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学》 > 第一章 医学老年学(老年医学)概论

第一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

(一)划分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社会老龄化,又称人口老龄化, 是以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老年人口系数)为依据进行衡量的。划分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一般是指老年人口系数10%以上。社会老龄化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体现人类衰老的延迟,寿命的延长,死亡率和出生率的下降。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老龄化程度,应包括人口平均寿命、老年人口系数、年龄中位数(指以上和以下的人口各占一半的那个年龄)、长寿水平、老龄化指数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才是相对客观的(这个标准规定:老年人口系数在70%以上,少年人口比例在30%以下,人口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属老年型)。

(二)老年人划分标准

1.年龄分类

(1)年代年龄:(历法年龄、时序年龄):为出生后按日历计算的年龄,也叫实足年龄,是最常用的计算年龄的方法,简单,易掌握,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记载。

(2)生物学年龄:(即生理学年龄):这是根据正常人体生理学上和解剖学上发育状态所推算出来的年龄,表示个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际衰老程度,可用来预计某一个体未来的健康状况,估计其寿命。

(3)心理年龄:是心理学“智力测验”中的术语,指根据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测得的结果来衡量人体的智力水平,把心理学年龄与年代年龄相对照,就能看出智力绝对水平的高低。

2.年龄划分标准

西方发达国家根据俾斯麦(Bismarck)规定的65岁为退休年龄并以此作为老年期的开始。198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提出以60岁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我国与此一致。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年龄划分标准,规定:44岁以下人群为青年人;45-59岁的人群为中年人;60-74岁的人群称为老年人(老年前期或准老年期);75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9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长寿老人。这个标准既考虑到发达国家,又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既考虑了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发展趋势,又考虑到人类健康水平日益提高的必然结果。

3.人类最高寿命的研究

古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动物中凡生长期长的,寿命也长”,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丰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此即通常称的巴丰系数,或巴丰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因此预计寿命为100-175年。本世纪初,路比勒提出代谢率和个体大小寿命相关,认为个体大的哺乳动物比个体小的代谢率低而寿命长。弗里德洛尔则提出脑部发育与寿命密切相关,认为哺乳动物的头盖系数愈大,则寿命愈大,人类的头盖系数为0.7,寿命可达百年。20世纪60年代实验证明人体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分裂50次左右终止,其他许多学者重复实验也证实了这个结论,这50次左右即培养细胞的传代次数,并用大量实验资料提出细胞在体外培养的传代次数与所组成的机体的寿命长短有关,人的细胞传代次数是40-60次推算出人的最高寿命是110岁。

(三)21世纪老龄化社会将在全球诞生

据联合国估计,1950年全世界大约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2.0亿,1975年上升到3.5亿,预计到2000年将增加至5.9亿,到2025年可达11亿。那时,全世界的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3.7%,据分析,从1950到2025年全世界总人口将增加2倍多,从25亿上升到82亿,而老年人口却要增加4倍多,从2亿增加到11亿。

据报道自1985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以来,至1992年全世界已先后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已多达57个,其中欧洲除阿尔巴尼亚外,有27个,亚洲仅有日本、以色列、塞浦路斯、香港4个,美洲全部、非洲仅塞舌尔1个,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尤其近10多年来,老年人口系数不断上升,目前已达8.59%,预计到2000年时,将达到11%,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2025年将上升到20%,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我国第4次(1990)全国人口普查的老年型地区

地区老年人口系数(%)
上海13.96
浙江10.44
北京10.27
江苏10.24
天津10.21

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势必对老年人本身,对家庭、社会及国家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因此,要积极地研究对策,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制度和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加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研究,加强老年医疗保健康复工作与老年健康教育,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使老年人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