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名称。系指齿根,也即牙颈。《难经·五十八难》:“汗注不休,齿本槁痛。”
证名。系指牙齿松动,不能坚固的证候。详见牙齿动摇条。
病名。即齿迟,出《诸病源候论》。系指小儿发育至一定时期牙齿未生的病证。为五迟之一,其病因,《世医得效方》卷十二认为:“齿者由骨之所终,髓之所养,禀气不足则髓不能充于骨,故齿久不生。”治宜补肾填精,方用肾气丸加减。参见五迟条。
病证名。系指牙齿渐长而枯槁无泽的病证。见《难经》二十四:“齿长而枯……骨先死。”是肾气已绝的表现。
病证名。系指小儿齿生迟缓的病证。属小儿五迟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齿不生。小儿乳齿约在六至十个月内出现,如已届生齿之期还未生齿者为齿迟。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而为髓之所养。小儿先天肾气不足,髓不能充骨生齿而致。《医贯》:“齿迟及囟门开者,皆先天母气之肾衰,须肾气丸为主。”治宜调补气血,固本复元。用肾气丸加补骨脂、胡桃之类。参见齿不生、五迟条。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齿虫,是虫食于齿。”也即牙虫。详见该条。
病名。系指恣食酸味而使牙齿酸痛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齿齼多由食酸之故。”本病类似今之牙本质过敏。治宜取核桃肉细嚼。参见牙齼条。
病名。即指齿龋。《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有齿龋者,谓齿蠹也。即齿虫蚀而痛也。”详见齿龋条。
证名。系指头发和牙齿脱落的证候。《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八则齿发去。”
病证名。系指牙齿浮动欲落的病证。见《仁斋直指方》。参见牙齿动摇条。
证名。系指年长发毛脱落、齿牙枯槁的病证。《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此为肾气渐衰之征,宜滋补肝肾。方用肾气丸等加减。若温病证见齿槁,则为火热上冲之象,治宜清热泻火,可选用清胃散加减。
人体解剖名称。系指牙齿埋于牙龈内的部分。也即牙根。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三。详见牙根条。
生理学名词。系指人到六、七岁时,乳牙脱落,逐渐被恒节代替的生理规律。也即换齿。《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病证名。系指牙齿呈黑褐色的病证。可见有两种情况:
①危笃证候之一。《难经》:“病人齿忽变黑者,十三日死,少阴绝也。”
②牙齿被虫蚀蛀者,则齿亦黑。治法:“前者应结合全身情况施治;后者应清洁口腔。或可用银花、薄荷等煎汤漱口。参见齿龋条。
病状名。又称齿印舌。舌体边缘见牙齿痕迹。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主脾虚和湿盛。
证名。系指牙齿发黄的病证。本证多由口腔不洁或胃中湿热熏蒸所致。应加强口腔清洁,或用糯糠烧灰擦牙。
证名。系指牙齿由白色变为黄黑色的病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若肾气虚,风邪冷气客于经络,髓虚血弱,不能荣养,故骨枯燥无润泽,令齿黄黑也。”本病多由肾虚所致。治宜补肾强骨,方用六味地黄丸等加减。
证名。系指齿缝疏豁不齐的证候。又名齿疏。《仁斋直指方》:“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治宜培补肾元。用肾气丸加减。并经常保持口腔清洁。
生理学名词。系指人体肾气充盛,精骨强健,齿牙坚固的状态。《仁斋直指方》:“齿骨,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精盛则齿坚。”
证名。又名齿龈、牙宣。风热乘虚袭于阳明,血因热妄行,证见齿间出血。《诸病源候论·牙齿病诸候》:“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而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齿龂,搏于血,故血出也。”详见齿衄条。
病证名。系指唇肿齿焦的病证。出《难经》。为脾肾欲绝之候。若温病齿牙焦黑者,宜清热养阴,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减;若大病神色昏沉齿焦者,宜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病名。系指齿龂上长出如鸡足距,误触则疼痛连心的病证。见《外科启玄》卷七。生于上龈者系足阳明胃经之毒,生于下龈者为手阳明大肠经之毒。治宜清泻阳明热毒。方用清胃散加减,或选黄连解毒汤之类调治。
病名。系指人老齿落后,其窟被硬物扎破,其痛难忍的病证。见《外科启玄》卷八。治宜结合全身情况,适当运用补益气血之品。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描述该病为:“骨髓气血不能荣盛,故令牙齿黯黑,谓之历齿。”详见牙齿历蠹条。
病证名。系指牙齿裂开的病证。本病多由肾虚有火,骨质不固或因龋齿、外伤所致。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大补阴丸加减,或知柏地黄汤之类内服。
病名。系指牙龈肿胀流脓血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风邪客于经脉,流滞齿根,使龂肿脓汁出,愈而更发,谓之齿漏。”也即牙漏。详见该条。
病名。系指齿缝间流脓的病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龂肿脓汁出,愈而更发,谓之齿漏疳。”属牙漏。详见该条。
病证名。系指龈乳头萎缩而齿根暴露的病证。《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大肠虚则齿露。”
病名。系指牙齿脱落而不复生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若血气虚耗,风冷乘之,致令齿或龋或龂落者,不能复生。”
早期经脉名。即手阳明大肠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齿脉起于次指与大指,上出臂上廉,入肘中,乘臑,穿颊,入齿中,挟鼻。是动则病:齿痛,(出页)肿,是齿脉主治。其所产病:齿痛,(出页)肿,目黄,口干,臑痛,为五病及□□□。”
证名。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即齿间血出,牙宣。因胃火上炎,肾虚火旺,上焦风热等因所致。《证治准绳·杂病》:“血以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胃脉络于上龈,大肠脉络于下龈,皆属阳明。故胃火上炎,或肾虚火旺,皆可引起本证。胃火实证,伴见口渴口臭,便秘龈肿,或发热,脉洪数,治宜清胃泻火,用抽薪饮、清胃饮或通脾泻胃汤加藕节、蒲黄。胃火虚证,多反复难愈,伴见口燥龈糜,口不臭,脉细数,宜引火下行,兼滋胃阴,用玉女煎或甘露饮加蒲黄之类。肾虚火旺者,伴见齿摇血渗,睡则血出,醒时血止,治宜益肾水、泻相火,用六味地黄汤加牛膝、天冬、麦冬、骨碎补、蒲黄;如上盛下虚,尺脉微弱,寸脉浮大者,加附子、肉桂以引火归元。因上焦风热所致者,治宜疏风清热,用消风散加芒硝内服。又有大寒犯脑者,宜白芷散。参见衄血有关条。
病名。系指龈肿腐臭,齿牙蛀蚀宣露,疼痛时作时止的病证。出《内经·寒热病篇》。又名齿(匿^虫)、齿蠹。本病多由口腔不洁,齿牙被腐蚀蛀空,或湿热熏蒸手,足阳明二经所致。正如《证治准绳·杂病》认为:“有齿龋者,亦以阳明入风热之邪,搏齿龈气血,腐化为脓出臭汁,谓之齿龋。”治宜清热止痛,可用清胃散加减。也可用银花等煎汤漱口。
病名。系指牙齿不坚的病证。《本草纲目》:“楚人多食酸则齿软。”详见齿齼。齿(齿所)条。
病证名。系指牙齿被打伤动摇的病证。即斗齿。详见该条。
证名。系指牙齿疏豁、排列不齐的病证。又名齿豁,详见该条。
病证名,系指牙根显露的病证。《张氏医通》卷八:“有齿袒而作痛者。”乃是龈乳头明显萎缩牙根暴露的病证。
病名。系指齿根露出疼痛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冷传入,其脉令龂齿间津液化为脓汁,血气虚竭,不能荣于齿,故齿根露而挺出。”治宜益气补血。方用归脾汤加减,参见牙宣条。
病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牙痛。详见该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又名齘齿、啮齿、嘎齿。《兰台轨范》:“齿齘者,睡眠而齿相磨切也……”小儿睡中齿齘为内有寄生虫。多因心胃火热,或为血气虚,邪客于牙车筋脉之间。属心胃火热者,治宜清胃泻火,方用清胃散。属瘟疫之邪犯肝胃二经者,宜清瘟解毒,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属气血两虚者,宜益气养血,用八珍汤加减。属蛔虫所致者,用乌梅丸加减。
经穴别名。出《神灸经纶》。即颊车。参见该条。
病名。系指因牙齿稀疏,说话时齿疑中有如风过的声音。《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齿音离者,是风冷客于齿龂间,令齿龂落而脓出,其齿则疏,语则齿间有风过之声,世谓齿音离也。”
人体解剖名称。见《备急千金要方》。即牙龈。详见该条。
病证名。齿龈肿胀疼痛,齿牙动摇欲落之病证。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本病多由阳明毒火炽盛,上冲齿龈所致。证见齿龈部肿胀,疼痛,或见齿、龈间时时脓汁溢出,其味甚臭,甚者因之而致齿牙摇摇欲坠。治宜解毒泻火,方用清胃散加减。热重者,可选黄连解毒汤加减。参见牙宣条。
病状名。齿龈红肿如瓣状。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多伴有齿龈出血、疼痛或溃烂。口腔有秽臭味。由热毒内攻,胃火炽盛所致。治宜清胃泻火。
病证名。系指齿龈间生胬肉,以致齿牙壅叠不齐的病证。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名牙龈胬肉。本病多由阳明湿热熏蒸所致。治宜清热除湿。方用清胃散加减。
病名。指早期梅疮发生于男女阴部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即下疳,详见该条①。
隔饼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又称豆豉灸。将淡豆豉粉末用黄酒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用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者,可促使疮口愈合。
病名。指患喉痹时合并腮腺肿痛者。《本草纲目》稻附方:“喉痹、叱腮。用糯米三升,……水调如膏药,贴项下及肿处,一夜便消。干即换之,当令湿为妙。”本病类今之流行性腮腺炎。内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加板蓝根等。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赤白沥、赤白漏下、妇人下赤白沃等。指妇女带下,其色赤白相杂、味臭者。多因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下注,损及冲任、带脉,以致白带夹胞络之血混杂而成赤白带下。治宜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方用清肝止淋汤(方见赤带条),或用加减逍遥散(白芍、柴胡、茯苓、甘草、陈皮、茵陈、栀子)。此证尚应注意癌变之可能,当早期诊治。
病名。出《针灸甲乙经》卷十二。即赤白带下。详该条。
病名。下痢粘冻脓血,赤白相杂。《素问》又有注下赤白、泄注赤白、赤白沃等名。《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赤白痢候:然其痢而赤白者,是热乘于血,血渗肠内则赤也;冷气入肠,搏肠间,津液凝滞则白也。冷热相交,故赤白相杂。重者状如脓涕而血杂之,轻者白脓上有赤脉搏血,状如脂脑。”《医林绳墨·痢》以伤气伤血分赤白,谓白者湿热伤气,自大肠来;赤者湿热伤血,自小肠来;赤白相杂,气血俱伤。治宜清热化湿,消导积滞,调气行血,用白头翁汤、洁古芍药汤、香连丸、枳实导滞丸等方,地锦草、马齿苋、一见喜等药。参见痢疾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即赤白带下。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又称白肉际。指手足掌(跖)面与背面的交界处。《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
病名。肤见浮肿游走不定赤白无常之胎热丹毒。见《保婴撮要》卷十二。多因脾肺燥热,或腠理不固,风热邪乘袭而壅滞结聚,营卫失调所致。滞留血分者,则发赤色,名曰赤游风,滞留于气分者,则发为白色,名曰白游风。证见初起突然发作,游走不定,皮肤光亮浮肿,形若浮云片状,触摩有硬实感。自感局部灼热,微痒麻木不疼痛。该证好发于口唇、眼睑、耳垂或胸腹、肩背部,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或可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治宜祛风清热利湿之剂,或可佐以调和营卫之品。内服可选消风散加减,或外用玉露散、金黄散敷贴。类似血管神经性水肿。
病证名。即浊病。浊病有赤浊、白浊之分,合称赤白浊或二浊。《丹溪心法·赤白浊》指小便浑浊。后人名便浊、溺浊、尿浊。《证治准绳·赤白浊》指阴茎口流浊物而小便不浑浊者,后人名精浊。参见浊、便浊、精浊各条。
证名。发斑见红赤色。见《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赤而红者为轻,紫赤者为重。《寿世保元·斑疹》:“若斑发赤红为胃热。”《温疫论补注》:“温疫发斑……稠密紫赤者凶。”《医学入门·赋杂症》以黑膏黄连葛根橘皮汤治之。参见斑、紫斑条。
病证名。《本草纲目》卷五十,羚羊角附方之“赤斑瘭子”下引《肘后》曰:“身面卒得赤斑,或瘭子肿起,不治杀人。羚羊角烧灰,鸡子清和涂,甚妙。”
病名。五崩之一。《脉经》卷九:“赤崩者形如绛津。”指崩下之血为纯绛红色。治疗参见血崩条。
病名。系指鼻准发红,甚至延及鼻翼,皮肤变厚,表面隆起,鼻头增大的病证。见《中医外科概要》。
即小肠。出《难经·三十五难》。参黄肠条。
三虫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即姜片虫。见姜片虫病条。
病名。九虫病之一。《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赤虫状如生肉,动则肠鸣”,或见腹泻、便脓血等。治宜攻积杀虫,用追虫丸、芜荑散等方。参见九虫病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带下赤。指妇女带下色红而浊粘有臭味者,称为赤带。多因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肝经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失健运,湿热之气与血俱下而成赤带。治宜扶脾气,清肝火。方用清肝止淋汤,或用清白散(《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当归、黄柏、炒白芍、樗根皮、生地、川芎、贝母、炮姜、甘草),加地榆、荆芥、黄芩以清热止带。此证如长期不愈,应注意癌变,宜早期诊治。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抱轮红。详该条。
病名。丹毒色纯赤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三十九。又名鸡冠丹、茱萸丹。好发于儿童。多因热毒风邪搏于气血所致。证见局部皮色红,初发疹起,大者如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粟状如鸡冠肌理,由火毒之重者,故使赤深而得名。多从背部漫及全身。治宜清热凉血,方选升麻膏外敷,或羚羊角煎汤外洗,或用赤小豆为末用鸡子清调匀涂搽局部。证治参见丹毒条。
推拿穴位名。又称心筋、淡黄筋。出《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处。掐之,即转热,使元气流通,除壅塞之患。
病名。
①出《中藏经》卷三。属五丁之一。发于舌下根头,俱赤发痛,舌本硬,不能多言,惊悸烦闷;狂者危,不狂者可治。治同疔疮。
②出《疡医准绳》卷三。红丝疔之又名。见该条。
①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为:一手握住小儿肘部,一手挟住小儿手指。进行摇动。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名摇(月斗)肘。有通关顺气,补脾和血等作用。或捧住小儿头部耳前上方处,轻轻摇动。用于治疗惊风。见《小儿按摩经》。或摇动小儿的拇指。有健脾等作用。见《秘传推拿妙诀》。
②针刺手法别称。即白虎摇头。参见该条。
针灸学名词。指一种针刺手法。飞经走气四法之一。出《金计赋》,又名凤凰展翅。其法先进针至深(地)部,再提针至浅(天)部,得气后,再进针至中(人)部,随即大幅度的快速捻转,一捻一放,针柄飞旋,如凤展翅状。病在上者,吸气时右转提针;病在下者,呼气时左转插针。有通行络脉的作用,适于经络气血壅滞的疾患。
五疳之一。出《诸病源候论》。详五疳条。
病名。痈疽之生于腋下而成疮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风邪毒气于肌肉所生者。”“疮形状如赤豆,或生腋下,如鸭子(蛋)大者,世人不识,但见其赤,即为之赤根丁疮。”治疗:未溃者以消为贵,脓成者则切开引流,成疮者参痈疽之外治法。
推拿穴位名。
①又名浮筋。位于腕部掌侧横纹,近桡动脉处。《保赤推拿法·掐赤筋法》:“掌肱交界之横纹上,靠大指边,第一赤筋,属火,以应心与小肠,掐之,治内热外寒,霍乱。”
②赤淡黄筋,参见该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本病总由火毒蕴结而成。初宜服荆防败毒散;将溃气虚者,服托里透脓散;溃后宜服托里排脓汤。参见额疽条。
病名。见《脉因证治》卷下。系指患口疮之色赤紫者。多由血热或胃火上熏所致。治宜凉血泻火。可选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加减。外吹冰硼散。详见口疮条。
痢下多血或下纯血者。即血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热乘于血,则流渗入肠,与痢相杂下,故为赤痢。”详血痢条。
病名。发于夏季的一种疫病。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夫疫病者……夏时应暑,而寒气折之,则责邪在心,病曰赤脉(扌费)。”证见脉促,身颤掉不能禁,或肉热、口干、舌破、咽塞、声嘶。治宜清解疫毒,用石膏地黄汤等。
①病状名。指血络。《灵枢·寒热》:“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
②指心脉。《素问·五脏生成》:“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
病证名。又名赤脉侵睛。《银海精微》:“赤脉传睛之症起于大眦者,心之实也。此心邪之侵肝也。心属火主血,肝属木主筋。筋得血灌引,渐至黑睛蔓延瞳人,甚则看物如同隔绢。是三焦相火炎上,或劳心事太过,或夜观书史,或能饮酒,及好食五辛煎炒热物,”治宜凉肝泻火退热,方用四顺八正当归散。也可用小锋针挑断出血。《银海精微》还载曰:“小眦赤脉传睛者,心之虚也……多因夜近灯火,劳伤心经,致使心虚气弱,血运不行,积在小眦之间。”治宜养阴清热,可选用补心汤加减。
证名。系指白睛满布赤丝血络的证候。常见于风火眼、火疳等多种眼病。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又名赤脉贯目。《审视瑶函》:“目不因火则不病,……赤脉贯目,火益炽也。”《证治准绳·杂病》认为:本病“赤脉不论粗细多少,但在这边气轮上起,贯至风轮,经过瞳外,接连那边气轮者,最不易治,且难退而易来。细者稍轻,粗者尤重。从上下者重,从下上者稍轻。贯过者有变证,丝粗及有傍丝虬乱者有变证……此证专言脉已挂侵风轮之重,非比赤丝乱脉止在气轮之轻。”本病因心火炽盛而致,故治宜清心泻火,方用黄连天花粉丸,或洗心散加减。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赤脉传睛。心火上炎或三焦积热者,宜清心泻火,可用泻心汤加减;肾阴亏损所致者,宜养阴清热,可用补心汤加减。参见赤脉传睛条。
病证名。见康维恂《眼科菁华灵》。系指赤脉从白睛贯下,之后黑睛上边轮白处起薄障,障上仍有红丝牵绊,似帘垂向黑睛。宜服石决明散。与赤膜下垂同,详该条。
证名。系指白睛赤丝血脉侵入黑睛,影响视力的证候。见《审视瑶函》。凡赤脉翳初从上而下者,属太阳。以太阳主表,其病必连眉棱骨痛,或脑顶痛,或半边头肿痛。治宜温散,用大青龙汤等。赤脉翳从下而上者,或从内眦出外者,皆属阳明,以阳明主里,其症多热,或便实。宜寒下,用承气汤之类。赤脉翳初从外眦入内者,为少阳主半表半里,治宜和解之,用小柴胡汤加减。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一。即颧疔。本病多因胃经积火成毒而生。初宜服蟾酥丸,次服黄连消毒饮。参见颧疔条。
病名。系指一种面部皮肤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由心肝二经血气上壅,复感风热,郁阻肌肤而成。初起面部发痒,继则灼热肿胀。治宜凉血、清热、解毒。内服清胃散加银花、连翘,或升麻解毒汤,外搽一扫凉散。本病类似今之过敏性皮炎。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红膜。指眼生障膜,其血丝红赤稠密,故称赤膜。临床上宜审证求因,辩证用药。
证名。指黑睛下方生赤丝翳膜向上伸展的证候。见《眼科统秘》。眼下赤膜,朦胧上冲,乃是心胃二经之积热或风热上攻所致。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石决明散加减,参见赤膜下垂条。
病证名。系指黑睛上缘轮白之际生细小血丝,逐步向下延伸,似帘垂向黑睛,甚则掩盖瞳神。血丝尽头处常有星翳,并伴羞明多泪,沙涩疼痛,视力下降等证。出《银海精微》。又名垂帘翳、赤脉下垂。类似今之沙眼性角膜血管翳。本病多因肝肺风热,脉络壅滞,或椒疮失治所致。治宜疏风清热,祛瘀退翳。若病情较轻者,可用驱风散热饮子;若病情较重,赤丝翳膜遮满黑睛,成为血翳包睛时,应选用归芍红花散或石决明散加减,并外点石燕丹。
运气术语。指少阴火热之气。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上。为白膜蔽睛之俗称。本病类似今之沙眼角膜血管翳。病由俭啬劳役残弊肌骨,或纵欲嗜味耗损真元,荏苒无形燥火,深潜在经,乃患本病。医宜应机投药,非若有形风热之可散可攻。参见白膜弊睛条。
病证名。《张氏医通》卷八:“眼不赤不疼,乍痛如神祟者,阴阳升降不和,气血偏盛相攻使然。或有血虚者,下午疼,大黄当归散;或有气虚火旺者,上昼痛甚,助阳和血汤。”本病的特点是眼睛乍痛。临床上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目痛相鉴别。参见痛如神祟条。
①即掌、指(或跖、趾)背(阳)面的肉,与其腹(阴)面肉相对而言。
②肌肉的内层,呈赤色,故名。
病状名。出《素问·五脏生成》。指颜色紫黑枯槁如同衃血。衃血,凝积的死血。喻心的真脏色。参真脏色条。
病名。发于大腿内侧之痈疽。出《灵枢·痈疽》:“发于阴股,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证治准绳·外科》:“赤施即股阴疽。”相当于股骨、髋关节结核。证治参见附骨疽条。
病症名。十水之一。水肿之先从胸部肿起者。《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赤水者,其根起于心,其状先从胸肿起也。”参见十水、水肿条。
①医学从书。即《赤水玄珠全集》之略称。又名《孙氏医书三种》。明·孙一奎撰。刊于1584年。包括《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及孙氏医案五卷(卷一-二名《三吴医案》,卷三-四名《新都医案》,卷五名《宜兴医案》)。
②综合性医书。即《赤水玄珠全集》之一种。全书分风门、瘟疫门、火热门等70余门,每门又分列病症。所述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辨症治疗。各证引录《内经》及各家学说,结合个人医疗经验,分述病因、病证、处方,并附诸家治验等。本书为孙氏医学心得,很有独到见解,无论对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现存明、清多种刻本,浙东草堂铅印本等。
病证名。系指白睛血络瘀滞,见气轮丝脉赤乱,纵横分布稀密粗细不等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谓气轮有丝脉赤乱久久常如是者,然害各不同。或因目痛火虽退,不守禁戒,致血滞于络而赤者,或因冒风沙烟瘴,亲火向热,郁气劳心,恣酒嗜燥,竭视劳瞻,而致有所郁滞而赤者……凡丝脉沿到风轮上者,病尤重而能变。若因其滞而日积月累,一旦触发,脉紫胀及脾肿者,用开导之……不可过,过则有伤真血。”内治宜散邪祛瘀,选服退赤散或归芍红花散加减。本病又名赤丝虬脉,白睛乱脉。类似今之慢性结膜炎。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本证经常气轮丝脉纵横,稀密粗细不等,甚者羞明隐涩泪出,昏蒙。时或痒痛。应散邪祛瘀,方用归芍红花散加减。参见赤丝乱脉证条。
病证名。系指寒热交作,目痛和头痛并见,一年发作数次的病证。本病之成因、治疗,《证治准绳·杂病》认为:“盖肝肾俱虚之故。热者,内之阴虚火动邪热也;寒者,荣卫虚外之腠理不实而觉寒也。若作风寒疟疾或用峻削之治,则血愈虚而病愈深矣。宜小柴胡或四物汤主之,不效则活血益气汤。”若兼有腰膝酸软等症,则宜养阴清热,用十珍汤加减。
病名。因头皮生疮发脱落后局部红亮者。出《肘后备急方》卷六,多因风热湿毒郁结而成,初起者,于头皮部位发现细小丘疹,渐大相互融合,浸淫痒痛,色赤而渗流黄水,但不结痂,患处疮愈而毛发脱落。治宜外用白马蹄烧灰研细末,以猪脂调合涂搽。