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

下载:《黄帝内经太素》.chm   chm电子书看不成?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前言

卷第一摄生之一(佚)

卷第二摄生之二(卷末缺)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

卷第三阴阳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

卷第四(佚)

卷第五(卷首缺)

人合

阴阳合

四海合

十二水

卷第六(卷首缺)

脏腑之一

五脏命分

脏腑应候

脏腑气液

卷第七(佚)

卷第八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

经脉病解

阳明脉解

卷第九经脉之二

经脉正别

脉行同异

经络别异

十五络脉

经脉皮部

卷第十经脉之三

督脉

带脉

阴阳乔脉

任脉

冲脉

阴阳维脉

经脉标本

经脉根结

卷第十一输穴

本输

变输

腑病合输

气穴

气府

骨空

卷第十二营卫气

营卫气别

营卫气行

营五十周

卫五十周

卷第十三身度

经筋

骨度

肠度

脉度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

四时脉形

真脏脉形

四时脉诊

人迎脉口诊

卷第十五诊候之二

色脉诊

色脉尺诊

尺诊

尺寸诊

五脏脉诊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

虚实脉诊

杂诊

脉论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

卷第十八(佚)

卷第十九设方

知古今

知要道

知方地

知形志所宜

知祝由

知针石

知汤药

知官能

卷第二十(佚)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

九针要道

九针要解

诸原所生

九针所象

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

刺法

九针所主

三刺

三变刺

五刺

五脏刺

五节刺

五邪刺

九刺

十二刺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

量缪刺

量气刺

量顺刺

疽痈逆顺刺

量络刺

杂刺

卷第二十四补泻

天忌

本神论

真邪补泻

虚实补泻

虚实所生

卷第二十五伤寒

热病决

热病说

五脏热病

五脏痿

疟解

三疟

十二疟

卷第二十六寒热

寒热厥

经脉厥

寒热相移

厥头痛

厥心痛

寒热杂说

痈疽

虫痈

寒热瘰疬

灸寒热法

卷第二十七邪论

七邪

十二邪

邪客

邪中

邪传

卷第二十八风

诸风数类

诸风状论

诸风杂论

九宫八风

三虚三实

八正风候

痹论

卷第二十九气论

三气

津液

水论

胀论

风水论

咳论

卷第三十杂病

重身病

温暑病

四时之变

息积病

伏梁病

热痛

脾瘅消渴

胆瘅

头齿痛

颌痛

项痛

喉痹嗌干

目痛

耳聋

衄血

喜怒

疹筋

血枯

热烦

身寒

肉烁

卧息喘逆

少气

气逆满

疗哕

腰痛

髀疾

膝痛

痿厥

如蛊如妲病

癫疾

惊狂

厥逆

厥死

阳厥

风逆

风痓

酒风

经解

身度

经络虚实

禁极虚

顺时

刺疟节度

刺腹满数

刺霍乱数

刺痫惊数

刺腋痈数

病解

久逆生病

六腑生病

肠胃生病

经输所疗

[附篇]

《黄帝内经太素》遗文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