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卷四 \ 诸气门下

肺痿(肺胀)

金匮云。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两手寸口。原为手太阴肺脉。此云寸口脉数。云滑数。云数虚。云数实。皆左右三部统言也。

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顷之遍地者为肺痿。言咳者口中不干燥也。若咳而口中辟辟燥。则是肺已结痈。火热之毒出见于口。咳声上下触动其痈。胸中即隐隐而痛。其脉必见滑数有力。邪气方盛之征也。数虚数实之脉。以之分别肺痿肺痈。是则肺痿当补。肺痈当泻。隐然言表。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肺热则膀胱之气亦热。小便必赤涩而不能多。若但吐涎沫而不咳。复不渴。反遗尿而小便数者。明非热在上焦之肺痿。亦非重亡津液之所致。必系上焦虚冷。不能制下。以故小便无所收摄耳。此为肺中冷。阴气上逆侮其阳气故必眩。阴寒之气凝滞津液故多涎唾。宜与甘草干姜汤之甘辛以温其脾肺也。若始先不渴。服温药即转渴者。明是消渴饮一溲二之证。消渴又与痈疽同类。更当消息之矣。

喻嘉言曰。肺痿其积渐。已非一日。其热不止一端。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于是肺火日炽。肺热日深。肺中小管日窒。咳声以渐不扬。胸中脂膜日干。咳痰艰于上出。行动数武。气即喘鸣。冲击连声。痰始一应。金匮治法非不彰明。但混在肺痈一门。况难解其精意。大要缓而图之。生胃津。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止浊唾。补真气。以通肺之小管。散火热。以复肺之清肃。如半身痿废。及手足痿软。治之得法。亦能复起。虽云肺病。近在胸中。呼吸所关。可不置力乎。然肺痈属在有形之血。血结宜骤攻。肺痿属在无形之气。气伤宜徐理。兼润肺燥。然肺虽燥而多不渴。勿以其不渴而用燥热之药。此辨证用药之大法也。

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炙甘草汤主之。此外台法也。肺痿虚寒。羸瘦缓弱战掉。嘘吸胸满。千金生姜温中汤。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千金生姜甘草汤。肺痿咳嗽有痰。午后热。并声嘶者。古法用人参养肺汤。今改用紫菀散加丹皮、姜、枣。心火克肺。传为肺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喉不利者。古法用人参平肺汤。今改用紫菀散加葳蕤、橘红、姜、枣。肺痿咳嗽不已。往来寒热。自汗烦渴者。古法用知母茯苓汤。今改用紫菀散加知母、银州柴胡、姜、枣。盖咳嗽声嘶。咽喉不利。皆是火郁痰滞。必用生姜之辛以散之。然须蜜制。藉甘以润之。此标本兼该之义也。刘默生言。痿本虚燥。总不离壮水清金。滋补气血津液。消痰止嗽。宜天冬麦冬、生地、熟地、知母人参、葳蕤。紫菀为主。痞结。去天冬、生地。加橘红、苏子。泄泻。去天冬、生地、知母。加山药茯苓。并用固本丸。不时噙化。肺痿咳嗽。痰中有红丝。盗汗发热。热过即冷。饮食减少者。劫劳散。虚劳肺痿失音。咳唾腥血稀痰。或面上生疮。人参蛤蚧散。丹方治肺痿。每日用人参细末一钱。入猪肺管内。砂锅中煮烂。加葱酒服效。肺痿咳唾。咽燥欲饮水者自愈。

张口短气者危。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白苔滑。此为肺寒。甘草干姜汤。肺痿属热。如咳久肺KT 。

喉哑声嘶咯血。此属阴虚。多不可治。肺痿六脉沉涩而急。或细数无神。脉口皮肤枯干。而气高息粗者死。

金匮云。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肺胀而发其汗者。即内经开鬼门之法。一汗而令风邪外泄于肌表。水无风战。白顺趋而从下出也。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

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气。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接二方分治肺胀。皆以其脉浮。当从汗解之例。越婢方中有石膏无半夏。小青龙方中有半夏无石膏。观二方所加之意。全重在半夏、石膏二味协力建功。石膏清热。藉辛温亦能豁痰。半夏豁痰。藉辛凉亦能清热也。观麦门冬汤方中。下气止逆。全藉半夏入生津药中。此二方又藉半夏入清热药中。仲景加减成方。无非生心化裁。后学所当神往矣。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上气之候。而至面目浮肿。喘息动肩。是肺气壅逼。上而不下。加以脉浮大。气方外出。无法可令内还而下趋。故云不治也。加利则上下交争。更何以堪。

肺胀而咳。左右不得卧。此痰挟瘀血碍气而胀。当归、丹皮、赤芍桃仁枳壳桔梗、半夏、甘草、竹沥、姜汁、如外邪去后宜。半夏、海石、香附、栝蒌、甘草为末。姜汁蜜调噙之。喻嘉言治施眉苍。肺痿喘嗽吐清痰。肢体痿软。不能举动。脉来虚数。以蛤蚧二十枚。酒浸酥炙。人参、黑参各十两。蜜丸。时噙化。不终剂而痊。

石顽治陆去非。肺痿声飒吐痰。午后发热自汗。左脉细数。右脉虚濡。平昔劳心耽色所致。

先与生脉散合保元汤。次与异功散加黄 。并加姜、枣。与都气丸晨夕兼进。调补半月而热除痰止。月余方得声清。

又治孙起柏肺胀。服耗气药过多。脉浮大而重按豁然。饮食不入。幸得溺清便坚。与局方七气。每剂用人参三钱。肉桂、半夏曲、炙甘草各一钱。生姜四片。四剂霍然。盖肺胀实证居多。此脉虚大。不当以寻常论也。

又治一尼肺胀。喘鸣肩息。服下气止嗽药不应。渐至胸腹胀满。脉得气口弦细而涩。此必劳力气上。误饮冷水伤肺。肺气不能收敛所致也。遂与越婢汤减麻黄。加细辛、葶苈大泻肺气而安。又治一酒客。严冬醉卧。渴饮冷茶。肺胀喘嗽。脉得气口沉紧搏指。与小青龙去芍药。加葶苈、半夏。一剂而痊。则知肺胀喘满。当以葶苈为向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