乎?况肾脾窍于二阴,若肾气衰弱,则不能蒸腐水谷,世人但见泄物,概用参术补之,殊不知参术乃补脾胃中州阳气之药,不能补至阴闭藏主蛰之司也。胃属土而肾属水,肾泻而用补脾,则土愈胜,而水愈亏,一阳之火,若无二阴敛纳,何能处于釜底而为蒸腐五谷之具耶!

胃之上口为贲门,水谷于此而入。胃下口为幽门,水谷之滓秽,自此入于小肠,小肠十六折,水谷赖以缓行,阑门为小肠下口,水谷自此泌别,分秽为浊入大肠,分水为清入膀胱。如水谷不分,清浊不别,则皆入大肠,而成泄泻,此其由也。然有火湿暑风痰寒食积八症之殊,有肝虚、脾虚、肾虚三虚之别。若食入口即下,此为直肠泄难治,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不及一时,死。下则泄泻不止,上则吐痰不已,为上下俱脱,死。泻久而脉洪大急数,皆难治。六脏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甚者,手足不仁,为难治。

脏腑泻利,其证多端,东垣先生制《脾胃论》一篇,专以补中益气汤,升提清气为主,但未及乎肾泄也。故仲景云∶下利水止,医以理中汤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当以理下焦法则愈矣。赵以德云∶泄泻之病,其类多端,得于六淫五邪饮食所伤之外,复有杂合之邪,似难执法而治。先师治气,暴脱而虚,顿泻不知人,口眼俱闭,呼吸甚微,几欲绝者,急灸气海,饮人参膏十余斤而愈。治积痰在肺,致其所合大肠之气不固者,涌出上焦之痰,则肺气下降,而大肠之虚自复矣。治忧思太过,脾气结而不能升举,陷入下焦,而成泄泻者,开其郁结,补其脾胃,使谷气升发也。治阴虚而肾不能司禁固之权者,峻补其肾,而闭藏之司得职也。

肾泻看,五更时泻也。肾者,胃之关也。前阴利水,后阴利谷,肾属水,水旺于子,肾之阳虚,不能健闭,故将交阳分则泻也。脾泻者,脾之清阳下陷,不能运化阑门,元气不足,不能分别水谷,不痛而泻也。两症皆出于肾,命火衰,不能上生脾土,故杨仁斋曰∶肾命之气,交通水谷,自然克化,肾司开阖,又曰∶肾开窍于二阴,可见不但仅主小便,而大便之能开能闭者,肾操权也。肾既虚衰,则命门之火熄矣。火熄则水独治,故令水泻不止,其泻每在五更,天将明也。盖肾属水,其位在北,于时为亥子。正当亥子水旺之秋,故特甚也。惟八味丸(张)见去丹皮加补骨脂、菟丝子、五味子,用山药糊丸更妙,)以补真阴真阳,则肾中之水火既济,而开阖之权得职,命门之火旺,火能生土,而脾亦强矣。古方有椒附丸、五味子散,皆治肾泄之神方,不可不考也。薛氏云∶脾胃虚寒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肉果、补骨脂,脾气虚寒不禁者,用六君子汤加姜桂。命门火衰,脾土虚寒者,用八味丸。脾肾气血俱虚者,用十全大补汤,送四神丸。大便滑利,小便闭涩,或肢体渐肿,喘咳唾痰,为脾肾亏损,宜金匮加减肾气丸,即《难经》有五泄之分,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其大瘕泄者,即肾泄也。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世人不知此症,误为滞下治之,祸不旋踵,此皆肾虚之症,欲去不去,似痢非痢,似虚弩而非虚弩,盖痢疾后重,为因邪压大肠坠下,故大肠不能升举而重,治以大黄槟榔,泻其所压之邪而愈。又有久泻,大肠虚滑,元气下陷不能自收而重,乃用涩剂,固其脱,升其坠,而愈其虚,坐弩责,此痢后积已去尽,无便而但虚坐耳。此为亡血过多,清气下陷,倍用归芎芍药,佐以升提,和之而愈。惟肾虚后重者,亦数至圊而不能便,必茎中痛,或大便不能得,而小便先行而涩,或欲小便而大便反欲去而痛。褚氏《精血论》云∶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痛,愈痛则愈便,愈便而愈痛,须以补中益气汤,倍升麻,送四神丸,又以八味地黄丸料,加五味子补骨脂,多服乃痊。此等症候,以痢药致损元气,肢体肿胀而毙者,不可枚举。肾既主大小便而司开阖,故大小便不禁者,责之肾,然则大便不通者,独非肾乎?《金匮真言论》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故肾气虚,则大小便难,宜以地黄苁蓉之属补其阴,少佐辛药致津液而润其燥。洁古云∶脏腑之秘,不可一概治疗,有热秘,有冷秘,有实秘,有虚秘,有风秘,有气秘,老人与产后,及发汗利小便过多,病后气血未复者,皆能成秘,禁用硝黄、巴豆、牵牛等药。世人但知热秘,不知冷秘。冷秘者,冷气横于肠胃,阴凝固结,津液不通,胃气闭塞,其大肠内气攻,喜热恶冷,宜以八味地黄丸料,大剂煎之,冷冻饮料即愈。或局方半硫丸,碾生姜调乳香下之;或海藏已寒丸俱效。海藏云∶已寒丸虽热,得芍药茴香润剂,引而下之,阴得阳而化,故大小便自通,如遇春和之阳,冰自消矣。然不若八味丸更妙矣。东垣云∶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劳役,损伤胃气,饮食辛热浓味,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致散真阴,津液亏乏,故大肠结燥。又有老人气虚,津液衰少而结者,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也,体法东垣之论,不用润燥汤、润肠丸之类,惟六味地黄丸料煎服自愈。如热秘而又兼气虚者,以前汤冲入人参止钱,此因气虚不能推送,阴虚不能濡润故耳。

《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世,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又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又曰∶湿胜则濡泄。又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此《经》言,风湿寒热四气皆能为泄也。又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明脾虚下陷之泄也。统而论之,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故曰湿多成五泄。若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治法有九,一曰淡渗,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人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隘,不忧巨浸。《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一曰升提,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又如地土淖泽,风之即干。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药,木可胜土,风可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一曰清凉热淫所至,暴注下迫,苦寒诸剂用涤燔蒸,犹当溽暑伊芳郁之时而商 疯然倏动,则炎 如失矣。所谓热者,清之是也。一曰疏利,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泻随证祛逐,勿使稽留。

《经》曰∶实者泻之;又曰∶“通因通用”是也。一曰甘缓,泻利不已,急而下趋愈趋愈下,泄何由止?甘能缓中,善禁急速,且稼墙作甘,甘为土味,所谓急者,缓之是也。

一曰酸收,泻下日久,则气散而不收,无能统摄,注泄何时而已,酸之一味,能助收肃之权,经云,散者,收之是也。一曰燥脾,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仓禀得职,水谷善分,虚则不培,湿淫转甚,《经》云“虚者补之”是也。

一曰温肾,肾主二便,封藏之本,况虽属水,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营运三焦,熟腐五谷乎?故积虚者,必挟寒,脾虚者,必补母,《经》云“寒者温之”是也。一曰固涩,注泄既久,幽门道滑,虽投温补,未克奏功,须行涩剂,则变化不愆,揆度合节。所谓滑者,涩之是也。夫是九者,治泻之纲领,而不能出其范围矣。刘宗浓曰∶饮食入胃,输精心肺,气必上行,然后下降。若脾胃有伤,湿热相合,阳气日虚不能上升,脾胃之气,下流肝肾而成泄利者,法当填补中气,用轻薄风药升之、举之,则阴不病而阳气生矣。此东垣发前人所未发也。

夫始泻而属热者,邪气胜则实也。终变为寒者,夏气奔,则为虚也。久病而热者,内真寒而假热也。久泻虚寒者,乃夏候也。凡每早大泻一行,若止空心服热,药亦无效,须于夜食前,再一服方妙,盖暖药虽平旦服之,至夜药力已尽,无以敌一夜阴寒之气耳。

泄泻而属脾胃者,人固知之矣。然门户束要肝之气也。守司于下,肾之气也。若肝肾气实,则能闭束而不泻泄,虚则闭束失职,而无禁固之权矣。且肾为胃关,故肾泻必在子后,五更之分也。盖人生二五,妙合而成,左右两肾,肾间动气,即先天元阳之祖气,此气自子后一阳生,生即渐渐上升,历丑寅卯辰已,而六阳已极,则入离宫,午后一阴生,即白气变为赤液,渐渐降下至坎宫,复为白气,昼夜循环,升降不息,《经》所谓少火生气,医家所谓真阳之火,名为相火也。道家所谓君火,乃先天祖气也。方此火之自下而上也,行过中焦,必经脾胃,则能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是谓清升浊降,既济之象也。《经》曰∶阴平阳秘,精气乃固,苟不慎摄生之道,则精神日损,肾之真气渐衰,而子复一阳,不以时生,不能上升,水谷无由腐熟以传化,故寅为三阳之候,阳微既不能应候而化物,且不能胜阴而上升,故五更或黎明而泻,其泄亦溏,俗名鸭溏,是为肾泄,亦名大瘕泄,是阳之亡,气之脱也,则补火尤要于补气。凡天久淫雨,湿令大行,人多腹疾,泻且痛者,胃苓汤,加炮姜、肉桂最宜。

 

保婴至宝锭子药(锦囊秘方)

神治婴孩风痰发热,惊疳吐泻,积滞等症。

留白广陈皮(一两,炒) 莱菔子(拣红润者,洗净,晒干,炒,一两)蓬术(一两炒) 三棱(一两,炒黄) 麦芽(炒熟,另磨净末,一两) 浓朴(一两,姜汁炒) 苍术(一两,炒深黄) 香附子(一两,炒) 草豆蔻(拣粗绽者,炒,一两) 鹅眼枳实(取新切而紧小者,炒,一两) 山楂肉(一两五钱) 神曲(二两,打糊为锭),上各制度为细末。

神曲糊和剂成锭,每锭约重三四分,每岁磨服半锭,不论何病,俱用生姜汤磨下。此方传流甚久,先师秘授,婴儿吐泻惊疳发热诸症神效,(张)发心广济,敬陈此方,幸勿轻视。

 

木香散(锦囊秘方)

神治久泻脾虚,及受慢脾风候。

木香 晒甘草(炒黄) 肉果(面裹煨,粗纸打去油) 诃子肉(炒黄,各五钱)苍木(炒黄) 泽泻(炒) 浓朴(姜汁拌炒) 茯苓(焙) 干姜(炒深黄) 车前子(焙) 广皮(炒) 白术(土炒) 木通(焙,各一两) 猪苓(炒,二两)肉桂(去皮,三钱,不见火),为末,生姜砂仁汤调下,量人大小轻重。

 

加味平胃散(锦囊秘方)

神治水泻。

留白广皮(炒) 白扁豆(炒黄,各二两四钱) 苍术(炒深黄,三两二钱) 浓朴(姜汁炒,一两六钱) 甘草(一两,炒) 木通(炒,八钱) 共为细末,姜汤调下,量人大小轻重。

 

锦囊新制加减五苓散

神治脾虚湿热作泻。

留白广皮(三两,炒) 苍术(四两,炒黄) 白术(五两,炒黄) 白茯苓(六两焙) 甘草(二两,炙) 白扁豆(六两,炒黄) 泽泻(二两,炒) 共为细末,每用黑砂糖调煨姜汤下,量人大小轻重。

 

枳术丸

消痞除痰,乃消也∶健脾迸食,乃补也。

枳实(一两,炒) 白术(二两,炒) 为末,荷叶包陈米饭煨干,为丸。

东垣曰∶白术甘温补脾胃之元气,共味苦,除胃中湿热,利腰脐间血过于枳实克伐之药一倍;枳实苦寒泄胃中痞闷,化胃中所伤。是先补其虚而后化其伤,则不峻矣。

荷叶中空色青,形仰象震,在人为少阳胆生化之根蒂也饮食入胃,营气上行即少阳甲胆之气也。胃气元气谷气甲胆上升之气一也。食药感此气化胃气何由不上升乎,烧饭与白术协力滋养谷气,补令胃浓不至再伤其利广矣。

 

消食丸

砂仁 橘皮 莲术 麦芽 香附 神曲(各等分) 为末,曲糊丸,紫苏或姜汤下。

 

遇仙丹

蓬术 木通 枳实 槟榔 青皮 甘草 小茴香 水煎服。

 

六君子汤

陈皮砂仁,即四君子汤。

白术 茯苓 陈皮 甘草 人参 砂仁 枣水煎服。有方加神曲;有方加半夏。

 

不换金正气散

藿香叶 浓朴(姜炒,各二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五分) 苍术(制,四钱) 人参 茯苓木香(各一钱) 半夏曲(三钱) 陈皮(二钱) 姜枣水煎服。

 

养脾丸

白术 茯苓 干姜(炮) 黄连(酒炒) 木香 肉豆蔻(面裹煨,各一钱)

共为细末,面糊丸,灯心糯米汤下。

 

脾泄泻方

菟丝子(一斤) 干姜(半斤) 大枣一斤捣丸,每早米汤送下三钱。

 

受肚泻方

陈黄米(半斤) 莲肉(半斤) 花椒(二两,炒研) 每早空心黑砂糖调姜汤下,不拘多少。

 

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或呕,或泻。

人参 茯苓 白术(土炒) 甘草(炙) 山药(炒) 白扁豆(炒,各四两)砂仁(炒) 桔梗(炒) 薏苡仁(炒) 莲肉(炒,去心,各二两) 共为细末,姜枣汤调服。

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东垣曰∶脾胃虚则百病生,调理中州,其首务也。脾悦甘,故用人参甘草、苡仁;不喜燥,故用白术茯苓;脾喜香,故用砂仁;心生脾故用莲肉,益心,土恶水,故用山药治肾;桔梗入肺,能升能降,所以通天气,于地道而无痞塞之忧也。

 

附子理中汤

治脾胃虚寒,饮食不化,或手足厥冷,胸腹切痛,或痰气不利,口舌生疮,或呕吐泄下等症。去附子即名人参理中汤。

人参(去芦,一两) 白术(土炒,二两) 干姜(炮,一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制熟,一枚) 每服八钱,水煎服。

人有元阳,命曰真火,此火一衰则不能生土,而资生之本大虚,今以附子回少火,干姜暖中州,而参,术、甘草为火补气,气旺则火足而脾土自能健运。《经》曰∶气主煦之。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即补火之谓也。夫心上肾下肝左肺右,而脾独居中,中气空虚,四脏不能相生,得此方以理之,则万物之母安而四脏皆得禀矣,故曰理中汤。去参术即名四逆汤,为四肢厥逆者设也。

 

七气汤

治七情郁结,霍乱吐泻。

半夏(汤洗) 浓朴 白芍 茯苓(各二钱) 桂心 紫苏 橘红 人参(各一钱) 姜枣水煎服。

 

通脉四逆汤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 甘草(炙,二两) 冷汗面赤者,格阳于上也。加葱九茎以通阳。

喻嘉言曰∶阳虚之人,虽有表症,其汗仍出,其手足必厥。才用表药,立至亡阳。不用表药,外邪不散,故用前汤加葱为治。如腹痛者,真阴不足也,加芍药二两以敛阴;咽痛阴气上结也,加结梗一两以利咽;利止脉不出,加人参二两以助阳补气血;呕吐加生姜二两以散逆气。以上皆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也。

 

白术膏

补胃健脾,和中进食。

白术十斤,取于潜出者,先煮粥汤待冷浸一宿,刮去皮,净,切片,用山黄土蒸之,晒干,再以米粉蒸之,晒干。止用水百碗,桑柴火煎至三十碗,加白蜜二斤,熬成膏,每服一酒杯,淡姜汤点服。

太阴主生化之元,其性喜燥,其味喜甘,其气喜温,白术备此三者,故为中宫要药。配以白蜜和其燥也,且甘味重则归脾速,陶氏颂云∶百邪外御,六腑内充,味重金浆,芳逾玉液,岂无故而得此隆誉哉!

 

胃苓汤

即五苓散平胃散合。

苍术(制,一钱五分) 浓朴(制) 陈皮 白术(炒) 泽泻 猪苓(各一钱)茯苓(一钱二分) 甘草(五分) 肉桂(四分) 姜枣水煎服。

 

保和丸

山楂(六两) 神曲(二两) 半夏(制) 茯苓(各三两) 陈皮 连翘 莱菔(各一两) 为末,炊饼丸,白汤下。

 

治中汤

人参 甘草(炙) 干姜(炮) 白术(炒) 青皮 陈皮(各等分) 上用水煎服。

呕甚者,加半夏。

 

建中加木瓜柴胡汤

桂枝(二两五钱) 芍药 甘草(各一两) 胶饴(半升) 生姜(一两五钱) 大枣(六枚)木瓜 柴胡(各五钱) 每服一两,水煎去渣,入饧两匙服。

 

人参安胃汤

治脾胃虚热呕吐,或泄泻不食。

人参(一钱) 黄 (二钱,炒) 生甘草(五分) 炙甘草(五分) 白茯苓(四分) 白芍(七分)陈皮(三分) 黄连(二分,炒) 水煎服。

脾胃虚伤,补中益气,或四君子、异功散可也。此独于其温剂中加芍药之酸寒、黄连之苦寒,盖因乍虚而内有燥热,故暂用以伐标也。白术为补胃上药,何不用乎?此名安胃与补胃不同,胃气纯虚,术为要品,今虽虚而有燥热,则胃不安未至纯虚也,故不用术耳。以三钱之参 ,投以二分之炒连,与世之肆用苦寒者不同也。

 

藿香正气散

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泄泻,或作疟疾。

桔梗 大腹皮 浓朴 升麻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藿香(一钱五分)紫苏(一钱) 姜枣水煎服。

正气强旺则外无感冒之虞,脾胃健行则内无停食之患。稍有不足,外感内伤交作,以甘、桔、紫苏辛甘散其外邪;浓朴、大腹苦辛通其内滞;藿香为君主,内可和中,外可解表,统领诸剂,成功正气,赖以复矣,故名藿香正气。

 

糯皮竹茹汤

治久病虚羸,呕利不已。

橘皮 竹茹(各一钱五分) 人参 生姜(煨) 甘草(各一钱) 大枣(二枚)

久病而虚,肺金失下降之,令心火肆炎上之权,呕逆所由也。滋以生姜、橘皮辛温导其下降;竹茹、生草、甘寒禁其上炎;人参大枣强胃扶脾而安其转输之职,呕自止矣。如因于寒者,以丁香竹茹,毋守株而不变也。

 

大半夏汤

治胃虚呕吐。

半夏(汤洗,五钱) 人参(三钱) 白蜜(二钱) 水二碗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八分温服。

 

治干霍乱神方

用生明矾、食盐各六七分,共研极细,用热水凉水各碗许调和,令患人顿饮。即探吐之,如此一二次,无不愈者。

 

姜橘汤

橘皮(去白) 生姜(留皮,各三钱) 水一钟,煎六分服。

 

葛花解酲汤

专治酒积,上中下分消。

豆蔻 砂仁 葛花(各一钱) 木香(一分) 青皮(六分) 陈皮茯苓 猪苓人参(各三分) 白术(炒) 神曲(炒) 泽泻 干姜(各四分) 水煎服。

曲 之积,令人腹痛,盖中州受伤气逆而湿郁也。豆蔻砂仁推逆气有功,且兼辛散之力;葛花独入阳明,令湿热之毒从肌肉而解,故以三味为君,解上焦之醒也;茯苓、猪苓、泽泻令湿热之毒从小便而出,故以三味为臣,解下焦之醒也;参、术、木香二皮、干姜中气赖以调和湿热,捣其巢穴,解中焦之醒也/。

 

桂枝麻黄汤

方见伤寒门。

张子和曰∶飧泄以风为根,风非汗不出,有病此者,腹中雷鸣,水谷不分,小便滞涩,服涩药温药不效,炙中脘脐下数十,燥热转甚,津液枯竭,延予视之,脉浮大而长,身表微热,用桂枝麻黄汤加姜枣煎,连进三大剂,汗出终日至旦而愈。次以胃风汤,和其脏腑,食迸而安。《经》曰∶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故可汗而愈。按∶风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故泄也。

 

四神丸

治脾肾虚寒,大便大实,饮食不思。

肉果(面煨) 五味子(各二两) 补骨脂(四两) 吴茱萸(水浸,一两)

为末,生姜八两,红枣一百枚,煮熟,取枣肉去皮,和丸桐子大,每服四钱,空心米饮下。

 

茱萸断下丸

治脏腑虚寒,腹痛泄泻,大效。

吴茱萸(炒,二两) 赤石脂 干姜(各一两五钱) 缩砂仁 艾叶(炒) 肉豆蔻 附子(制,各一两) 共为细末,面糊丸,每服三钱,米饮送下。

 

二神丸

破故纸(炒,四两) 肉豆蔻(生,二两)

为末,以枣四十九个,生姜四两,同煮烂,去姜取枣肉和丸,每服五十丸,盐汤下。

 

椒附丸

治泄泻久重,其人甚虚。

椒红(炒) 附子(炒,各五钱) 山萸肉(二两) 桑螵蛸(炙) 鹿茸(酒蒸) 龙骨(各三钱) 为末酒糊丸,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当归浓朴汤

治肝经受寒,面色青惨,厥而泄利。

当归(炒) 浓朴(制,各二两) 官桂(三两) 良姜(五两) 每服三钱,水煎服。

《经》曰∶肾司闭藏,肝司疏泄,肝肾气虚为病泄泻,何也?盖肾者,所处在下,大小二便之门户,而肝者,又为门户约束之具,肝肾气实,则能闭、能束,故不泄泻。肝肾气虚,则闭束失职,故泄泻也。又肝者,脾之贼,肝经正虚邪盛,木能克土,亦作泄泻。此当归浓朴汤所以实肝而止也。

 

香茸丸

治日久冷泻。

鹿茸(五钱,酒浸、炙) 乳香(二钱) 肉豆蔻(一两) 每个作两片,入乳香在内,面里煨,为末,陈米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天下受拜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呕吐痰蒸,胸膈痞滞,饮食不甜。

浓朴 陈皮(留白) 生姜甘草(各二两) 南京小枣(二百枚,去核) 茅山苍木(米泔水浸一宿,去皮,晒干,五两,锉) 水五升,煮干,捣作饼子,晒干,再研为末,每服二钱,盐汤点服。泄泻,姜五片,乌梅二个,水盏半,煎服。一方加藿香、半夏曲。

 

养胃汤

治脾胃虚冷,不思饮食,呕吐翻胃。

人参 丁香 砂仁 肉果 附子(炮) 白豆蔻 甘草 沉香 橘红 麦芽 神曲(各三钱五分) 共为细末,每服二钱,姜盐汤下。

 

旋复花汤

治中脘伏痰,吐逆眩晕。

旋复花(去梗) 半夏(汤泡七次) 干姜(炮) 橘红(各一两) 槟榔 人参 甘草(炙) 白术(各五钱) 每服四钱,姜水煎服。

 

济主竹茹汤

治热呕,或因饮酒过度而呕者。

葛根 甘草(炙) 半夏(汤泡) 加竹茹生姜煎服。

 

小柴胡加竹茹汤

治发热而呕哕,胃热多渴不食。

柴胡(二钱) 半夏(汤洗) 橘皮(各一钱) 竹茹(一块) 黄芩 人参甘草(炙,各七分) 姜水煎服。有方加枇杷叶、赤茯苓麦冬

 

四柱散

治真阳耗散,脐腹冷痛,泄泻不止。

茯苓 附子(泡,去皮、脐) 人参木香(湿纸裹,火煨) 各等分, 咀,每服四钱,水一钟,姜五片,盐少许,煎七分,空心温服。一方加两豆蔻诃子,名六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