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第十七节 皮肤科疾病

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或其他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可以侵犯粘膜、皮肤和内脏的真菌病。以妇女、老、幼较常见。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正常人体特别是消化道内也可存活。婴儿皮肤细嫩,易出汗,老弱者抵抗力较差,妇女由于生理条件(如妊娠)变化,都有可能使在正常状态下,不致病的念珠菌侵入组织而致病。当人体因其他疾病抵抗力降低时,或长期用抗生素、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以后,使肠道内菌群失去平衡,念珠菌就乘机繁殖,引起皮肤、口腔(俗称鹅口疮)的损害或侵入组织引起胃肠道、呼吸道、脑和泌尿道的感染。有些皮肤念珠菌病如指间糜烂,甲沟炎等,则与长期接触水的工作有关。

本病表现多样,须在医生指导下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皮肤、指甲、粘膜病变,大多病症都能痊愈,但易复发。内脏念珠菌病治疗比较复杂,需在医生指导下较长时间进行有计划治疗。

由于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缺乏一定条件就不易致病。因此应设法避免可能致病的一切条件;如注意口腔卫生,治疗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避免多用抗生素、抗肿瘤药和皮质激素等。如能去除诱发因素,大多数念珠菌病不仅可治愈,也是可预防的。粘膜皮肤损害易复发,宜加强和进行较长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