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外治法是运用具有祛风、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祛瘀散结及退翳明目等各种不同作用的药物或手法,从外部直接施治于眼部的方法。在临床应用甚为广泛。常与内治法密切配合,外障眼病尤其如此。
外治法种类很多,除冷敷、热敷等纯物理疗法外,还有药物配合的外治法,如用眼药水、眼药粉点眼,眼药膏涂眼,药物熏洗、外敷等,还有用器械配合的外治法,如钩割、针拨、剧、熨烙等。现代中医眼科积极改进传统的外治法。
现将常用的外治法介绍如下:
一、点眼药法
本法是将药物直接点于眼部,多用以消红肿、去眵泪、止痛痒、除翳膜。适用于外障眼病及部分内障眼病。常用的有眼药水、眼药粉与眼药膏三种。
(一)滴眼药水将药物配成水剂应用。如患者为坐位,令头部稍微仰起,先在其下眼睑下方放置一块棉球;如患者为卧位,则令头微偏向患眼侧,先置棉球于小眦侧。令患者双目上视,医生用左手轻轻向下拉开下睑,右手持滴管或滴瓶,将药水滴人大眦角或白睛下方1—2滴。然后轻轻将上睑提起,并同时放松下睑,使药物充分均匀地分布于眼内,轻轻闭目数分钟即可。一般每日3—4次。遇急重眼病,次数可增加。
注意滴眼前要细心查对眼药瓶上的药名标签与所滴的眼别,滴管头部勿触及胞睑的皮肤与睫毛,以免污染滴管与药液;如滴人毒性药物,则滴后需用手指压迫睛明穴下方l一2分钟,以防药液通过泪窍流人鼻腔,引起中毒。
(二)点眼药粉将药物制成极为细腻的粉末后应用。用时以小玻璃棒头部沾湿生理盐水,再蘸药粉约半粒到一粒芝麻大小,医生用手指轻轻分开胞睑,一般将药物轻轻放置于大眦角处,令患者闭目,以有凉爽感为度。点毕,患者以手按鱼尾穴数次,以助气血流行,闭目数分钟后,渐渐放开。每日3次。注意一次用药不可太多,否则容易引起刺激而带来不适,甚至可致红肿刺痛等反应。同时注意玻璃棒头部要光滑,点时不能触及黑睛,尤其是黑睛生翳者,更应慎重。
(三)涂眼药膏将药物配成膏剂应用。现一般皆用软管药膏,用时将药膏挤出少许,置于胞睑皮肤患处或眼内白睛下方,轻轻拉提下睑后,令患者闭眼,用棉球轻轻按揉胞睑2—3分钟即可。如用玻璃棒取药,则当患者闭眼时,将玻璃棒横向徐徐自眦角方向抽出。每日3次或临睡前用一次。当抽出玻璃棒时,切勿于黑睛表面擦过,以防擦伤黑睛。
二、熏洗法
熏法是利用药液煮沸后的热气蒸腾上熏眼部;洗法是将煎剂滤清后淋洗患眼。一般多是先熏后洗,合称熏洗法。这种方法除由于药物的温热作用,使眼部气血流畅,能疏邪导滞外,尚可通过不同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达到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痒等效果。
适用于胞睑红肿、羞明涩痛、眵泪较多的外障眼病。
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煎成药汁,也可将内服药渣再度水煎成熏洗剂。使用前,在煎药锅或盛药的器皿上放一盖板(硬纸板或薄木板均可)。盖上开一个洞,洞口大小与眼眶范围大小一样,双眼熏时可开两个相同的洞。药物煎成,用盖板覆盖在药锅或盛药的器皿口上,将患眼置于洞口熏之。如属胞睑疾患,闭目即可;如属眼珠上的疾患,则要频频瞬目,使药力达于病所。
洗眼时,可用消毒纱布或棉球渍水,不断淋洗眼部;亦可用消毒眼杯盛药液半杯,先俯首,使眼杯与眼窝缘紧紧相贴。然后仰首,并频频瞬目,进行眼浴。每日2—3次,每次1—2分钟。
熏眼煎剂蒸气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但也不宜过冷而失却治疗作用。洗剂必须过滤,以免药渣人眼。同时,一切器皿、纱布、棉球及手指必须消毒,尤其是黑睛有陷翳者,用洗法时更需慎重。
眼部有新鲜出血或患有恶疮者,忌用本法。
三、敷法
敷法分热敷、冷敷、药物敷三种。
(一)热敷热敷能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有散瘀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外障眼病伴有目赤肿痛者,亦可用于眼外伤24小时后的胞睑赤紫肿痛及较陈旧的白睛溢血、血灌瞳神者。
一般分湿热敷和干热敷两种。
湿热敷法:先用凡士林或抗生素眼膏涂于胞睑皮肤面上,呈薄薄一层,然后用消毒毛巾或纱布数层,放于沸水内浸湿,取出后拧干,候温度适中时,即置于胞睑上,时时更换以保持温热。每次20分钟,每日3次。注意不可太热,以免烫伤皮肤。
干热敷法:用热水袋或玻璃瓶装以热水,外裹薄毛巾,置于胞睑上即可。
脓成已局限的病灶和新出血的眼病,忌用此法。
(二)冷敷冷敷具有散热凉血、止血定痛之功。适用于胞睑外伤后24小时内的皮下出血肿胀,亦可用于眼部之赤肿痛甚者。一般用冷水毛巾或冰块橡皮袋敷之。
(三)药物敷法药物敷法是选用具有清热凉血、舒经活络、散瘀定痛、化痰软坚、收敛除湿、祛风止痒等各种作用不同的药物,直接敷于胞睑及其附近皮肤上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外障眼病。胞睑疾患与外伤用之为多。
敷药时先将药物研成细末,根据需要,选用水或茶水、蜜、人乳、姜汁、醋、胆汁、麻油、鸡蛋清、鸡蛋油等,将药末调成糊状,敷于胞睑之上,或敷于太阳穴、额部等处。如为新鲜带汁的药物,则洗净后捣烂,用纱布包后敷之,亦有用药物煎剂或盐水作湿热敷者。
如用干药粉调成糊状敷眼,则干了就再涂,以保持局部湿润为度。如为新鲜药物,则以做到清洁无变质、无刺激性、无毒性为要。药物敷眼还必须注意防止药物进入眼内,以免损伤眼珠。
四、冲洗法
(一)结膜囊冲洗法是用水或药液直接冲洗眼部的方法。冲洗的目的是除去结膜囊内的眼眵、异物或化学物质等,适用于眵泪较多的白睛疾患、结膜囊异物、手术前准备及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等。
方法:一般是用盛以生理盐水或药液的洗眼壶或吊瓶的胶管来冲洗。冲洗时,如患者取坐位,则令头稍向后仰,将受水器紧贴颊部;如患者取卧位,则令头稍偏向患眼侧,将受水器紧贴耳前皮肤,然后轻轻拉开胞睑,冲洗液渐渐由下睑皮肤移到眼内,并令患者睁眼及转动眼珠,以扩大冲洗范围。眼眵较多或结膜囊异物多者,应翻转上下胞睑,暴露上胞内面及上穹窿部结膜,彻底冲洗之。冲洗毕,用消毒纱布揩干眼外部,然后除去受水器。
冲洗时应注意,如为卧位冲洗,受水器一定要紧贴耳前皮肤,以免水液流入耳内,或预先于耳内塞一小棉球亦可。如一眼为传染性眼病,应先冲洗健眼,后冲洗患眼,并注意防止污染之冲洗液溅人健眼。
(二)泪道冲洗法是用水液冲洗泪道的方法。它多用来探测泪道是否畅通及清除结膜囊中积存的分泌物,适用于冷泪症及漏睛症患者,或作为眼内手术前的常规准备。
方法:用0.5%一1%地卡因溶液点眼2次,或用蘸有地卡因溶液的短棉签,夹在大眦头上下泪点之间。约2—3分钟后,令患者头向后仰,冲洗者以左手食指将下睑往下拉,固定于眼眶缘部,暴露下泪点。若泪点过小,可先用泪点扩张器扩张之。继而右手持装有5—10毫升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将磨成钝头并弯成近直角的6号针头垂直插入下泪点约17—2毫米,然后向内转90。,呈水平位,沿泪小管缓慢向鼻侧推进,待进针3—5毫米时,缓缓注入冲洗液。若遇阻力,不可用力强行通过。
如泪道通畅者,冲洗液可从泪道流人鼻内,水从同侧鼻孔流出;如鼻汨管狭窄,冲洗时有一定的阻力,大部分冲洗液从上泪点返流,仅少量冲洗液通过,鼻孔流出水液呈滴状(图6—l②);如鼻泪管阻塞,则冲洗时阻力很大,鼻咽部无水,冲洗液主要从上泪点返流;若从泪小点返流出粘液脓性分泌物,则为漏睛症;如鼻咽部无水,冲洗液自原泪点或上泪点射出,或觉有坚韧的抵抗感,进水阻力很大,则可能为泪小管阻塞。
五、剧洗法
剧法是以锋针或表面粗糙之器物轻刺或轻刮患处的治法。剧后用水洗去毒血瘀血,故合称剧洗法。本法具有直接对病变处祛瘀消滞、散邪泄毒、疏通局部气血的作用。如器物经药物浸泡后用之(如乌贼骨浸泡于黄连水后),则药物能直接深达病变组织内部,起协同治疗作用。本法适用于胞睑内面有瘀积或有粗糙颗粒的疾患。如胞睑肿硬、椒疮、粟疮、胞肉胶凝、睑停瘀血等。
操作方法:先滴1%地卡因溶液作表面麻醉后,翻转胞睑,以消毒后之锋针(或注射针头)或特制的海螵蛸棒之类粗糙器物,于粗大颗粒或瘀积处,轻刺或轻轻来回刮之,以微微出血为度·。剧毕用生理盐水或消炎眼药水点眼冲洗瘀血。某些眼病可结合现代医学的自血疗法作用,用针刺两眦微有出血后不予冲洗,即以纱布盖眼。此法可2—3天施行一次。但要注意,如为白睛暴赤,眵多稠结,黑睛新翳者,不用此法。
六、钩割法
本法是以钩针挽起病变组织,用刀或铍针割除的治法。主要用于切除胬肉及其他眼部赘生物。钩割时必须避免损伤正常组织,尤其不能损伤黑睛。清晨空腹及过劳时不宜手术,以防晕倒。此法已被现代有关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或切除后结膜办转移修补术等术式取代。
七、熨烙法
本法是以特制之烙器或火针熨烙患部的治法。常于钩割后继用火烙,其目的在于预防病变复发,且有止血作用。此法类似目前临床习用的热灼止血法。
八、其他外治法
(一)球结膜下注射
本法是将药物注射人结膜下的方法。它多用来治疗黑睛深层病变及其他眼内病变,起到滴剂较难达到目的的治疗作用。此外,还常用于手术前的麻醉。
方法:用0.5%一1%地卡因溶液作表面麻醉。注射时,患者的头应固定不动,注射者用一手的拇指或食指牵开下睑,另一手持盛有药液的注射器,嘱患者向上注视,充分暴露下方球结膜,
然后将注射针头(常用皮内针头)针孔向上,在角膜缘与穹窿部之间,使针头与角膜缘平行,避开血管,约呈45℃角,刺人球结膜下,勿刺伤巩膜(若为散大瞳孔药物,应尽量靠近角膜缘进针)。缓缓注人药液,一般用量为0.2—0.5毫升。如需在上方球结膜下注射者,则嘱患者向下注视,并牵拉上睑,方法同上。注射后闭目2—3分钟,再涂人抗生素眼膏,加眼垫包眼。
结膜下注射可多次反复进行,但注射部位需经常更换,以免造成粘连。对患眼有较多眼眵者,不可用此法。
(二)球后注射
本法是将药物注入眼球后部的方法。多用来治疗眼底病变,或用于内眼手术的麻醉。
方法:常规消毒患眼下睑及近下睑的眶缘皮肤。嘱患者眼球尽量向内上方注视,在眶下缘外、中l乃交界处,将盛有药液的注射器,用齿科5号针头(长约35—40毫米)垂直刺入皮肤(亦可从外下方穹窿部进针)约10—15毫米,然后将针尖倾斜向鼻上方,指向眶尖部,缓缓推进,深达25—30毫米,针尖恰好在肌椎内睫状神经节与球壁之间(当针进入肌椎时,有轻微抵触感),抽吸无回血后,即可缓缓注入药液,一般注射量为1.5—2.5毫升。出针后稍压针孔,并轻轻按摩眼球,促进药液迅速扩散。若出现眼球突出,转动受限,则为球后出血现象,应迅速以绷带加压包扎1—2天,并给用止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